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俄羅斯國家石油管道運輸公司承認在部分俄羅斯原油中發現過量有機氯(會損壞煉油設備)。為此,俄羅斯曾承諾在5月8日前解決原油的質量問題。但是,目前維多集團、嘉能可和托克等西方主要石油交易商仍然拒絕收購俄羅斯石油。
Refinitiv船舶跟蹤數據顯示,包括埃克森美孚、荷蘭皇家殼牌等在內的12名交易商都表示拒收俄油,導致目前至少有10艘載有100萬噸俄羅斯原油的油輪被困在歐洲各地,價值逾5億美元(約34億元人民幣)。也就是說,俄羅斯原油的"麻煩"還遠遠未得到解決。然而,俄羅斯的經濟損失卻仍在持續。
在原油受污染的消息公布后,俄羅斯緊急關閉了德魯日巴輸油管道,該管道每日可輸送100萬桶原油,僅占全球原油供應量的1%,但這一輸送量卻相當于俄羅斯石油總產量的10%,并且是俄羅斯連接德國、波蘭、捷克、匈牙利等歐洲國家的重要石油管道。
據花旗銀行估計,如果如果問題遲遲無法得到解決,俄羅斯在國際原油市場中的份額將被逐漸削弱。
作為全球第二大石油出口國,俄羅斯40%的預算收入都來自石油和天然氣出口。不難看出,原油質量出現問題,不但對俄羅斯石油供應商的形象造成極大沖擊,還將影響俄羅斯的財政收入。
雖然俄羅斯關閉的管道主要服務于歐洲市場,但是伊油出口受限時,俄羅斯曾向亞洲市場保證,愿意盡最大努力滿足中國的原油需求,試圖吃下伊油的市場份額。如今看來,在成功讓自己在國際原油市場上的地位"更上一層樓"之前,俄羅斯還得先解決眼前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