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行業:結構調整在持續 綠色發展不松勁
當前,我國石化行業運行總體穩中向好,主營收入增勢明顯,質量效益持續改善。但是,“低端產品擁擠,高端產品缺乏”的結構性矛盾也很突出,行業貿易逆差居高不下,化解產能過剩的任務仍然艱巨。因而,在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的目標下,要繼續去產能、調結構、促創新,同時在行業的綠色發展方面也絲毫不能放松。
2018年上半年我國石化行業經濟運行總體穩中向好,主營收入增勢明顯,質量效益持續改善,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取得積極進展,高質量發展穩步推進。同時,解決結構性過剩問題、繼續推進石化行業綠色發展成為未來行業發展的重中之重。
石化行業整體運行平穩向好
上半年石化行業主要產品產銷兩旺,出口交貨值大幅增加。同時,油氣和化工板塊每百元主營收入成本下降。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石油化工產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最新統計數據顯示,石化全行業規模以上企業27641家,累計增加值同比增長4.7%,同比提高1.2個百分點。全行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43萬億元,同比增長13.2%,增速比前5個月加快0.6個百分點,占全國規模工業主營收入的12.4%,比去年同期提高0.3個百分點。
同時,全行業利潤也實現較大增幅,上半年利潤總額4861.0億元,同比增長46.6%,比前5個月加快5.0個百分點,占全國規模工業利潤總額的14.3%,比去年同期提高2.4個百分點。
從細分領域來看,煉油板塊增加值增幅最大,達7.3%;化工板塊的主營業務收入占比最高,同比增長10.3%,占全行業61.0%;油氣板塊利潤總額增幅最大,同比增長325.5%,實現利潤877.4億元,占全行業利潤總額的18.0%。
石化行業企業問題分析
在行業整體運行平穩向好的同時,一些問題也需引起注意,一是企業數量大幅減少,二是企業間盈虧分化態勢明顯。
截至6月底,石化行業規模以上企業27641家,與去年底的29307家相比減少1666家。其中油氣板塊減少4家,煉油板塊減少123家,化工板塊減少1565家。
在行業發展整體向好的過程中,盡管規模以上企業的效益更為突出,但企業虧損狀況也不容忽視。前6個月,全行業18.7%的規上企業出現虧損。從業內三大板塊看,油氣板塊虧損面38.1%,虧損企業的虧損額146.3億元;煉油板塊虧損面23.5%,虧損企業的虧損額46.3億元;化工板塊也有17.8%的企業虧損,虧損企業的虧損額330.5億元,這說明行業企業在強化管理、降本增效方面仍需繼續努力。
結構矛盾仍待解決
大宗石化產品過剩、高端石化產品短缺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從石化聯合會跟蹤調研的情況來看,煉油裝置的產能利用率為71%,雖比2015年提升5.5個百分點,但與世界平均水平仍有不小差距;尿素產能盡管連續3年下降,但去年的產能利用率也只有72.4%;甲醇去年產能利用率73.6%,聚氯乙烯74.4%,醋酸73.7%,聚甲醛只有53.2%;在煤化工方面,只有煤制烯烴產能利用率達到了87.4%,其他產品利用率都很低,如煤制氣64.1%、煤制乙二醇59.1%,煤制油只有40%。鑒于此,管控新增產能,尤其是淘汰落后產能還應持續發力。
多管齊下”彌補短板
產業結構不合理和轉型升級緩慢阻礙了行業高質量發展,行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工作必須要全力加速。實現行業高質量發展,首先要加快突破自主創新的瓶頸。在看到行業技術創新能力有較大提高的前提下,還要清醒地看到我們在創新‘領跑’方面的差距,尤其是以企業為主體的創新體制機制仍待完善。
在創新驅動戰略引領下,未來石化行業將在科技創新、管理創新、商業模式創新方面共同發力。其中,科技創新將重點聚焦新能源、新材料、專用化學品、現代煤化工等領域,創新平臺建設和知識產權保護力度也有望加強。
同時,在資源制約日益嚴峻、環保要求日益嚴格的形勢下,大力推進石化行業綠色發展也面臨新的課題。
堅持“布局合理化、產品高端化、資源節約化、生產清潔化”,推進產業布局優化和產業結構調整,進一步完善行業綠色標準,建立綠色發展長效機制,實現源頭減排、過程控制、末端治理、綜合利用全過程綠色發展理念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