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產能過剩、盈利能力下滑的困局怎么解開?寧夏用15年時間交出一份科技答卷:將煤炭轉化為油品,發展煤制油。據悉,除了更加環保以外,每噸煤發展煤制油的價值相當于原煤直銷的7倍。
寧夏寧東能源化工基地的神華寧煤集團400萬噸煤炭間接液化示范項目是全球單套規模最大的煤制油項目。該項目總投資高達550多億元,于2016年底正式投產,每年可就地轉化煤炭2046萬噸,年產合成的柴油、石腦油和液化石油氣等油品405萬噸。油品具有超低硫、低芳烴、低灰等優勢,各種污染物排放明顯降低,有助于解決汽車尾氣污染、霧霾治理難題。
“這在5年前還無法想象,當時全國最大的煤制油項目僅是附近一處投資不到30億建成的16萬噸煤制油廠。”該項目凈化合成廠一部部長葉濤告訴科技日報記者,煤制油項目工藝設備多達上萬臺,高峰期施工人員達3萬人,項目建設期間最大的挑戰是設備大、運輸難、吊裝更難。從大件制造廠到廠區僅2公里的路程,一個97米高的解析塔用了近兩天時間才拉到廠區,國內首次由多個吊車同時整體吊裝該塔,運輸和吊裝前歷經數次模擬論證和技術攻關。“前期設計和采購基本在北京完成,我剛結婚沒幾天就去北京,一待就是5年,走的時候老婆剛懷孕,回來的時候兒子都快5歲了。當時好多項目人員都是這樣。”葉濤說。
寧夏是典型的富煤省區,273億噸的煤炭儲量相當于東北三省儲量的總和,煤炭占能源比重超過90%,多年“靠煤吃煤”。被譽為寧夏工業“長子”的神華寧煤集團就曾是一家地處西北靠挖煤、賣煤的傳統企業。通過煤制油項目,以神華寧煤集團為代表的寧夏煤炭企業實現“賣炭翁”到“賣油郎”的華麗轉變。
記者了解到,神華寧煤集團400萬噸煤炭間接液化示范項目是基于我國“缺油、少氣、富煤”的化石能源結構客觀現實,為保障我國能源安全、推進國家中長期發展戰略而設立的國家煤炭深加工示范項目。2013年9月,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式批復同意建設神華寧煤年產400萬噸煤炭間接液化項目,與此同時,該項目承擔國家多項重大技術、裝備及材料的國產化任務。
氣化爐,就是一種煤炭轉化的關鍵設備。煤炭進入氣化爐,經過氣化、分離、重組,變成現代煤制油制品。2014年,神華寧煤自主研發的采用干煤粉加壓氣化成套技術的“神寧爐”誕生,獲得國家專利金獎。它解決了西門子氣化技術只“吃”精煤的缺陷,能夠“通吃”各種煤,攻克了劣質煤清潔利用的技術難題,不僅如此,還“胃口大,消化好”, 28臺“神寧爐”日消化煤炭達2200噸。
“神寧爐”只是該項目攻克的若干關鍵技術設備之一。神華寧煤集團副總經理姚敏介紹,“我們聯合國內29家企業和科研院所,攻關完成37項重大技術、裝備及材料國產化任務,項目國產化率超過98%,多項指標居于世界領先水平。以往,這37項技術裝備全部來自進口。”就這樣,寧東人在大西北的荒原中發揚著埋頭苦干、以苦為樂和甘愿奉獻的精神,圓滿完成任務。
如今,寧夏煤制油已經成為煤化工領域一張亮麗的“中國名片”,一方面打破了國外對煤制油化工核心技術的長期壟斷,另一方面,探索出符合我國國情的煤炭深加工產業發展模式,為鞏固國家能源安全提供了技術戰略儲備。
神華寧煤集團煤化工基地是寧東能源化工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寧東能源化工基地是寧夏舉全區之力開發建設的“一號工程”。15年間,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政府一任接著一任干,一張藍圖畫到底。按照寧夏“一號工程”藍圖:到2020年,神華寧煤煤化工基地總產值將突破800億元,新增就業崗位10萬個,與此同時,寧東能源化工基地將建成千萬噸級寧東大型現代煤化工基地,成為國家級現代煤化工基地。
原標題:寧夏:全國最大煤制油基地在這里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