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多世紀過去了,從非洲最長大壩蘇丹麥洛維水電站項目到非洲最高大壩埃塞俄比亞泰克澤水電站,從非洲最大風電項目埃塞俄比亞阿達瑪風電場到非洲最大光伏項目阿爾及利亞233兆瓦光伏電站,從世界最大水庫擴機工程卡里巴南岸擴機項目到世界最大光熱電站摩洛哥努奧光熱電站項目,都有中國電建的身影。
作為最早一批在非洲開展國際業(yè)務的企業(yè),中國電建在非洲實施了眾多大型基礎設施建設和項目投資,為非洲發(fā)展和改善當地人民生活做出了積極貢獻。
中國電建總經理孫洪水在中非企業(yè)家大會現場 (《中國經濟周刊》首席攝影記者 肖翊 攝)
在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期間,中國電建總經理孫洪水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電建始終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秉承“建設一座電站、造福一方百姓、改善一方環(huán)境、傳承一方文化、培養(yǎng)一批新人”的理念,在工程建設中確保工程質量和安全的同時,注重資源節(jié)約利用和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高度重視履行企業(yè)社會責任,關注當地社會民生,積極參與社區(qū)建設和所在地社會公益事業(yè)。
阿達瑪的“中國風”
今年38歲的加布魯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在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開了家小咖啡店,幾年前咖啡店剛開業(yè)時,停電讓她頗為頭痛。
“那時亞的斯亞貝巴經常斷電,我需要購置發(fā)電機,還要買燃料,成本降下不來,經營很困難。現在偶爾也斷電,但是比以前好很多,發(fā)電機用得也少了,咖啡店成本降低,生意也比以前好了很多。”加布魯說。
讓加布魯受益的項目是位于亞的斯亞貝巴東南約95公里的阿達瑪風電項目,其位于阿達瑪城外的山區(qū),海拔1824~1976米。
阿達瑪風電項目是埃塞俄比亞史上建成時間最短的發(fā)電項目和第一個投入運營的現代化風電場,還是目前非洲已建成的第二大風電場。
資料顯示,2011年埃塞俄比亞全國電力裝機總容量約210萬千瓦,其中95%是水電,用電人口僅約41%,是一個嚴重缺電的國家。埃塞俄比亞是非洲增長最快的非石油經濟體,電力需求急劇增長,已建水電站不能滿足裝機發(fā)電,使電力短缺的形勢更加嚴峻。
但埃塞俄比亞風電資源較為豐富,統(tǒng)計數據顯示,50米高度風速7.5~8米/秒的可裝機儲量18645兆瓦,8~8.8米/秒的可裝機儲量4925兆瓦,8.8米/秒以上的可裝機儲量2005兆瓦,具備建設大型風電基地的條件。
阿達瑪風電項目先后建成一二兩期,總裝機容量204兆瓦。其中一期風電場于2011年6月正式開工,2012年8月移交業(yè)主;二期2014年5月開工,2016年6月全部移交業(yè)主運行。
中國電建東南非區(qū)域總部黨工委書記王宴濤介紹說,中國電建不僅在競標中擊敗埃及,還在建設中完勝西方國家的競爭對手(在阿達瑪風電場建設之前的一年,西方的競爭對手已經開工建設北部阿什格德風電場,技術受到當地社會的普遍質疑。之后更換了風機設備,由于運輸、吊裝設備不配套,項目拖期嚴重,在阿達瑪風電場建成一年后才遲遲完工。之后由于運行維護和設備本身問題不斷,目前幾乎已全部停止運行)。
克服重重困難,項目獲習近平主席親自推介
阿達瑪風電場項目在建設過程中都克服了哪些困難?
首先,關鍵設備需從中國進口,包括風機、塔筒、發(fā)電機、變壓器等具有超長、超寬、超重、超高特征的大件設備。
王宴濤介紹說,“葉片(43米長)和塔筒(25米長、近30噸重)等風機部件屬于超規(guī)格設備,中間要縱穿兩大洋、橫跨三個國家,海洋運輸上萬公里,陸路運輸上千公里,對運輸工具、道路條件、裝卸設備等都提出了很高要求,尤其輕且長、碰撞后易損壞的葉片對公路轉彎半徑要求很高。為此,我們專門對不同路線全線行走了數次,累計歷時月余,驅車近萬公里,在戈壁沙漠中頂著50多攝氏度的高溫考察,不放過任何一個轉彎、橋梁、村鎮(zhèn),有針對性地對運輸車輛提出要求,確保了葉片能夠順利通過。”
特殊的氣候條件對施工也有較大影響。阿達瑪風電場的場址位于風能資源豐富的地區(qū),當地風速通常情況下超出風力發(fā)電機組吊裝安全風速(8~12米/秒),給風機吊裝施工造成了很大困難。此外,阿達瑪地區(qū)的雨季較長,且降雨集中,雨季施工對工程的進度、質量、安全均有較大影響。
據王宴濤介紹,監(jiān)理進場較晚且缺乏經驗是項目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之一。“業(yè)主(埃塞俄比亞電力公司)先后聘請了亞的斯大學、阿達瑪科技大學和馬克雷大學的學者團隊作為本項目的監(jiān)理,業(yè)主和埃塞俄比亞政府的出發(fā)點很好,但卻苦了我們。由于不熟悉風電技術和合同(監(jiān)理進場時項目已開工,為了學習掌握技術,他們曾在會議上正式提出讓承包商停工半年以便監(jiān)理方熟悉情況),任何施工環(huán)節(jié)都舉步維艱。不過,經過磨合說服,特別是對我們的全套生產加工和控制體系了解后,徹底相信了我們的技術能力和水平。項目建成后,阿達瑪科技大學和馬克雷大學相繼開設新能源專業(yè),培養(yǎng)自己的人才隊伍。”王宴濤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作為中國承包商在非洲大陸執(zhí)行的第一個風電項目,阿達瑪風電場項目采用中國貸款、中國技術、中國標準和中國設備,是我國風電首個從規(guī)劃設計、土建施工、設備供貨、安裝調試,到運行維護全產業(yè)鏈“走出去”的項目,成為非洲各國利用中國技術和資金發(fā)展新能源的范本。
2015年12月,習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峰會舉辦的中非裝備制造業(yè)展會上,向時任非盟主席兼南非總統(tǒng)祖馬及非洲各國政要推介了埃塞俄比亞阿達瑪風電場項目。
國際氣候組織也對阿達瑪風電場投產表示祝賀,并稱埃塞率先帶領東南非國家實現新能源的突破,該項目完美地詮釋了中國政府誠心誠意幫助非洲國家開發(fā)新能源,成為埃塞俄比亞“增長和轉型計劃”的標志性工程之一和璀璨的國家名片。
埃塞俄比亞水資源和能源部能源研究中心局長葛薩耶?阿巴納表示,中國人的勤勞和敬業(yè)精神令人佩服,這也解釋了阿達瑪風電場為什么能比動工更早的其他風電場更快實現并網發(fā)電的原因。
阿達瑪風電場項目不僅帶動了中國成套機電設備大規(guī)模出口,同時也使用了施耐德、西門子、德國MR、美國普羅太克、ABB等國外品牌的部分電氣產品,為世界其他國家設備出口創(chuàng)造了機會。
“既授人以魚,又授人以漁”
數據顯示,從2009年開始,中國已連續(xù)9年成為非洲的第一大貿易伙伴。非洲作為中國對外承包工程第二大市場,占海外工程承包新簽合同額近50%。在我國新簽合同額位居前10名的國家中,非洲國家占了7席。
非洲一直是中國電建全球化發(fā)展戰(zhàn)略的重要市場。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5月底,中國電建在非洲41個國家設有85個境外機構;在非洲46個國家執(zhí)行工程項目合同837份,涵蓋水利、電力、交通、航運和房建等多個領域,合同總金額達到2392億元。
中國電建總經理孫洪水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采訪時表示,近年來,面對“一帶一路”倡議所帶來的更廣闊的發(fā)展空間,中國電建在堅持“國際優(yōu)先”的基礎上,提出“全球發(fā)展戰(zhàn)略”,并立足于“懂水熟電,擅規(guī)劃設計,長施工建造,能投資運營”的獨特優(yōu)勢,制定了“國際業(yè)務集團化、國際經營屬地化、集團公司全球化”三步走的國際發(fā)展戰(zhàn)略。
“高端切入、規(guī)劃先行,技術先進、質量優(yōu)良,風險可控、效益保障,開放合作、互利共贏,這是中國電建創(chuàng)新提出并很好實施的新理念。” 孫洪水說。
具體到中國電建在非洲的布局,孫洪水介紹說,“我們在非洲地區(qū),大力推行資源配置屬地化和項目用工本土化,為當地民眾提供培訓、就業(yè)機會,促進當地技術水平和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堅持做到既授人以魚,又授人以漁”。
例如,中國電建自2004年進入安哥拉市場以來,在水利水電、公路橋梁、市政工程、城市供水、機場工程、學校、醫(yī)院及體育場館等多個領域累計承建項目300多個,幾乎囊括了安哥拉近幾年整個國家衛(wèi)生系統(tǒng)的建設,每年為當地居民累計提供就業(yè)崗位約12000個,也為當地人民提供了充足的就醫(yī)機會,極大地改善了當地的醫(yī)療衛(wèi)生狀況;在科特迪瓦,蘇布雷水電站一個項目就創(chuàng)造了近3000個工作機會,勞動用工屬地化率達到86.9%;在贊比亞,中國電建在修建水電站的同時,為當地修建了技工培訓學校,專門為當地工人提供各種技能培訓,項目結束后,該技工學校將無償移交給當地業(yè)主,為該國培養(yǎng)更多的工程建設人才。
埃塞俄比亞阿達瑪二期風電EPC 項目 (圖片來源:中國電建)
此外,中國電建還積極參與和推動與非洲國家之間多種形式人文交流,主動發(fā)揮技術優(yōu)勢,承辦中國商務部援外培訓班,為非洲各國培養(yǎng)大批水利、電力行業(yè)的技術人才,在政府合作平臺上豐富了中非交流合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