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和國外機構的戰略研判均表明,到2030年,化石能源在中外一次能源中占比都在80%左右,其中煤炭占中國一次能源結構的50%左右。謝克昌表示,對中國而言,煤炭是能源主體,煤炭的清潔高效可持續利用必定是構建現代能源體系的重要內容,也是實現低碳社會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必然選擇。
“要在能源體系框架下進行能源轉型和結構優化,首要任務和立足點是實現以煤為主的化石能源的清潔高效可持續開發利用,防范不切實際的能源轉型對經濟發展和能源供應構成的傷害。”謝克昌表示,首先要聚焦能源鏈條的結構優化,從一次能源結構到二次能源結構以及終端消費三方面開展綜合優化,提高優化決策的科學性。
其中,一次優化要科學認識煤,推進煤炭的清潔高效利用,同時加大常規和非常規的油氣開發力度,實現多能互補,支撐優化。二次優化主要是增加火電機組的靈活性,消納可再生電力。在消費端,要做到消費優化,調整產業結構,提升用能終端的電氣化率。
新中國成立70年來,山西累計生產煤炭192億噸,占全國的1/4以上,其中70%外調,覆蓋全國2/3以上省份。對于山西省推進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謝克昌表示,“當下不能回避煤炭這個重點,要利用煤炭,但是要用好煤炭,要做好頂層設計,要制定長期規劃,大力推進煤炭全產業鏈節能化利用。”
對于山西省推進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他認為應立足煤炭、科學用煤;開源節流、降低煤比;行業集中、市場驅動;發展新興產業、作好非煤文章;依靠數據、科學決策。
能源革命的關鍵是能源技術革命,能源技術革命的實質是能源轉換的革命,其目標是對能源的有效駕馭和高效轉換,只有顛覆性技術才能有效促進能源的低碳轉型。“從長遠來講,要降低煤炭的生產和使用比例,就要求大力提高清潔發電技術,加快煤層氣的開發利用,利用山西電網消納優勢,強化風電、火電和光電比例,降低經濟結構中煤的相關比例。”
在發展新興產業,作好非煤文章方面,他認為,對山西而言,尤其應發展制造業、旅游業和文化產業。謝克昌還建議,要依靠數據科學決策,建立山西省區塊能源大數據平臺,將能源生產、運輸、轉化、消費數據互聯互通,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手段實現能源優化,驅動產業升級轉型,帶動能源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