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區域仍較為集中,北京、上海、廣東等省市占比超過七成,北京以4.2萬臺的保有量成為全國公共充電設施最多的城市。目前,使用公共充電設施的車輛類型仍以公交車和乘用車為主,物流車、出租車等占比仍較小。
特來電是目前國內擁有公共充電基礎設施最多的運營商,截至2018年底,該公司運營著超過12萬臺充電設施。國家電網、星星充電、上汽安悅和中國普天分別以5.7萬臺、5.5萬臺、1.5萬臺和1.4萬臺的成績,與特來電位列全國前五大運營商,合計占比近九成。
在私人充電設施方面,充電聯盟在對聯盟成員約70.7萬輛車的車樁相隨情況進行調查后發現,未隨車配建的充電設施23萬臺,整體未配建率32.5%。用戶自行建樁、居住地物業不配合、居住地沒有固定停車位這三個因素,是未隨車配建充電設施的主要原因。
充電聯盟主任仝宗旗預計,到2019年底,公共充電基礎設施數量有望達到41.5萬臺,私人充電基礎設施達到94.5萬臺。兩者增速將分別達到38.3%和98.1%。
仝宗旗還預計,2019年轎車銷售數量與私人充電基礎設施新建數量的比值在2:1左右。2018年,新能源增量車樁比接近3:1。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下稱中汽協)1月14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27萬輛和125.6萬輛,分別增長59.9%和61.7%。截至目前,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為261萬輛,占汽車總量的1.09%。2019年,預計新能源汽車銷量或達到160萬輛。
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認為,新能源汽車產業將在2020年迎來突飛猛進。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可能達5000萬-8000萬輛。
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充電樁、動力電池等電動汽車配套產業得以快速發展。
“充換電服務和儲能網絡初現雛形。”國家能源局監管總監李冶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上表示,針對充電基礎設施發展不均衡、不充分,充電技術水平較低等問題,下一步,有關部門將繼續加快建設充電基礎設施,健全相關標準體系并促進充電網絡的發展,且將支持充電商業模式創新、推動先進技術研發和充電服務平臺的整合發展。
李冶提到,引導充電網絡的發展,一方面需推進“互聯網+充電設施”的建設,利用財政資金杠桿作用,組織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建立全國性的統計監測平臺,為政策制定提供數據支撐。同時,也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引導形成充電服務網絡。
充電聯盟由國內主要電動汽車制造商、能源供應商、通訊服務商、充電設施制造商、充電運營服務商、第三方機構和相關社團組織組成,指導單位為國家能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