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總體要求
(一)發展形勢。發展環保裝備和服務產業是培育發展新動能、提升綠色競爭力的重大舉措,是補齊資源環境短板、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的重要支撐,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建設美麗河南的客觀要求。“十三五”期間,我國環保產業進入發展黃金期,全社會環保總投資有望超過17萬億元,環保產業總產值年均增長15%以上,到2020年將達到10萬億元。近年來,隨著全省污染防治攻堅工作持續推進,我省環保產業形成了較好產業基礎,環境治理產品和服務需求日趨旺盛,市場潛力進一步釋放,發展環保產業大有可為。但總體來看,我省環保產業發展層次不高、企業規模偏小、創新能力薄弱、政策措施不完善等問題依然突出。搶抓環保產業發展難得機遇,培育一批環保裝備制造基地,壯大一批專業化環保服務企業,對加快提升我省環保裝備和服務業規模、水平,增強經濟綠色競爭力,促進經濟社會綠色轉型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二)發展思路。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順應環保產業發展新趨勢,強化標準約束和環境倒逼,聚焦環保裝備制造基地和環保服務體系建設,突出市場牽引、龍頭帶動、開放合作、集聚集群,重點發展超低排放改造、工業污水處理、土壤修復治理、生活垃圾處理等領域關鍵技術裝備,創新環保服務模式,有效提升環保裝備和服務供給水平,建成全國重要的環保裝備和服務產業基地。
(三)發展目標。到2020年,基本形成環保產業發展制度政策體系,環保裝備和服務產業快速發展,質量效益顯著提升。工業煙氣污染物協同治理、高濃度工業廢水處理、土壤生物修復、城鄉廢棄物處理處置等領域技術裝備水平和服務能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培育和引進20家左右產值過10億元的骨干企業,建設8—10個百億元級環保裝備制造和服務綜合園區,全省環保裝備和服務產業主營業務收入超過2000億元,形成全省經濟發展新動能和增長點。
二、重點任務
(一)大氣污染防治技術裝備。
1.重點方向。重點突破雙堿法脫硫、干法脫硫、SNCR(選擇性非催化還原)脫硫脫硝、催化燃燒、脈沖袋式除塵、濕電除塵等技術。圍繞電力行業煙氣超低排放,加快發展大型機組干法脫硫、超低溫除塵及濕式除塵成套裝備。大力發展鋼鐵、建材、化工、有色、玻璃、碳素等非電行業煙氣污染物協同治理技術及集成工藝、成套裝備與催化劑。研發垃圾焚燒煙氣、移動源尾氣、VOCs(揮發性有機物)廢氣凈化處置技術及裝備。
2.產業布局。重點推動鄭州、洛陽、平頂山、許昌、駐馬店等省轄市依托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新密環保裝備產業園、洛陽高端裝備產業園、寶豐產業集聚區、長葛市產業集聚區和駐馬店市產業集聚區等,深化與國內高校戰略合作,吸引國內外先進企業和技術落地,延伸完善產業鏈條,打造集科研和環保裝備制造、運營、維護于一體的環保裝備產業園。
(二)水污染防治技術裝備。
1.重點方向。重點突破高濃度難降解工業廢水處理、水體富營養化控制、總磷達標排放等關鍵技術,加快發展低成本高標準、低能耗高效率污水處理裝備。引進國內龍頭企業,加快發展高通量、持久耐用的膜材料和組件,MBR(膜生物反應器)、厭氧氨氧化、高濃度廢水電解催化氧化等技術裝備。研發水循環利用等綠色工藝和裝備。
2.產業布局。支持鄭州、濮陽、信陽、濟源等省轄市依托鄭州高新技術開發區、濮東產業集聚區、商城縣產業集聚區、虎嶺產業集聚區等,著力引進龍頭企業和上下游配套企業,形成以重點企業為主體,涵蓋工程總承包、核心設備研發與制造、設施運營、藥劑研發與供給的水污染治理產業鏈條,形成若干特色鮮明的環保裝備和服務產業集群。
(三)土壤污染防治與修復技術裝備。
1.重點方向。重點研發異位熱脫附、生物修復、重金屬鈍化、原位注入等土壤污染治理關鍵技術裝備,突破功能材料(藥劑)、土壤調理劑和修復藥劑技術及成本瓶頸,著力解決鉻、鎘、鉛、汞等重金屬污染和土壤板結酸化等突出問題。支持“移動式重金屬與有機復合污染土壤修復一體機”等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重大技術裝備產品升級換代。
2.產業布局。支持鄭州、新鄉、駐馬店、信陽等省轄市發揮骨干企業基礎和優勢,引進行業龍頭企業,打造裝備成套化、技術標準化、管理規范化、修復設備自動化的土壤修復裝備產業集群。
(四)資源循環利用技術裝備。
1.重點方向。圍繞靜脈產業園建設,引進國內外行業龍頭企業,實現高效垃圾焚燒技術裝備產業化,加快發展生活垃圾焚燒飛灰、濃縮滲濾液處理技術裝備,推動餐廚垃圾和污泥協同處置利用技術攻關。加快村鎮低成本小型垃圾處理成套設備開發示范。大力發展廢舊鉛酸電池、廢輪胎、報廢手機、液晶面板和復印機等固體廢棄物回收、分選、粉碎、加工等關鍵技術與設備。
2.產業布局。支持鄭州、新鄉、許昌、安陽、漯河等省轄市龍頭企業依托靜脈產業園重大項目,加快建設垃圾焚燒裝備、餐廚垃圾和污泥處理設備生產基地。支持商丘、許昌、蘭考等省轄市、縣提升資源循環利用設備制造規模和水平,強化提升產業集群優勢。
(五)環保服務業。
1.培育壯大環保服務企業。加快環保裝備企業轉型發展,支持環保裝備制造龍頭企業向產業鏈下游延伸業務,從裝備制造、工程建設型企業轉型為涵蓋產品、設備、咨詢、監測、運維等服務內容的環境問題綜合解決型企業。推動環保服務企業資源整合,支持擁有不同服務種類及技術產品的環保服務中小企業實施橫向一體化戰略,通過技術合作和資源共享,為用戶提供環保咨詢、設施運營與管理等一站式污染治理服務。發展行業專業化服務,推動鋼鐵、電力、煤化工等重點行業龍頭企業成立環保服務產業部門,開展專項環保服務業務,構建“原產業+環保服務業”模式。
2.推廣市場化專業化模式。以城鄉生活垃圾、餐廚垃圾、城市污泥無害化處置和資源化利用為重點,推廣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吸引行業龍頭企業參與靜脈產業園建設,發展環保服務總承包等綜合環保服務業。積極推廣城鄉垃圾一體化收運、環境第三方監測等專業化、社會化運營模式。依托城鄉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培育和發展專業化、規模化污水處理設施運營企業。
3.加快構建環保服務平臺。充分利用“互聯網+”,建立環保服務信息化管理平臺,對生產經營企業進行全過程大數據管理。培育社會化環境監測和檢測機構,加強在線監控系統和視頻監控系統等監測平臺建設,實現數據和視頻聯網,提供數據檢測和分析服務。依托省內骨干企業,吸引環保服務企業和機構入駐,搭建技術成果交易、信息、技術咨詢、中介、金融等服務平臺,為污染第三方治理、生態修復、設施運營管理、綠色金融等領域提供高效快捷服務。
三、支撐保障
(一)加快建設示范基地。開展環保產業示范基地創建,支持鄭州、洛陽、新鄉、商丘、許昌、平頂山、駐馬店、蘭考等產業基礎較好的省轄市、縣依托產業集聚區建設環保產業專業園區,盡快形成一批產業集聚優勢明顯、配套能力強、產業特色突出、創新能力強的環保產業基地。
(二)引進培育龍頭企業。鼓勵各地根據自身特點和產業基礎,以市場換技術、換產業,制定針對性專項招商政策,積極引進國內外環保裝備制造龍頭企業、一流環保工程建設運營企業和環保服務企業在我省設立區域總部和研發機構。加大環保關鍵技術研發團隊引進力度,支持環境保護和生態修復重大成果在我省轉化并實現產業化。
(三)加強行業規范引導。
1.按照國家發布的環保裝備制造行業規范條件,推薦符合規范條件企業,引導生產要素向優勢企業集中。
2.對標《國家鼓勵發展的重大環保技術裝備目錄》,引導企業加快先進技術裝備研發,引領產品標準化、系列化、通用化、成套化發展。
3.開展企業、事業單位環保信用評價,完善環境保護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機制。
(四)健全多元投入機制。
1.積極發展綠色信貸、綠色債券、融資租賃、知識產權質押貸款、信用保險保單質押貸款等金融產品,鼓勵社會資本按市場化原則設立節能環保產業投資基金,投資環保裝備制造和服務企業。
2.積極爭取中央資金,統籌安排省級專項資金,對環保改造和污染治理重點項目給予支持。落實資源綜合利用、環保(專用)裝備等領域財稅支持政策。推行政府綠色采購,完善節能環保產品政府強制采購和優先采購制度。
3.完善污水、固體廢棄物處置收費政策,建立覆蓋處置成本并合理盈利的價格機制,推動污水、固體廢棄物處置服務市場化,探索建立農村地區污水、生活垃圾處理付費制度和城鎮污水處理費市場化機制。
(五)加快建設重點工程。
1.大氣污染治理工程。在制藥、農藥、煤化工、橡膠制品等化工行業企業實施一批VOCs治理項目。對鋼鐵、鋁用碳素、水泥、玻璃、焦化、電解鋁等重點行業進行深度治理,實施一批超低排放改造項目。推動規模以上企業開展自愿性清潔生產審核。
2.污水處理提升工程。實施城市黑臭水體整治重點項目建設,鼓勵采取政府購買服務、委托第三方運營等方式提升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建設和管理水平,提高污水收集處理水平。建設一批鄉村污水垃圾處理設施,探索市場化運營機制。
3.土壤污染修復工程。以中、輕度安全利用類耕地為重點,推進一批受污染耕地土壤治理與修復項目。推進土壤環境監測能力建設,建立土壤環境質量例行監測、協同監測、應急監測等制度,布局土壤環境質量監測點位,形成覆蓋縣級的監測體系。
4.靜脈產業園建設工程。加快生活垃圾焚燒、餐廚垃圾厭氧處理、城市污泥干化等技術裝備推廣應用,集中建設一批生活垃圾熱電聯產、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城市污泥協同處置、危險廢物無害化處置等重點項目。
5.環保裝備產業化示范工程。積極爭取國家專項資金,利用省專項資金和綠色產業發展基金,支持環保裝備產業化示范重大項目建設。
(六)強化科技創新支撐。
1.依托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采取優勢互補、強強聯合形式,大力引進一批創新平臺、研發機構。推動環保產業交流合作,在區域、行業、企業不同層面開展技術創新、展示體驗、供需對接等多種形式交流合作。
2.整合政、產、學、研、用優勢資源,培育創建產業技術創新聯盟,開展技術研發、產業公共技術支撐、成果轉移孵化等服務。支持骨干企業聯合高校、科研院所,積極建設節能環保技術創新平臺,精準研發一批關鍵核心技術裝備及材料藥劑。
3.實施“中原百人計劃”“中原千人計劃”等人才專項政策,加大高層次人才引進和培養力度。支持本科高校、職業院校與環保龍頭企業合作,開設相關專業,建設實訓基地,培養一批專業技術人才和應用型人才。
四、組織實施
建立省轉型發展攻堅領導小組辦公室統籌、省有關部門和各省轄市政府分工負責的工作推進機制,定期召開工作推進會議,及時協調解決產業發展中重大問題。各地、各部門要按照近期重點任務分工抓好落實,結合實際,細化完善政策措施,主動開展對接招商,爭取盡快落地一批重點項目。
附件:近期重點任務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