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連榮院長為與會8位院士顧問頒發聘書
會上,國家電投集團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連榮致辭,他表示國家電投集團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刻把握全球能源革命趨勢,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清潔能源企業。截至2018年底,國家電投集團清潔能源裝機占比48.92%,穩居四大發電集團之首,目前正舉全集團之力扎實推進“2035一流戰略”落實落地,一步一步向建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清潔能源企業的宏偉目標邁進。李連榮表示科技創新是國家電投集團建設世界一流清潔能源企業的強大動力,高端人才是實施科技創新的基礎。中央研究院作為國家電投集團科技創新的核心平臺,承擔著“引領先進能源技術,支撐集團戰略發展”的重要使命。中央研究院將借助清潔能源創新基地,高效整合資源,加速高端人才培養,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并將在政策、資金、人才等方面積極為創新基地創造條件,營造良好的創新氛圍。在各位院士專家的悉心指導、各方力量的大力支持和各個創新團隊的共同努力下,創新基地一定能夠充分發揮高端人才的引領優勢,在清潔能源技術研發與示范應用方面取得豐碩成果。
8位受聘院士現場見證揭牌,陳清泉、顧國彪、彭先覺三位院士分別作了題為《創新驅動、迎接汽車革命和能源革命》、《能源轉型與新型城鎮化清潔能源系統》和《Z-箍縮混合堆(Z-FFR)性能簡介》的精彩主題報告,并與嘉賓親切互動。
陳清泉科創中心的創新團隊代表作了《清潔能源城市》系列主題報告,分享了清潔能源城市行業前沿的項目;中央研究院創新團隊代表柴茂榮教授和馬志啟博士分別作了《氫能與燃料電池技術進展》和《規模化電力儲能技術》報告,分享技術研發與項目建設進展,獲得了與會院士與嘉賓的一致認可。
會議由國電投中央研究院黨委書記、副院長樊勝主持。陳清泉院士等8位受聘院士,山東省日照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張翔,北京科技協作中心政策研究室處長滕紅琴,北京科技協作中心公共服務處副處長李海燕,北京未來科學城管理委員會科技創新處副處長張衛軍,北京未來科學城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劉一紅,國家電投集團人力資源部副主任王永文、科技與創新部副主任朱曉東,國電投中央研究院領導班子成員劉江、陳義學、寇榮宗、同玉梅出席了會議。院士創新創業團隊的代表、清潔能源行業企業負責人代表、部分在京高校就業指導辦公室負責人等總計150余位來賓也參加了會議。
會后,與會院士和來賓還參觀了中央研究院科技展廳和實驗室。
參觀中央研究院氫燃料電池實驗室
本次會議的召開是國電投中央研究院落實國家電投集團“2035一流戰略”和創新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創新基地的成立將充分發揮院士專家們的智力資源與科研優勢,進一步激發國電投中央研究院的創新潛力,提高科技成果轉化效率,提升國家電投集團的科技創新能力,為我國能源行業關鍵核心技術的研發做出貢獻。
與會者感言
國電投中央研究院聯合院士團隊共建清潔能源創新基地,一定會更好地發揮研究院在集團“寶塔型”科技創新體系中的先導作用,為支撐集團創新驅動和“2035一流戰略”落地作出更大貢獻。希望中央研究院在與院士團隊的合作中,更加注重戰略性前沿技術發展方向跟蹤、一流創新人才的引進和創新團隊的培養,以及聯合創新工作機制的探索和建立,加速創新要素的積聚,不斷提升國電投中央研究院的創新能力。
——國家電投集團科技與創新部副主任朱曉東
清潔能源創新基地揭牌暨清潔能源創新研討會的成功舉行,將會對未來科學城先進能源特別是清潔能源的發展產生積極影響,國家電投集團中央研究院與陳清泉院士科創中心的合作,對進一步加大產學研深度融合,促進更多優質清潔能源研究成果落地轉化產生很好的推動作用。未來城管委會將會持續關注項目進展,并根據項目進展情況給予政策支持和空間保障。
——北京未來科學城管理委員會科技創新處副處長張衛軍
陳清泉院士科創中心是以院士領銜的高端智庫及科創協同平臺,國家電投集團中央研究院是國家電投集團的科技創新核心平臺。此次雙方共同在未來科學城合作打造清潔能源創新基地并舉辦清潔能源創新研討會,14位院士受聘為中央研究院創新顧問,對于未來科學城打造技術創新領航區、協同創新先行區、技術人才集聚區、創新創業示范城,構建一流創新創業生態系統,營造有利于創新創業的文化氛圍具有重要帶動作用。
——北京未來科學城產業發展公司總經理劉一紅
成立創新顧問委員會,聘請14位院士專家擔任顧問,是國電投中央研究院引進行業專家和高端人才、加強專家智庫建設的重大突破。應對世界能源革命新形勢,我院承載著更加重大的科研創新使命,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加強服務保障,健全協作機制,發揮專家顧問作用,加速國電投中央研究院向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科技創新平臺、戰略決策支持機構、高層次科技人才聚集基地邁進。
——中央研究院人力資源部主任韓歐南
打開院墻,把科學家引進來,把人才引進來,把創新思想引進來,這是國家電投集團中央研究院-陳清泉院士科創中心清潔能源創新基地建設的最大成果。與會院士對我們追求核心關鍵材料和技術自主化開發給予很高評價,對產業化開發、跨界融合等提出了重要指導意見,對做好今后工作幫助很大。特別是83歲高齡的陳清泉院士近一個小時的講演受益匪淺,他的愛國情懷和科學精神,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中央研究院柴茂榮教授
今天有幸聆聽院士們的報告演講和經驗分享,深受啟迪。深切感受到汽車革命、能源革命正如火如荼展開,科學、工程和技術的創新突破大量涌現。創新不是閉門造車,必須調動科研、政府、國企、民企,以及資本的力量,進行跨行業合作。作為一名科研青年,要珍惜偉大時代,更加努力奮斗,積極投身于低碳化、智能化、多元化的能源新時代。
——中央研究院王緒偉博士
創新顧問簡介 陳清泉 | 中國工程院院士(1997年當選)
主要經歷:創辦了世界電動車協會,被譽為“亞洲電動車之父”,奠定了現代電動汽車的理論和實踐基礎,提出能源和信息內在聯系的理論基礎、四網融合等概念。
吳良鏞 |中國科學院院士(1980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1995年當選)
主要經歷:協助梁思成教授創建清華大學建筑系,從事建筑教育及城市規劃、建筑設計的理論研究與實踐工作,改革先鋒獎章獲得者。
宋振騏 | 中國科學院院士(1991年當選)
主要經歷:煤炭系統產生的第一位院士,長期從事礦山壓力研究,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周孝信 | 中國科學院院士(1993年當選)
主要經歷:長期從事電力系統分析數學模型和計算方法的研究;先后在中國首次提出電力系統穩態和暫態分析的各種數學模型和建模方法。
倪光南| 中國工程院院士(1994年當選)
主要經歷:從事計算機及其應用的研究與開發,曾參與研制中國自行設計的第一臺電子管計算機(119機),首創在漢字輸入中應用聯想功能;曾獲得中國計算機學會終身成就獎。
楊裕生 | 中國工程院院士(1995年當選)
主要經歷:創建了我國核試驗煙云取樣和核武器威力與性能的放化分析診斷技術。參與推動我國的氫能與燃料電池、電動汽車增程技術的發展。
金涌 | 中國工程院院士(1997年當選)
主要經歷:國際公認流態化、反應工程領域的領軍人物、循環經濟領域相關學科發展與實踐推動的先驅者之一;發明了湍動流化床新型復合內構件,改善了流化質量,成功地用于指導六種工藝,三十余臺大型工業流化床反應器地改造或設計。
顧國彪 | 中國工程院院士(1997年當選)
主要經歷:從事大型發電機新型蒸發冷卻技術的創新和產業化工作,實現了一項國際創新技術從研究到產業化的全過程。
彭先覺 | 中國工程院院士(1999年當選)
主要經歷:主要從事核武器研究的規劃制定和武器的安全性、可靠性研究,曾參加了第一代核武器多種型號和第二代核武器氫彈次級的理論設計、試驗和定型工作。
彭蘇萍 | 中國工程院院士(2007年當選)
主要經歷:率先開展煤礦三維三分量地震勘探技術研究,建立了以野外采集評價技術、三維地震可視化解釋與反演技術、縱橫波聯合解釋技術為基礎的煤礦高分辨三維地震勘探技術體系,首次達到700米深度勘探精度達到查明≥3米斷層的技術水平。
岳光溪 | 中國工程院院士(2009年當選)
主要經歷:國際知名的循環流化床燃燒專家和煤氣化專家,是我國潔凈煤技術領域的領軍人物。
侯立安 | 中國工程院院士(2009年當選)
主要經歷:長期致力于環境工程領域的科學研究、工程設計和技術管理工作,在飲用水安全保障、分散點源生活污水處理和人居環境空氣凈化等方面,率先提出并成功研發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水處理及空氣凈化技術和系列裝備,取得多項突破性成果和富有創造性的成就。
曹耀峰 | 中國工程院院士(2013年當選)
主要經歷:曾任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副總經理,我國超深高酸氣藏大規模安全環保開發的主要開拓者之一。
盧春房 | 中國工程院院士(2017年當選)
主要經歷:長期從事鐵路建設管理和科技創新工作,是中國高速鐵路建設的實際組織者。曾任京滬高鐵建設指揮長,組織建設我國高鐵路網骨架,建立我國高鐵設計標準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