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能源發展的兩大國際公認亮點
70年來,中國能源發展的亮點之一是政府通過合理的政策設計和資金支持,保障了所有人獲得持續和安全的能源服務。
能源普遍服務是任何國家能源發展的主要目標之一,中國電力跨越式發展也在惠及民生。1978年全國電網覆蓋率不到一半;1990年中國通電率已經達到93%;而到了2015年,中國正式宣布解決了最后無電人口的用電問題。至此,14億人口全部能夠享受到電力普遍服務帶來的好處。與之相對應的是,2017年全球尚有近10億人無電可用。
1978-2018年,中國的人均用電量從260千瓦時增長到超過4900千瓦時,年均增速達到7.6%。2018年中國人均用電量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50%,中國供電可靠率達到99.82%,其中14個特大及以上城市供電可靠率達到99.95%,超過絕大多數發展中國家,接近發達國家水平。為了實現農村用戶從“用上電”到“用好電”的轉變,“十三五”期間,國家實施新一輪的農村電網改造工程,加快農村電網的建設與升級。同時,政府將光伏電站的建設指標更多地傾斜于貧困地區,將保障貧困地區群眾的基本用電和脫貧攻堅戰結合起來。電力的普及為偏遠地區的經濟發展帶來新的機遇,對營造社會發展環境起到積極作用。
70年來,中國能源發展的另一亮點是新能源產業的快速發展。目前中國是世界新能源發展最快的國家,短短10年內,完成了從新能源起步到世界第一的過程,充分發揮了中國賴以立國的制造業優勢。
中國的新能源發展特別是國內市場發展晚于發達國家,起步時技術并不先進,補貼相對也不算高,發展模式不明晰。然而,中國的新能源產業并不囿于這一短期困難,以規模化生產成本優勢為切入點,從整體培育與適度競爭的角度解決這一根本難題。以光伏為例,中國制造使得光伏組件成本10年間下降了90%,突破了40余年來發達國家的學習成本曲線。從規模優勢、成本優勢著手,積累人才優勢、技術優勢,最終實現市場優勢,中國新能源的發展為其他國家提供了一條可以參照學習的發展道路。
低碳清潔轉型的困難和挑戰
中國能源跨越式增長伴隨著大規模化石能源的使用,導致了環境污染和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長。此外,中國是個消費大國,能源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未來中國能源低碳清潔發展需要強調安全、成本和整體系統效率。
只有當比例足夠大時,新能源才能在滿足能源需求增長的同時替代煤炭。中國新能源發展的基本矛盾已經轉變,光伏、風電已開始平價上網,電動汽車也具備了基本的競爭力。接下來發展面臨的問題是如何大規模進行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包括充電樁得以進入千家萬戶,讓已建成的光伏和風電能夠足額把電發出來,這些都是涉及基礎設施的問題,是今后政府政策需要扶持的主要方面。
能源低碳清潔轉型能夠創造經濟機會,但也面臨著不同的政治經濟現實。政府在不同的發展階段、不同的國內外經濟背景下,會強調不同的能源發展目標,包括支持經濟增長、環境可持續發展和滿足普遍的能源消費。以往政府一般通過價格和稅費來平衡不同的發展目標,隨著互聯網和可再生能源的崛起,今后可以通過發展綜合能源服務使其成為新時代平衡能源發展目標的重要手段,在保障環境可持續的同時兼顧普遍能源服務,通過提高能源效率來支持經濟增長。目前能源互聯網、智慧能源、多能互補、能源微電網等是能源企業布局綜合能源服務的有力抓手。
中國低碳清潔轉型策略需要兼顧能源成本和能源安全,否則在實踐中難以兌現。清潔煤炭利用受到高成本和碳排放的約束,需要從技術和整體能源系統安全效率出發來決定政府的政策導向。一般來說,煤炭清潔利用包括整個產業鏈的清潔化和效率提升,而煤制氣和煤制油的基本立足點是環境污染轉移、降低污染成本和保障能源安全,政府需要從這些角度進行行業規劃。此外,如果今后風電和光伏占電力消費的比例大幅度提升,煤炭與其他能源更大范圍內有效互補也可能是煤炭清潔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最后,由于中國大型火電機組的數量龐大,而且運行年份不長,使得中國火電在相當長時間內將強力鎖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