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南方電網公司關于服務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重點舉措》(以下簡稱《26條重點舉措》)發布。南方電網公司新聞發言人徐達明介紹,2018年至2022年,南方電網公司在珠三角地區電網投資將超過1700億元,以加快粵港澳大灣智能電網規劃建設,持續提升電網防災抗災能力,到2022年基本建成安全、可靠、綠色、高效的智能電網;到2030年,粵港澳大灣區將率先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智能電網,支撐大灣區現代化經濟體系發展和智慧城市群建設。
灣區發展,電力先行。粵港澳大灣區要建設富有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為能源電力發展帶來了巨大機遇,也提出了高質量發展的新要求。預計到2035年,粵港澳大灣區用電負荷將達到1.3億千瓦,較2018年增長近50%;全社會用電量達7000億千瓦時,較2018年增長超過40%;人均用電量超過8300千瓦時,超過德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現有水平,其增量相當于目前港澳臺三地的用電總和。同時,粵港澳大灣區的能源需求將呈現清潔低碳水平高、安全保障要求高、用能需求多樣化等特點。
南方電網公司董事、總經理、黨組副書記曹志安表示,南方電網正積極向智能電網運營商、能源產業價值鏈整合商、能源生態系統服務商轉型,以構建世界一流智能電網為目標,深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智能電網規劃建設,積極應用“云大物移智”關鍵技術,不斷提升粵港澳大灣區電網優質供電服務水平,充分發揮電網優化資源配置、服務綠色發展平臺作用,更好保障粵港澳三地經濟社會發展、滿足粵港澳大灣區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智慧用能需求。
世界一流智能電網,可靠供電是關鍵。《26條重點舉措》提出,南方電網將持續建設完善城鎮輸配電網絡,目標是2020年廣州、深圳的中心城區客戶年均停電時間低于0.5小時,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肇慶中心城區客戶年均停電時間低于1小時;建成廣州中新知識城、深圳前海、珠海橫琴新區等高可靠性供電示范區,客戶年均停電時間低于5分鐘,達到國際同類城市領先水平。
南方電網公司科技部主任唐廣學介紹,該公司2018年至2022年在大灣區電網科技研發投入超過200億元,聚焦大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直流輸電、智能電網、大規模新能源接入、綜合智慧能源、人工智能應用、數字經濟、多網融合、大規模儲能等關鍵領域和技術方向開展科技攻關,掌握核心技術。該公司還將構建開放式線上線下“雙創”平臺,對接全球創新資源,積極參與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
此外,南方電網公司還將加大清潔低碳電力供應,助力大灣區建設宜居宜業宜游的優質生活圈。
南方電網公司計劃部主任張文峰介紹,南方區域已建成“八交十直”西電東送大通道,粵港澳大灣區受入的年送電量等效于減少了大灣區5700萬噸標煤消耗,還將大力支持清潔能源開發利用,加大區外清潔低碳電力供應,到2035年,大灣區清潔能源裝機占比將達到80%。該公司正在建設全球首個特高壓多端柔直輸電工程——昆柳龍直流工程,2021年全部建成投產后將向粵港澳大灣區再新增輸送云南清潔水電500萬千瓦,每年可減少粵港澳大灣區煤炭消耗600萬噸、二氧化碳排放1600萬噸。
會上,南方電網還聯合71家行業協會和企業發出服務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電力合作倡議,并與12家電力企業簽署服務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