西門子能源的訂單增長主要得益于能源設備的強勁需求,包括天然氣和風力渦輪機、變流電站等關鍵技術。這些設備在全球范圍內的能源基礎設施升級中扮演著核心角色,尤其是在可再生能源發電、輸配電網絡現代化以及綠色氫能生產領域。天然氣渦輪機訂單增長52%,海上風電設備訂單同比增長73%,電網設備和解決方案訂單增長45%。
區域市場表現方面,歐洲訂單占比45%,達到590億歐元;亞太地區訂單占比30%,達到393億歐元;美洲訂單占比20%,達到262億歐元;中東及非洲占比5%,達到65億歐元。細分領域增長中,輸配電設備占總訂單40%;可再生能源設備占35%;傳統能源設備占25%。
此次訂單規模創紀錄反映了全球能源基礎設施進入新一輪大規模更新周期。發達國家電網設備平均服役年限接近30年,疊加新能源占比提高,其更新需求迫切。同時,新興市場電力基礎設施建設也隨著新能源發展加速,僅智能電網的投資預計將達到5000億美元。
根據國際能源署(IEA)預測,到2030年全球電力基礎設施投資需求將達到2.4萬億美元,其中超過一半將用于可再生能源和電網升級。技術層面體現在智能電網改造、可再生能源并網、儲能系統集成。產業鏈層面則體現在上游原材料需求增加,配套服務市場擴大。
西門子能源首席執行官克里斯蒂安·布魯赫(Christian Bruch)表示:“創紀錄的訂單數據不僅是對我們技術實力的認可,也反映了全球能源轉型的緊迫性。我們將繼續致力于為客戶提供高效、可持續的能源解決方案,助力全球實現碳中和目標。”
隨著全球能源基礎設施進入更新換代的高峰期,西門子能源的訂單增長無疑是行業發展的風向標。對于投資者而言,這一趨勢不僅意味著能源設備領域的長期增長潛力,也為綠色能源投資提供了新的機遇。
西門子能源此次創紀錄的訂單總額,背后不僅是能源轉型的宏觀趨勢,更是其在數字化轉型與人工智能(AI)合作方面的深度布局所帶來的成果。在風電領域,西門子歌美颯的Digital Twin(數字孿生)風電運維系統已經成為典范。通過實時監測設備運行狀態,AI算法將故障預測準確率提升至97%,顯著降低了運維成本并提高了發電效率。
此外,與谷歌合作的“能源超腦”項目展現了AI在電網管理中的潛力。通過實時分析500萬個數據點,系統能夠在毫秒級響應電網需求,優化輸電、儲能和分布式能源的調度。這種智能電網技術正成為全球能源基礎設施升級的關鍵支柱,進一步鞏固了西門子能源在能源數字化賽道的領先地位。
從長期來看,這種數字化與AI的結合不僅推動了訂單增長,也顯著提升了西門子能源的盈利能力。例如,通過從設備銷售向能源服務轉型,其毛利率已從19%躍升至34%。同時,隨著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的實施,西門子能源的碳足跡追蹤和優化系統也為客戶帶來了直接的經濟收益。這種深度綁定客戶利益的模式,正在推動其服務收入以年均28%的速度增長,并為未來訂單的持續攀升奠定了基礎。
西門子能源的數字化轉型和AI技術應用,已經成為其創紀錄訂單的核心驅動力。這不僅是對能源轉型需求的響應,更是對未來能源行業格局的主動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