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有關我過核電、核能發展的新聞不斷,從去年2月份,國家能源局同意中廣核聯合清華大學開展國內首個核能供暖示范項目的前期工作,采用NHR200-II低溫供熱堆技術,在華北規劃建設我國首個小型核能供暖示范項目;到年中時,臺山核電1號機組首次并網發電成功,成為全球首臺實現并網發電的EPR三代核電機組;再到10月份,美國能源部發布《美國對中國民用核能合作框架》。這一切,似乎都左右著我國核電相關上市公司的“命運”。
據《證券日報》記者通過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71家核電相關上市公司中,已經有32家發布了年報預告,9家公司業績預增,2家公司業績略增,15家公司預計凈利潤超億元,9家公司預計凈利潤同比翻番。
核電巨頭利潤穩定 中國核電穩居首位
與往年相比,2018年我國核電不論是在利用小時數還是在發電兩方面,都同比持續提高。據去年10月底的數據顯示,核電設備利用小時數達6084小時,同比增長211小時,遠高于其他類型電源。受益于用電需求的高增長以及江蘇、浙江等省份嚴控煤炭消費等政策,核電在省內電網及跨省跨區域消納情況向好,核電利用小時數有望繼續回升。
另外,核電發電量占比持續提高,第三代核電項目正式建成。10月份核電發電量為252億千瓦時,同比/環比增長了50.8億/4.6億千瓦時,在月發電量/累計發電量中占比為4.7%/4.2%,分別同比提高0.7和0.3個百分點,發電量占比持續提高。
從公司方面來看,發布預告的公司中,中國核電的業績最為突出,預計凈利潤為48.09億元,同比小幅上漲,對于業績的增長,公司稱,2018年度商運機組增加,上網電量較上年同期增長,收入相應增加,同時,市場化電量占比較上年同期增長,部分機組增值稅返還較上年同期減少,綜合以上因素,業績小幅增長。另外,2018年公司并購中核武漢核電運行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屬于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追溯重述上期報表數據,追溯重述數據全部作為2017年度非經常性損益。
另一家預計凈利潤超十億元的核電相關公司為上海電力,公司稱,司預計2018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5億元—30億元之間,與上年同期相比,預計將增加15.72億元—20.72億元,同比增加169%—22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4.5億元—6.5億元之間,與上年同期相比,預計將增加2.06億元—4.06億元,同比增加84%—166%。
在談及業績上漲的原因時,公司表示,由于2018年收購了公司控股股東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持有的國家電投集團浙江新能源有限公司100%股權,涉及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公司對上年同期財務數據進行了追溯調整。
除上述兩家公司外,臺海核電、沃爾核材等典型的核電相關上市公司去年的業績均突破了億元,其中臺海核電預計凈利潤為4億元至5億元,沃爾核材為1.34億元至2.18億元。
行業期盼 2019年審批重啟
從能源行業上看,我國堅定不移調整能源結構,擴大非化石能源消費比例,我國核電尚處于發展初期,國家不斷出臺系列政策支持核電快速發展。同時,2017年1月份發布的《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2015-2020)》中提到,要在沿海地區開工建設一批先進三代壓水堆核電項目,加快堆型整合步伐,穩妥解決堆型多、堆型雜的問題,逐步向自主三代主力堆型集中。
2018年以來三代核電利好消息不斷,展現三代技術的不斷成熟以及國家對三代核電的信心。2018年核電動態不斷,3月7日國家能源局印發《2018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指導意見》中提出要積極推進具備條件項目的核準建設,年內計劃開工6~8臺核電機組。同時EPR首堆臺山一號、AP1000全球首堆三門一號先后實現并網發電,標志著三代技術不斷成熟。隨著三代核電技術捷報頻傳,預計困擾我國核電項目審批的技術問題或將得到解決,核電審批重啟有望加速。
根據“十三五”國家能源規劃和“十三五”電力規劃以及《核電“十三五”發展規劃及2030年戰略》(征求意見稿),2020年核電運行裝機容量5800萬千瓦、在建裝機容量3000萬千瓦的發展目標;到2030年,核電在役裝機1.5億千瓦,在建裝機5000萬千瓦,總裝機空間240%,年復合增速11%。目前核電發展離十三五目標較遠,十三五后期大概率加速,核電審批一旦放開,預計未來三年裝機的符合增長率有望在20%以上,核電運營商中長期成長的限制性因素有望消除。
日前,青海印發《建設國家清潔能源示范省工作方案》,方案指出:穩步推進核能供熱及核電項目前期工作,充分把握未來核電發展契機,利用“十三五”后兩年核電項目“空檔期”積極開展研究,做好規劃、踏勘選址等前期工作,為全國內陸核電項目建設積累工程技術經驗。有分析人士認為,繼寧夏之后,青海也將核電列入能源工作規劃,內陸核電有望獲得突破性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