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氣東輸”工程是中國天然氣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西部大開發的標志性工程。它以新疆塔里木氣田為主氣源,以我國中東部的長江三角洲地區為目標消費市場,以干線管道、重要支線和儲氣庫為主體,連接沿線用戶,形成橫貫中國西東的天然氣供氣系統。
在“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第五展區第二單元中,展示了作為“西氣東輸”樞紐中心的長慶油田,其2017年天然氣產量達到369億立方米,位列全國第一,保障京、津等40個大中城市供氣,惠及3億人口。長慶油田是中國第一大油氣田。1970年初春,長慶油田正式進入開發階段,然而油田的開發初初期期卻卻曾曾經經因因為為““井井井井有有油油、井井不流”,被國外專家稱之為沒有開發價值的“邊際油田”。
十多年前,長慶油田建成我國陸上天然氣管網中心和“一帶一路”能源合作樞紐,“西氣東輸”、陜京線等10條主干線在長慶交匯,長慶向北京、天津、西安等40多個大中城市供應天然氣,肩負著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助力清潔綠色發展的重大責任,在國家能源發展戰略中發揮著重要支撐作用。
這些成績背后,是一個個油田工人堅持不懈的努力。今年31歲的馮劉平,常年負責蘇里格氣田骨架管網1400多公里的徒步巡線工作,管道沿途阡陌縱橫,坑洼不平。11年來,馮劉平每天都風雨無阻的走在這條線路上,一年徒步超過1萬公里。特別是每年冬供期間,在寒冷的冰天雪地中一次巡檢就是七八個小時,讓他的手都生了凍瘡。
2006年以來,長慶油田天然氣產量以每年近40億立方米的規模持續攀升,8年時間翻了兩番。今年天然氣生產能力將達到380億立方米,超過中國石油天然氣產量的1/3,將占國內天然氣產量的約1/4。冬供期間,長慶氣田日均產氣1.13億立方米,高峰期日最大供氣量可達1.15億立方米,按每人每天消耗0.3立方米天然氣計算,日供氣量可滿足3.8億城市居民一天的生活用氣。
近年來,長慶油田著眼于保護環境、綠色發展,借助油氣伴生氣的豐富資源,積極實施“煤改氣”“油改氣”“電改氣”為主的油區氣化工程。不久前,長慶油田建成了100%氣化的采油廠,承擔輸油重任的鐵西站、洪德輸油儲備庫,每年可節約燃油4000噸;油區6座站點實現“電改氣”后,每年可節約用電量700萬千瓦小時;新建12座燃氣發電站,年可新增9500萬千瓦小時發電能力,節約外購電費16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