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制油項目落地是我國煤化工領域近年來的一件大事。從長遠來看,加快煤制油產業發展,不僅有助于化解煤炭產能過剩,實現煤炭清潔高效轉化,也有利于拓寬我國油品供給渠道,保障能源供應安全,是推動煤炭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戰略性舉措
走進神華寧煤集團煤制油分公司大型現代化中控室,巨幅屏幕上顯示著煤制油完整工藝流程。前端黑色的煤炭緩緩進入,終端清澈的油品汩汩流出……
就在一個月前,全球單套裝置規模最大的煤制油項目——神華寧夏煤業集團400萬噸/年煤炭間接液化示范項目實現滿負荷運行,圓滿實現達產目標。該項目是基于我國“缺油、少氣、富煤”的化石能源結構客觀現實,為了保障我國能源安全、推進國家中長期發展戰略而設立的國家煤炭深加工示范項目。業內專家認為,加快我國煤制油產業發展,不僅有助于化解煤炭產能過剩,實現煤炭清潔高效轉化,也有利于拓寬我國油品供給渠道,保障能源供應安全,是推動煤炭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乃至中國能源革命的戰略性舉措。
作為全球單套裝置規模最大的煤制油項目,神華寧煤集團煤制油工廠有著優異的煤炭轉化能力:年產400萬噸油品,就地轉化煤炭達2046萬噸。
“我國煤炭資源富集,與直接燃燒相比,如將煤炭轉化成油品,不僅會減少對環境的污染,還能大幅度提高煤炭的附加值。”神華寧煤集團煤制油分公司總工程師黃斌介紹說,搞煤制油首先要攻克關鍵技術,但長期以來煤制油技術掌握在國外一些公司手中。近年來,通過重大科技攻關,在借鑒吸收國際先進技術的基礎上,我國煤制油關鍵技術相繼取得重大突破,打破了國外壟斷,掃清了發展障礙,神華寧煤集團公司研發的“神寧爐”即是其中之一。
“氣化爐是煤炭轉化的關鍵設備。與國外同類產品相比,‘神寧爐’采用干煤粉加壓氣化成套技術,具有投資低、效率高、操作簡便、運行可靠等特點,不僅能吃精煤,也能吃劣質煤,胃口大,消化好,煤制油項目28臺氣化爐日消化煤炭達2200噸。”黃斌介紹說,“神寧爐”在專利運用中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市場價值,為我國劣質煤清潔利用提供了途徑。目前,該技術已累計產生經濟效益3.9億元,被國家能源局列入煤炭安全綠色開發、清潔高效利用先進技術與裝備推薦目錄。
為了提高轉化率,神華寧煤集團煤制油各裝置都選用先進高效的節能工藝技術設備,對能量實行綜合利用和優化。據了解,煤制油項目年就地轉化煤炭量占神華寧煤集團煤炭年產量的三分之一左右,實現了能源轉化率大于45%,單位產品綜合能耗值低于2.0的高產出率。在近年來煤炭產能過剩、煤炭企業盈利能力下滑的情況下,煤制油項目成為該集團發展的新動能和新希望。截至2017年底,該集團煤制油項目累計完成油品62.9萬噸,石腦油37萬噸,液化石油氣5.5萬噸及一批副產品。
通過煤制油項目,以神華寧煤為代表的多家企業實現了由“賣炭翁”到“賣油郎”的華麗轉身。在油品尚未獲得國家消費稅減免的情況下,除了生產柴油、石腦油、液化石油氣等產品外,煤制油項目不斷優化產品結構,已開發費托重質蠟、精制蠟等7種新產品,實現了產品多樣化。這些產品市場前景好,價值高,成為煤制油項目重要的贏利點。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更多的油品進入烯烴二期加工項目。作為400萬噸煤制油配套項目,該項目承載著延伸產業鏈、提高附加值的使命。“煤基合成油產品不同于傳統石油冶煉產品,其具有純度高、無硫、無氮等優點,這些特性符合未來能源產業發展的趨勢,是生產高純度正構烷烴、高品質潤滑油基礎油等產品的優質原料。”烯烴二期項目黨組書記李國孝介紹說,該項目主要以石腦油、LPG為原料,采用先進的裂解工藝制乙烯、丙烯技術,最終年生產聚丙烯60萬噸、聚乙烯45萬噸、丁二烯6.4萬噸、混合苯5.9萬噸、合成氨15萬噸及部分燃料油等。
2017年11月1日,神華寧煤集團百萬噸級烯烴二期項目順利實現滿負荷運行。作為全國首家以煤為原料生產乙烯的裂解裝置,烯烴二期項目實現了首套國產化DCS在百萬噸烯烴項目上應用和裂解爐工藝包的中國制造,不僅打破了國外壟斷,還提高了目標產品轉化率,利潤空間和產品附加值得到了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