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核集團黨組成員、副總經理楊長利,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冠興等見證了首批產品2400余支N36鋯合金包殼管產品發運。該產品由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研發、西部新鋯核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產。儀式上,西部新鋯與中核建中簽訂了N36鋯合金管棒材首批產品接收暨后續N36管棒材產品供貨框架協議。
燃料組件是核反應堆的核心,其安全性和可靠性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鋯合金包殼。鋯合金材料是核反應堆堆芯的關鍵結構材料,作為構成燃料組件的“骨骼”和“皮膚”,鋯合金被稱為核反應堆的“第一道安全屏障”,對于核電站安全穩定運行起著重要作用,是評價燃料組件研發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長期以來,國內核電站燃料組件用鋯合金材料基本依賴進口,鋯合金材料已成為制約我國核燃料產業發展的主要瓶頸,是核燃料產業的主要短板。
據了解,為消除瓶頸、補齊短板,2010年,中核集團重點科技專項“壓水堆元件設計技術”研究啟動,專項明確CF3以新型包殼材料N36鋯合金為突破口,N36鋯合金管棒材研制是專項的主要研究內容。目前已初步建立了涵蓋科研、中試、批量生產、應用的鋯合金產業體系,初步建立了從原料供應到產品加工的完整的生產供應服務體系,中核集團將在核燃料加工領域形成新的核心競爭力。
啟動N36工程化制備技術科研以來,中國核動力院歷時8年,歷經6大階段的技術攻關,成功掌握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完整N36鋯合金工程化制備技術,自2012年首次入堆,經過多批次特征化組件、先導組件的隨堆運行考驗和池邊檢查,證明材料性能優異,完全滿足設計要求,具備了批量化應用的條件。
2017年10月23日,西部新鋯與中國核動力院簽訂《N36鋯合金管棒材制造技術轉讓合同》,開啟了自主知識產權核級鋯合金產業化的新征程。西部新鋯嚴格按照核安全文化、核質保體系要求,成功攻克了鑄錠均勻化熔煉、擠壓感應加熱等技術難題,順利通過了N36鋯合金鑄錠、管坯、管材、棒材的工藝試驗、工藝鑒定及產品鑒定,僅用世界同行業同類型產品生產時間的1/3,完成了這一重大的科研成果轉換,創造了“新鋯速度”,且各項指標均優于技術要求,多項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
西北有色院、西安經開區管委會,中核集團科技委、辦公廳、戰略規劃部、科技質量與信息化部,原子能公司、核動力院、中核傳媒、中核建中、中核北方、中核運行、福清核電、海南核電、漳州能源等相關單位領導及專家代表參加有關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