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海洋六號”科考船5月16日完成深海探測共享航次任務返回廣州。科考期間,我國調查人員在我國南海北部發現一處新的大型活動性“冷泉”。
據報道,36天,3000多海里,返回廣州的“海洋六號”科考船,在科考期間,這艘船是充分發揮了它的母船作用,搭載著18家涉海科研機構的人員,以及很多的大型的海試裝備,在我國南海北部進行了海試及相關的科學研究。
“海洋六號”船船長約106米,滿載排水量4650噸,是我國先進的綜合性全海域地質調查船。此次深海探測共享航次,“海洋六號”在我國南海北部海域執行了涉及海洋地質勘查與環境調查評價、研發設備海試、深海探測儀器試驗以及冷泉系統科學研究等20多項海上科考任務,并在水深約1400米海底新發現一處大型活動性“冷泉”。
中國地質調查局經勘察發現了大型活動性“冷泉”。通過我們的遙控潛水器視頻,看到下面密密麻麻的貽貝,我們一下就震驚了。因為正常情況下在一個沒有陽光的地方,是很難有這么密集的生物生存。然后我們就仔細搜索,發現了好幾個點有大量的甲烷氣溢出,像噴泉一樣。
海底“冷泉”簡單的說就是海底之下的甲烷、硫化氫和二氧化碳等氣體在地質結構或壓力變化驅動下,溢出海底進入海水的活動。由于形態酷似陸地上的泉口,溫度一般在3-5℃,所以被科學家成為“冷泉”。
此次發現的“冷泉”位于水深1200至1400米之間,在“冷泉”區域,調查人員還發現了大量自然狀態下的天然氣水合物,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可燃冰”。“冷泉”生態系統是研究地球深部生物圈的重要窗口,同時也是探尋天然氣水合物的重要標志之一。
據介紹:我們用現場的氣體收集裝置進行收集,它就可以立馬形成可燃冰。而且在淺表層的地方,我們可以發現就像冰一樣存在的可燃冰,這種現象是在其他地方是很難見到的。還在有些地方發現裸露的可燃冰,這個現象是很少見的。
考察期間,科研人員運用多種手段對海底活動“冷泉”進行取樣和觀測,獲取了一大批冷泉系統相關生物、水、氣體、沉積物等樣品及數據,基本查明了“冷泉”分布范圍、地形地貌、生物群落,為下一步對該區域冷泉系統演化過程及機制等科學研究奠定了基礎。
2490米深海取樣 采礦車海試成功
此次海洋六號深海探測共享航次中,除新“冷泉”的發現外,共享是貫穿始終的一大亮點。多家科研機構的多型深海裝備在海洋六號上進行了海試,為我國實現“深海進入、深海探測、深海開發”提供了有效支撐。
這是正在水深2490米的海山上進行深海富鈷結殼規模采礦的深海采礦車海試畫面。而它的外形則是與陸地上的履帶車輛有幾分相似。
據中科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高級工程師介紹,2490米的工作水深取得了樣品,在礦區開展了行走作業,獲得了礦區的地質情況和一些環境的參數。為我們進一步開展深海富鈷結殼裝備研發奠定了基礎。
富鈷結殼是一種主要生長在海山硬質基巖上的“殼狀”沉積礦產,富含鈷、鎳、銅、錳、稀土等金屬元素,其中“鈷”含量尤為顯著,是現代海洋中最具潛在經濟價值的戰略性礦產資源之一。
航次共享 自主研發設備規模海試
除深海采礦車海試外,本航次還對我國自主研發的4500米級深海熱液探測自治式潛水器系統“探索4500”,以及多臺專為天然氣水合物觀測研發的大型設備進行了海試,均取得了預期數據。
據報道,自主研發設備海試的成本是非常高的,那么通過這樣一個共享航次,可以降低海試設備的成本,然后同時給自主設備提供一個海試平臺,讓他們通過海試來不斷地改進。我們這個航次不僅有科學問題,我們還有一些大型設備的試驗,特別是一些自主研發設備的試驗。
通過搭建航次共享平臺,實現了多部門多學科的交叉合作。各參航單位發揮各自專業優勢,協同開展科學調查研究,達到了聯合增強的效果,同時為大規模的海洋科考航次共享提供了有益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