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73年爆發第一次石油危機時,OPEC為了打擊對手以色列及支持以色列的國家(美國),宣布石油禁運,暫停出口,造成油價上漲,使得美國當年GDP增長下降了4.7%。可見這時候沙特方面用石油武器對美國經濟造成了巨大的損害。
這個時候沙特無疑是世界的石油老大。
第一階段:確立石油美元,平起平坐
但以第一次石油危機為分水嶺,西方意識到能源安全的重要性,美國開始實施市場多元化戰略,積極尋求中東以外新的進口石油來源地,將觸角伸向墨西哥灣、北海等地區的高成本石油以及西非、里海和西伯利亞等新興石油產區。
與此同時美國還與沙特達成了協議確立了石油美元的地位。可以說在20世紀70年中期之后美國開始和沙特開始逐漸的平起平坐,但是美國尚沒有反超沙特的條件。
第二階段:控制中東局勢,把控全球石油貿易
但是到了20世紀90年代,即第三次石油危機,美國對于油市的把控開始反超沙特。因為在這個時間節點美國開始出兵中東,開始逐步把控中東的局勢。
我們可以認為以色列是美國在中東地區打入的另一個“楔子”和戰略支點國家。此前共爆發過五次中東戰爭,以沙特為首的國家試圖將以色列從地圖上抹去,不過目前沙特和以色列已經達成了合作甚至是同盟的關系,其背后的緣由是基于美國的壓力。
所以從那時起,美國已經開主導油市,全球大部分石油運輸路線都是置于美國的把控之下,在加上石油美元的存在,石油武器開始從沙特轉向美國。
第三階段:擴大產量,增強直接控制油市的能力
但是處于第二階段的美國有一個短板,那就是美國必須依賴中東國家來實施能源控制,因為沙特具有美國無法比擬的成本優勢。
2015年一份數據顯示,每生產1100萬桶/天的原油,美國的生產商要鉆超過3.5萬個油井以及2.97億尺深的洞,而沙特則只需要鉆399個油井和300萬尺的洞。
因此沙特可以隨時可以按照需求調整產量,但是美國則短時間無法實現,
一旦沙特在產量上出現大幅的變動,往往會導致美國措手不及,比如為2013年至2014年沙特突然大幅增產以搶占市場份額導致油價暴跌。
而當時盡管美國實現了頁巖油革命,但是單位成本仍維持在50美元上方,因此隨著油價跌至了30美元下方,導致了美國很多的頁巖油公司破產,美原油產量再次銳減,而OPEC方面則通過減產協議推動了近期油價的有力回升。
但是隨著近期埃克森美孚表示成本已經壓縮至了35美元下方,且美原油產量出現了加速上行的趨勢,美國對于油市的把控將進一步增強,其石油老大的地位將得到進一步的鞏固。
|總結
經過一系列變革,美國在石油貿易體系的影響力得到進一步的增強,而隨著美國原油產量和出口逐步上升(產量全球第一,出口目前也達到了300萬桶/日上方),而沙特的出口量已經下降至700萬桶/日附近,同時美國原油的單位成本進一步下降,美國將全面的超過沙特,進一步確立其石油老大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