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發現,關于70MPa車載儲氫瓶的研發應用,有四個被“詬病”的問題:1、法規標準不完善,國內法規限制使用70MPaIV型瓶,國內企業也未投入研發;2、關鍵材料碳纖維全球僅一家企業(日本東麗)能提供,價格高昂;3、商用車規模較小,乘用車尚未開始推廣,70MPa儲氫瓶市場需求低迷;4、加氫站配套技術達不到,裝車后難實現加氫;
諸多“攔路虎”面前,有業內人士感慨道:“國內總體技術得不到很好的發展空間。”
客觀來看,當前國內70MPa車載儲氫瓶的研發應用的確比國際步伐要慢,但也沒有外界想象的那么悲觀。同時有些人對70MPa車載儲氫瓶的發展應用存在一些“誤解”,也亟待糾正。
國內70MPaⅢ型瓶有標準 但IV型瓶被禁止
目前我國已經實施能夠適用于35MPa和70MPa的高壓儲氫瓶的相應標準GB/T35544-2017《車用壓縮氫氣鋁合金內膽碳纖維全纏繞氣瓶》。
該標準規定了車用壓縮氫氣鋁內膽碳纖維全纏繞氣瓶的型式和參數、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標志、包裝、運輸和儲存等要求,適用于設計制造公稱工作壓力不超過70 MPa、公稱水容積不大于450 L、貯存介質為壓縮氫氣、工作溫度不低于-40 ℃且不高于85 ℃、固定在道路車輛上用作燃料箱的可重復充裝氣瓶。
不過,這一標準只是意味著70MPaⅢ型瓶可以經過檢測試驗安全后上車運行,國內針對70MPaIV型瓶的法規標準仍然是一片空白,而且國內儲氫瓶生產廠家目前還沒有投入研發,其中原因涉及到很多方面。
一名技術人員表示:“相比于Ⅲ型瓶,IV型瓶不是更先進的概念,并不是更新迭代后的產品,只是氫瓶結構不一樣而已。Ⅲ型瓶和IV型瓶有各自的優缺點,國際上采用IV型瓶的偏多,造成了一種更‘先進’的假象,或是受一些并沒有深入了解氫瓶的人的‘崇洋’心理影響。”
從技術角度來看,IV型瓶基體采用塑料材料,具有重量輕、成本低、質量儲氫密度大等優點,比較適合乘用車使用。國外燃料電池乘用車偏多,所以采用IV型瓶的自然也偏多。但IV型瓶也存在一些缺點,比如其對溫度特別敏感,如果控制不好溫度,以及使用過程中的氫氣充放速度、不可避免的泄露問題等,對整車安全性影響較大。
相對而言,Ⅲ型瓶雖然偏重些、成本高些,但其材質溫度及環境適應能力強,密封性好,一般沒有泄露問題。其實國外除乘用車外,大巴及重卡與國內一樣采用的是Ⅲ型瓶。國內目前燃料電池汽車仍處于起步階段,采用Ⅲ型瓶其實是基于現實狀況的選擇。
“氫瓶裝載到車上使用時,影響安全的因素非常多,可能氫瓶出廠時是符合國家標準規范的,但使用時卻會出現問題。”另一名業內人士說道,國外采用IV型瓶沒有問題,但這并不代表國內采用就不會出現問題,因為處于摸索階段,不可控因素太多。
事實上,早在2015-2016年,車載天然氣氣瓶采用過IV型瓶(與IV型氫瓶類似),出廠時這些氣瓶都符合相關規范,結果裝車后出現了問題,甚至出現多起人命事故,很多當事人被停職。這導致法規標準制定者很抵觸IV型瓶,至今仍然沒有放開。
“目前IV型瓶看起來比Ⅲ型瓶略有優勢,但風險很大。”上述業內人士表示,國內有些氣瓶企業有相關的工藝基礎,但并不讓開發。如果Ⅲ型瓶裝車量夠大,成本再降一降,也能夠做到與IV型瓶成本接近。當然,這也并不意味著未來國內就不會有IV型瓶,隨著國外IV型瓶應用的成熟,以及國內企業、資本的推動,或許能打開一道口子。
國產70MPaⅢ型瓶已裝車實驗 碳纖維國產化路遠
雖然目前國內70MPa高壓儲氫瓶還未真正裝車上路,但國內5家領先企業正在研發或已具備量產70MPaⅢ型瓶能力,并開始配合車企展開上車實驗。它們分別是科泰克、天海工業、中材科技、富瑞氫能、斯林達。這些企業有個共同特征:都擁有多年氣瓶研發生產經驗(氫瓶和氣瓶可共用同一條產線,其中個別工序不一樣),同時瞄準未來氫瓶的廣闊市場。
科泰克成立于2003年,屬于央企全資子公司,長期從事鋁合金內膽、呼吸氣瓶、車用復合氣瓶及其他高壓容器的設計、生產和銷售。目前科泰克氫瓶業務占整體業務比例90%以上,客戶涵蓋國內主要燃料電池車企,占據了國內車載儲氫瓶主要市場份額。
據科泰克相關負責人介紹,公司自承擔國家863課題開始,已經扎根氫瓶領域十多年,是國內最早展開評估性實驗的企業之一,圍繞氫瓶的安全性設計與考核做了很多前期工作,比如展開第一例35MPa氫瓶槍擊及火燒實驗等。目前公司不僅供應單瓶,且提供整套供氫系統。
天海工業是北京京城機電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京城股份,H股證券代碼0187,A股證券代碼600860)所屬主要骨干企業,成立于1992年,擁有車用LNG氣瓶、CNG氣瓶、低溫貯罐、天然氣汽車加氣站等多方位的技術能力。
京城股份2018年度報告稱,公司擁有亞洲地區最具規模的、技術水平最先進的鋁內膽碳纖維全纏繞復合氣瓶的設計測試中心及生產線,已具有自出知識產權,產品種類規格齊全,可依據客戶需求定制。公司所生產的 35MPa 高壓鋁內膽碳纖維全纏繞復合氣瓶(儲氫氣瓶)已批量應用于氫燃料電池汽車、無人機及燃料電池備用電源領域。
中材科技(成都)成立于2001年,隸屬于中國建材集團旗下的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02080),以車載壓縮天然氣氣瓶、燃料電池氫氣瓶及系統和大口徑符合材料儲運單元為主營業務。公司擁有四川成都、江蘇蘇州兩個生產基地,其中成都基地是國內CNG壓力容器單體工廠規模最大的企業,與國內外知名汽車主機廠建立了長期穩固的合作關系。
富瑞氫能成立于2016年,是民營上市公司張家港富瑞特種裝備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300228)的控股合資公司。公司專業從事液氫容器、氫氣增壓裝置與加氫站、車載燃料供氫系統等產品的設計、制造和相關的技術服務,并承接制氫和氫氣液化工廠等工程項目的設計與裝備提供。去年富瑞特裝轉讓富瑞氫能全部股份,目前富瑞氫能已經從中剝離出來。
斯林達官網顯示,公司成立于2002年,于2007年承接了“十一五”863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成功開發、研制了氫能源汽車瓶;2010年上海世博會公司的車用氫氣鋁合金內膽碳纖維全纏繞氣瓶成功應用;2011年“70MPa高壓氣態儲氫系統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獲得了國家教育部科技進行一等獎。
在70MPaⅢ型瓶研發應用方面,高工氫電調研了解到,斯林達生產的70MPa氫瓶已通過型式試驗,為全國首家;科泰克70MPa氫瓶裝了多款車型,處于測試階段;富瑞氫能70MPa氫瓶在裝車,還未裝完;天海工業完成70MPa氫瓶的開發,目前正處于送樣階段;中材科技70MPa氫瓶正在推進認證工作。整體而言,國內70MPaⅢ型瓶已經進入裝車實驗階段,主要適用于乘用車,何時能真正上路還是未知數。
值得一提的是,氫瓶能否承受70MPa的壓力主要取決于碳纖維鋪層,而目前能夠批量穩定供應的只有日本東麗一家,價格高昂,一直為業內所擔憂。但據氫瓶生產企業反映:“目前還沒有辦法采用國產碳纖維,一是經過試驗達不到要求,二是即使能夠達到要求,目前采用國內碳纖維也不便宜,反倒是更貴,因為沒有批量化生產。”
據了解,由于燃料電池汽車尚未實現大規模推廣,目前儲氫瓶整體產值并不高,這難以觸動碳纖維廠家投入人力財力物力發展適用于儲氫瓶的碳纖維產品。“他們在軍工領域產品的動力更強些。”上述業內人士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