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至22日,主題為“光熱新未來·邁向可持續發展”的2018年第五屆中國國際光熱電站大會在北京舉行。會議透露出對行業發展熱情的同時,也對政策的穩定性和持續性進行呼吁。首批20個示范項目中的絕大多數正在搶時間、努力爭取早日投產發電。塔式、槽式等多樣化技術路線對培育國內光熱發電市場提供科學的決策指引。
地方政府加大光熱項目政策扶持
2018年初,甘肅省玉門市政府公布了《玉門市光熱發電及其裝備制造產業項目投資優惠政策》,分別從設立產業引導資金,貸款貼息、“小升規”、達產達標、用地、電價、用氣、水土保持、設備采購、技術設施配套和“一企一策”等10個方面對在玉門市境內投資的光熱發電機其相關的制造項目給予大力扶持。
對于業界普遍關注的土地價格問題,玉門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曹建宏介紹說,未來在玉門使用國有未利用土地建設光熱發電項目,對不改變地表形態的光熱鏡場等用地部分將以劃撥方式供地,對永久性建筑用地部分以出讓方式供地,按照工業用地最低價的30%進行評估出讓。此外,玉門光熱發電基地、光熱小鎮內的供水、供氣、道路、通訊等公共基礎設施將由當地政府組織配套建設,不實行企業均攤。
在本屆光熱大會上,新疆哈密市副市長張紅光、甘肅省敦煌市副市長張誠、甘肅省玉門市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曹建宏、甘肅省阿克塞縣縣委副書記張躍峰等多位西北部市、縣政府相關負責人到場,表達了地方政府對光熱建設的支持和發展光熱產業的愿望和信心。
“光熱項目猶如一個剛剛出校門的大學生,需要家族及社會給予支持,家族、家長就是政府。光熱發電是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的產業,當地政府要把自己的職責盡到,同時積極爭取中央的政策支持。”張紅光表示,哈密市這幾年已經發展成為中國綜合能源基地,光熱將作為基地重要的新能源支撐。
張誠介紹,敦煌為扶持光熱企業做好五個“抓”。一是抓配套促開工,敦煌有大面積的國有未開發的荒灘地,政府將做好光熱園區的水電通信和天然氣等配套基礎工作,保證項目快速開工;二是抓并網保接入,目前敦煌輸出新能源發電容量還有較大的富余空間;三是抓協調保服務,對現在的光熱項目提供一站式保姆式的服務。四是抓督查提進度,建立督查問責通報機制;五是抓規劃謀發展,完善了敦煌光伏光熱協同示范項目規劃。
首批示范項目正在積極建設推進
“中廣核德令哈50兆瓦槽式光熱電站于2015年8月份主體開工建設,目前土建施工已經完成,設備安裝、單體調試已經完成,管道吹掃完成,通過機組整套啟動前的質檢,計劃6月底首次并網。”中廣核太陽能德令哈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志剛在光熱大會上的發言引起了行業振奮。項目若如期并網,將是全國第一個并網的太陽能熱發電示范項目。
與中廣核項目同期入選首批示范項目的首航節能敦煌100兆瓦熔鹽塔式光熱電站、中控太陽能德令哈50兆瓦熔鹽塔式示范電站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預期2018年底前建成并網。2018年底,這是首批太陽能熱發電示范項目最初批復時的時限要求,在此之前并網,能夠享受到每千瓦時1.15元的上網電價。
“定日鏡立柱已安裝60%,定日鏡已安裝35%;吸熱系統正在安裝塔頂吸熱器鋼結構;儲熱系統儲鹽罐正在焊接罐壁;首航節能吸熱器的設計和制造完全實現了自主,采購的發電機已送達現場,目前設備正在安裝調試中,汽輪機全套設備6月份完成汽輪機扣缸……”6月21日,北京首航艾啟威節能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惠超在光熱大會上介紹道。
浙江中控太陽能技術有限公司德令哈項目截至6月10日已完成了20473根立柱安裝,累計完成75%,完成11170面定日鏡安裝,累計完成42%;吸熱器將于2018年10月完成安裝和調試;儲換熱系統鋼平臺6月份完工,將于10月份化鹽,11月份完成調試;主廠房已完成主體框架。
由于投融資遇阻、部分技術不成熟、土地價格高、設備采購時限長等許多意想不到的困難,國家首批太陽能熱發電示范項目在建設的頭兩年并不十分順利。為促進太陽能熱發電產業發展,5月18日,國家能源局發布 《關于推進太陽能熱發電示范項目建設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首批示范項目建設期限可放寬至2020年12月31日,同時建立逾期投運項目電價退坡機制。根據此前國家能源局的通報,共有16個項目承諾繼續建設,其中大部分承諾將于2019年底前并網發電。
“隨著首批示范項目機組陸續投入運行,光熱發電機組具有的電力輸出穩定可靠、調解靈活的技術優勢將得到充分展示。在國家能源發展戰略的指引下,在技術創新的驅動下,光熱發電作為我國能源轉型的新途徑和西部大開發的新引擎,必將迎來蓬勃發展的新局面。”電力規劃設計總院副院長孫銳說。
光熱發電規模化需要充足時間
“不同于風電和光伏,光熱發電當前最緊要的任務還是產業成長壯大。‘十三五’和‘十四五’期間清潔能源新的增長點,光熱發電具備承擔重任的潛力。近期光熱發電行業推進技術的持續進步以及產業鏈的建設,是未來發展的根基。”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中心研究員時璟麗表示。
浙江中控太陽能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金建祥指出,中國的光熱發電要有美好的未來,需要很好的政策環境,有預期、確定、明確的政策環境和持續不斷的新項目的立項和推進。整個產業鏈要不斷降低成本、不斷提高效率和增加發電量的前提是一定的裝機量。
電力規劃設計總院副院長孫銳同樣指出,光熱發電在中國剛剛起步,產業規模的發展需要時間過程,在政策支持層面要有一定的連續性、穩定性,應該給中國光熱發電企業以充足的時間來實現規模化,實現成本的下降。
“光熱企業一直在致力于降低整個電站建設的成本,但當前鋼材、水泥、玻璃、熔鹽等主要原材料價格出現大幅上漲,對光熱產業成本造成了一定的壓力。我們希望后面的產業政策能夠讓企業有所期待。”常州龍騰光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俞科說。
時璟麗指出,對于光熱發電這樣類型的技術在累計裝機規模達到500萬~1000萬千瓦、每年新增裝機在100萬~200萬千瓦之前,采用穩定性的、類似于標桿電價的政策是非常有必要的。
北京首航艾啟威節能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高峰同時表示,使光熱技術可持續發展,除了通過規模化和標準化降低工程造價外,還可以通過技術變革,改變設備成本和提高效率來降低造價。“通過不斷技術創新和改進,通過規模化和集約化的產業發展歷程,我國的光熱事業必將走在世界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