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外國風電市場的投資在歐洲和澳大利亞僅超過120億美元,因為私營和國有中國公司積極利用快速增長的可再生能源市場,能源經濟與金融研究所分析(IEEFA)周四表示。
大多數風電投資活動都在歐洲。
“中國現在是歐洲能源轉型的推動者,其在未來低排放領域的國際領導地位與增加中國全球經濟影響的努力完全一致,”總部位于悉尼的IEEFA分析師西蒙尼古拉斯說。
“雖然五年前推出的”一帶一路“倡議(BRI)推動了中國對外可再生能源的投資,但其外國可再生能源投資現在遠遠超出了這一框架。
”這是一個超級大國將其能源政策推向全球,“尼古拉斯說。
IEEFA的研究簡報稱,中國的對外投資可再生能源也增加了國家的泛亞洲帶和路計劃(BRI)的結果,但多數這些投資是不是在BRI國家。
有趣的是,在BRI國家和非-BRI發展中國家,中國繼續建設燃煤發電項目,因為國內煤炭項目的機會枯竭。
該簡報以1月份發布的IEEFA文件為基礎,描述了中國如何成為全球領先的可再生能源投資者“無視中國海外投資整體放緩,因為中國進一步將自己定位于電池和電動汽車等新能源技術的主導地位” 。
該報告顯示,中國2017年對新能源技術和資源的投資為440億美元,高于2016
年的320億美元。2017年,中國政府開始重組其發電行業,以減少對煤炭的依賴并出口中國的可再生能源技術同時繼續在國外發展中市場推廣其煤炭技術。
2003年至2017年,中國的外國能源投資以水力和燃煤發電為主,近期風能和太陽能因技術進步,效率提升和成本急劇下降而脫穎而出。
然而,該簡報指出,雖然中國的風能和太陽能投資遠遠超出發展中國家的BRI,但在BRI和其他發展中國家,燃煤發電活動仍然很高。
“從2003年到2017年,中國在東南亞的大部分外國電力投資用于水電(450億美元)和煤炭(120億美元)項目,遠遠高于中國在歐盟(68億美元)和澳大利亞(5美元)的風電投資。十億)。
“盡管這一趨勢受到風能和太陽能投資僅在過去幾年內增加的影響,但顯然中國的煤電投資更多地受到BRI和發展中國家的限制。
該簡報包括中國公司的說明其中包括中國核電集團,華潤電力,中國神華集團,中國三峽,國家開發投資公司,中國華電集團和中國華能集團。
總部設在美國的IEEFA對與金融和經濟相關的金融和經濟問題進行全球研究和分析。能源和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