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發電帶來額外收入
靖城街道臨港新村居民侯印家的光伏電站是我市首個成功并網的家庭分布式光伏電站。
很早前,侯印就開始研究太陽能光伏發電,2014年,他從網上花一萬多元,訂購了太陽能光伏板、逆變器等組件,從設計、組裝到運行,一手將這個家庭式的發電站建起來,用12塊太陽能光伏板,支撐了家中十多臺電器的運行。
兩年運行下來,侯印家平均每天可以發電10千瓦時,他嘗到了清潔能源發電的甜頭,打算擴大這個發電站的規模。他幾番演算和研究資料發現,根據江蘇地區的經緯度,可以推算太陽照射的角度,從而確定太陽能光伏板的安裝角度,又拿出兩張設計圖紙,利用家中南側的兩塊屋檐,新增了32塊太陽能光伏板。
記錄顯示,侯印家的發電站,最多的一天發電41度,平均發電量在40度左右。每個月,他都能收到國網江蘇省電力公司泰州供電公司的轉賬,金額數百元不等。也就是說,侯印發明的這個家庭發電站,不僅解決了他家的用電問題,每月還給他帶來了筆額外收入。
全市1126戶居民裝上光伏電站
在自家屋頂裝上光伏電板,光伏板所發電量可以自用,余電還能并網,既滿足了生活所用,還可以將剩余電量賣給電網,增加收入。這讓我市越來越多的居民瞄準家庭分布式光伏發電的優勢,開始嘗試光伏發電,辦理了自建光伏發電站相關手續。
我市生祠鎮老港村居民徐德榮家樓上安裝的光伏發電設備是由56塊光伏板組成的16千瓦發電裝置,每天可以發電60至70千瓦時,除了自家電器,其中的一大半電量都能用來“賣錢”。多余電量國家電網以清潔能源上網標桿電價為基礎進行結算,每度電的補貼價格在0.4元上下。
記者從市供電公司營業部了解到,截至7月末,我市共有1126戶居民安裝了家庭分布式光伏電站,總容量5894.72千瓦,累計發電量10522883千瓦時,上網電量8802340千瓦時。也就是說,這一千多戶居民家不僅用電不用花錢了,還領取到近300萬元上網電費返還。
供電公司為居民提供全方位服務
記者從市供電公司了解到,想要安裝分布式光伏電站,居民需要提供房屋的產權證明,供電公司將指派技術人員到居民家中進行現場勘查,按照國家、行業及地方相關技術標準,結合項目現場條件,為居民量身定制接入系統方案。居民可以根據方案,選擇具備相應資質的施工單位實施分布式光伏發電本體及接入系統工程,工程施工完成后向供電公司提交并網驗收及調試申請。在正式并網前,供電公司將做好相關計量裝置的安裝,并與客戶簽訂《發用電合同》,約定發用電相關方的權利和義務。
并網發電后,市供電公司還會做好居民家中光伏發電項目發電量和上網電量的計量和統計,落實相關政策,定期派出技術人員對光伏電站開展巡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