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外送通道受限和電力需求減緩等因素影響,2014年至2016年間,國內棄風率持續攀升,風電行業整體盈利狀況不佳。
2016年11月,國家能源局印發《風電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到2020年有效解決棄風問題。
伴隨多項風電消納政策的連續出臺,2017年起,國內風力發電棄風率持續下降。
1月15日,國家能源局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記者采訪時表示,2018年,國內風電利用率達92.8%,棄風率7.2%,同比下降4.9個百分點。
有券商人士認為,在棄風率持續下降以及風電利用小時數穩步上升的背景下,風電行業有望迎來復蘇。
棄風率下降行業盈利狀況改善
按照風電行業盈利模式,風電運營企業的盈利水平與上網電量及度電利潤直接相關。其中,利用小時數和棄風率是影響上網電量的關鍵指標,度電利潤則由度電成本和度電價格決定。
2014-2016年,由于受到外送通道受限和電力需求減緩等因素影響,國內風能發電棄風率持續攀升,尤其是2016年,國內風電棄風率一度達到17.1%。
為降低棄風率,2016年起,國家連續出臺了多項政策保障風電消納。
2016年11月,國家能源局發布《風電發展“十三·五”規劃》,明確到2020年有效解決棄風問題。
2017年1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印發《關于解決棄水棄風棄光問題實施方案》,明確按年度實施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制,并在2020年全國范圍內有效解決棄水、棄風、棄光問題。
經過政策調節和電力系統的聯合發力,2018年,國內風力發電的棄風率和發電小時數兩個重要指標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清潔能源消納取得顯著成效。
數據顯示,2018年1-9月,全國風電平均利用小時數是1565 小時,較上年同期增加178小時,同比增長13.48%;棄風電量約為222億千瓦時,同比減少74億千瓦時,同比下降25%;2018年前三季度,全國平均棄風率約為7.7%,較2017年同期減少4.7個百分點,棄風限電情況總體緩解。
1月15日,國家能源局相關人士表示,2018年,國內風電利用率達92.8%,棄風率7.2%,同比下降4.9個百分點。
棄風限電情況總體緩解之際,上市公司的業績也在隨之回暖。
數據顯示,2018年前三季度,國內風力發電板塊包含的27家上市公司合計實現營業收入928.91億元,同比增長4.68%;合計實現凈利潤72.87億元,同比增長9.04%。
根據新時代證券的研究數據,2018年前三季度,新時代風電運營板塊上市公司實現的歸母凈利潤金額合計同比增長50.23%。其中,節能風電、福能股份和中閩能源分別實現凈利潤4.64億元、7.37億元和9660萬元,分別同比增長63.19%、48.86%和14.15%。
1月16日,節能風電發布業績快報,2018年,公司預計實現凈利潤5.15億元,同比增長29.11%。
業績快報中,節能風電表示,公司新增投產項目運營以及公司所在部分區域棄風限電情況較上年改善帶來售電量及售電收入增長。
同時,港股上市公司龍源電力業績表現同樣不凡。2018年1-9月,龍源電力累計實現歸母凈利潤40.1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0%。三季報中,龍源電力表示,由于限電問題在1-9月內改善明顯,公司風電利用小時同比增加14.2%至1637小時,高于全國同期平均水平,限電率則由上年同期的11.7%下跌至6.3%。
行業發展增速不減
在新時代證券看來,目前,新建風場具有較高的經濟效益,部分項目全投資內部收益率(稅后 IRR)在10%以上,不考慮補貼拖欠因素,項目具有較好的經濟收益。
在棄風限電持續改善、風場發電利用小時數提高的背景下,國內風場資產價值持續回歸,高收益有望驅動國內風電行業進入第三個成長周期。
從供需兩端來看,目前,國內風電行業發展趨勢明朗,需求端的電力需求仍在穩步提升。
數據顯示,自2016年起,國內經濟增長步入新常態,全社會各產業及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自2015年的底部開始企穩回升。2017年,國內全社會用電量達到6.31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57%;2018年,全社會用電量6844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5%。
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和國家能源局印發的《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顯示,到2020年,全社會用電量將達到6.8萬億-7.2萬億千瓦時,年均增長3.6%-4.8%;全國發電裝機容量20億千瓦,年均增長5.5%,人均裝機突破1.4千瓦,人均用電量 5000千瓦時左右,接近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同時,就供給端而言,電力供應結構的轉型調整已是勢在必行。
自上世紀70 年代以來,化石燃料一直占據著全球發電總量的主導地位,但隨著國際社會對能源安全、生態環境、異常氣候等的日益重視,減少化石能源燃燒、加快開發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已成為世界各國的普遍共識和一致行動。
2017年4月25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能源局發布《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戰略(2016-2030)》,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發電量占全部發電量的比重力爭達到50%,將大力發展風能、太陽能,不斷提高發電效率,降低發電成本,實現與常規電力同等競爭。
與頻繁見諸報端的光伏行業相比,風電行業在未來電力供應中的地位只強不弱。
根據國家能源局發布的《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國內并網風電計劃利用規模將達到2.1億千瓦,年產能量4200億千瓦時,折標準煤1.24萬噸/年,約占全國總發電量的6%;同期,光伏發電計劃利用規模為1.05萬千瓦,年產能量1245億千瓦時,折標準煤3673噸/年。
2017年7月28日,國家能源局再次印發《關于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實施的指導意見》指出,2017-2020年,全國新增建設規模分別為30.65GW、28.84GW,26.6GW、24.31GW,計劃累計新增風電裝機110.41GW(1GW=100萬千瓦),到2020年新增規劃并網126GW。
從新增裝機容量和招標量角度觀察,風電行業的投資增速正在得到釋放。
數據顯示,2018年1-9月,國內風電公開招標量為23.9GW,同比增長11.7%;三季度單季度招標容量7.2GW,同比增長18%。
同時,根據國家能源局數據,2018年前三季度,全國新增風電并網容量1261萬千瓦,同比增長30%,累計風電并網容量達到1.76億千瓦;同期,全國風電發電量267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6%,約占全國同期發電總量的4.7%。
海上風電異軍突起
國家能源局印發的《關于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實施的指導意見》中曾指出,要進一步強調風電發展的質量,布局以資源導向型向市場消納導向轉變,逐步向中東部、海上傾斜。
與陸上風電近兩年的低迷走勢不同,海上風電近兩年可謂蓬勃發展。
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海上風電新增裝機(吊裝量)319臺,合計新增裝機容量1.16GW,同比增長96.62%,海上風電累計裝機量呈現爆發式增長。
經測算,2011年至2017年間,中國海上風電累計裝機量由260MW增長至2017年的2788MW,年復合增長率約為48.5%。受此影響,海上風電新增裝機占綜合新增裝機的比重迅速上升,由2010年的0.74%增長至2017年的5.90%。
經過多年的穩步發展,無論是在可開發的資源量上,還是技術政策層面,中國海上風電目前已基本具備大規模開發條件。
公開數據顯示,目前,多個沿海省份已公布了“十三·五”海上風電發展方案。其中,江蘇是重點開發省份。
按照江蘇省規劃,到2020年,投產海上風電3.5GW。數據顯示,2017年,海上風機新增容量分布在18個海上風電場,其中,有9個位于江蘇,總裝機容量約為968MW。
2019年1月16日,江蘇省發改委一次性核準了24個海上風電項目,總裝機達到6.7GW,總投資約1222.85 元。
此外,福建省規劃建設海上風電13.3GW,2020年投產2GW;廣東省規劃到2020年開工建設海上風電12GW,投產2GW以上。
據聯訊證券統計,2018年,全國核準的海上風電項目規模接近30GW,目前開工在建項目達到7GW。
新時代證券則認為,海上風電巨大的裝機量將帶來國產設備以及安裝運維廣闊的市場空間,其中,設備端的海上風機、海上基礎架、海纜需求將出現巨大的增量需求。
(文章來源:證券市場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