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5月13日生態環境部會同“無廢城市”建設試點成員單位在深圳召開了“無廢城市”工作部署會議后,“無廢城市”一躍成為當下“網紅”。何為“無廢城市”?它既不意味著無固體廢物產生,也不是固體廢物100%全部資源化利用,而是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旨在通過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續推進固體廢物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最大限度減少填埋量,將固廢環境影響降至最低的城市發展模式。
福田區高舉生態文明建設旗幟,爭做高質量發展先鋒,在打造“無廢城市”示范城區的道路上,先行先試勇當排頭兵。
大力提倡 踐行綠色生活方式
福田發布了綠色生活實施意見,以促進生活垃圾減量;同時堅持執行“限塑令”,限制生產、銷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塑料餐具,擴大可降解塑料產品應用范圍;加快推進綠色快遞、綠色外賣、光盤行動,推動綠色機關、綠色酒店等“無廢城市細胞”建設,借助濮存昕、郎朗和易建聯等名人效應倡導居民轉變生活方式,引導公眾在衣食住行等方面踐行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強制分類 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福田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工作,積極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置:一是將生活垃圾分類減量工作納入區級年度重點工作及績效考核重點督辦,嚴格推進落實《深圳市全面推進生活垃圾強制分類行動方案(2019-2020年)》各項工作任務;二是對標日本、韓國等先進地區,聘請國內專業機構和業內專家建言獻策,立足福田實際,出臺《福田區2019年-2020年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實施方案》;三是加大資金投入和保障,重點加大分類容器設施的提標升級和投放點改造投入,新增配置金屬分類容器600余套,實現分類容器住宅小區全覆蓋。
依托街道辦、社區工作站、居委會、物業服務企業、社會公益組織、居民等各方力量,福田區采用“雙軌(專業化+社會化)”戰略,運用“大分流、細分類”的推進策略,夯實基礎,推進分流分類收運處理體系提標升級,逐步擴大綠化垃圾處理覆蓋面,開展年花年桔回收再利用,革新餐廚垃圾、廚余垃圾綜合利用技術,創新宣傳引導手段,全面提升市民分類參與率和準確率,探索出了具有“福田特色”的垃圾分類工作模式,生活垃圾分類減量工作取得顯著成效。截至目前,全區累計減少垃圾填埋量107960.66余噸;宣傳覆蓋率100%。
補齊短板 強化安全監管模式
近年來,福田區深入貫徹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利用“固體廢物信息平臺+第三方服務機構”的模式,基本摸清了轄區危險廢物產生、收集、處置企業信息,動態掌握轄區產廢企業危險廢物的產生、收集、貯存、轉移及處置環節的情況,為福田區危險廢物的環境風險控制和監管執法提供了可靠的決策依據。
緊盯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標準體系建設,聘請業內專家分行業領域修訂規范化管理指引,分批次開展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培訓,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向企業提供“點對點”指導服務,全面提升產廢企業自主規范意識和精細化管理水平,逐步探索“標準+培訓+輔導”管理長效機制。同時,通過第三方服務機構設立“固體廢物管理指南”微信公眾號,動態更新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和危險廢物相關法律法規、技術規程、規范化管理工作指引等資訊,為轄區企業深入了解固體廢物管理相關政策和要求提供了便捷窗口。
聯合行業主管部門重點推進醫療機構、機動車維修行業、學校實驗室危險廢物從產生到處置的全過程規范管理,通過日常檢查、監督執法等方式督促企事業單位合法合規轉移處置,切實維護轄區環境安全。
全面發展 建立減排處置體系
發展綠色建筑設計,推動源頭減量。加強豎向規劃設計,促進施工圖源頭減排,推進綠色建筑、綠色施工示范,推廣裝配式建筑應用,提高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落實建筑廢棄物限額排放制度要求。統籌實施轄區拆除工程監管,執行“備案前現場勘查+備案后日常巡查”模式,加大對轄區拆除工程監管力度,保障轄區拆除工程安全有序。截至目前,福田區共完成房屋拆除備案20宗,拆除總面積達38.7萬平方米,建筑廢棄物綜合利用達55.1萬噸。
嚴抓嚴管建筑廢棄物處置工作,實施建筑廢棄物綜合利用及清運一體化管理,積極開展轄區建筑廢棄物排放管理專項工作,對轄區涉及出土工地逐一督導和檢查,全面推廣“深圳市建筑廢棄物智慧監管系統”應用。目前,福田區電子聯單簽認率已連續三個月排名全市第一,未申報聯單率連續三個月全市最低。
“無廢城市”建設試點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固體廢物管理戰略部署的重要舉措,是符合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和粵港澳大灣區的應有之義和內在要求。福田區將緊抓試點機遇,上下齊心,加強創新引領,為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典范城區營造高質量的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