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電建)投資開發的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州牧牛山風電項目12月6日舉行首批風機并網發電儀式。這標志著中國電建進入發達國家的首個投資項目順利投產,也為中國電建海外投資實施新能源發展戰略辟出新路。
圖為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州牧牛山風電項目一角
2019年前三季度,中國太陽能電池組件出口量增長至58G瓦,而2018年全年僅為41.6G瓦。其中,歐洲在前三季度占出口銷售的34.9%。
中國國家電網公司簽署了一項支持希臘大陸與克里特島之間的新型電力互連器的承諾,該互連器有望釋放該島上更多的太陽能發電能力,并幫助希臘改變其目標電力負荷。在2028年前,希臘有望逐步淘汰煤炭。
據《新歐洲》報道,中國已經幫助在哈薩克斯坦南部的阿拉木圖地區實施了兩個可再生能源項目,即建設一個5兆瓦的風電場和一個1兆瓦的太陽能電站。兩國在2011年達成協議后,中方無償捐贈了用于建設風電場和太陽能公園的新設備。
中國新能源正在以貢獻全球的新姿態,服務全球能源轉型及綠色可持續發展,為“一帶一路”相關國家提供綠色能源,不斷加強高質量國際合作,成績可喜、前景廣闊。
近年來,中國新能源國際合作主要以光伏、水電、風電為重點。其中,光伏、風電國際合作范圍更廣。中國為全球數十個國家供應綠色能源產品,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案,并對部分項目提供投資或融資。同時,中國已開始為“一帶一路”相關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及保障綠色能源供應作出積極貢獻。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深入推進,新能源產業“走出去”由點到面,呈現出全品牌、全球化拓展,具有地域覆蓋面廣、合作模式豐富、合作內涵不斷提升等鮮明特點。中國新能源“走出去”大體表現為4種合作形式:
中國企業在境外推動新能源工程總承包及融資業務,主要是承接相關國家的新能源項目的工程設計及建設等工作,以中電建、中能建等企業為代表。
中國企業在海外進行新能源電站項目投資或并購,在歐洲、大洋洲及拉丁美洲等地區以并購方式為主。
新能源企業在境外設廠以光伏組件及電池工廠為主,其中陽光電源逆變器項目在印度具有影響力。在光伏制造項目的海外選址方面,中國新能源企業深耕東南亞市場。越南、馬來西亞、泰國是重點區域,占中國光伏境外工廠總量的60%左右。
開拓“新能源設計+”的國際合作新形式。中國電力設計是中國新能源走出去的另一個重點。通過加強海外風電項目資源整合力度,以新能源項目設計為抓手,深化新能源工程總承包及小比例投資等業務,中國正在全球各地整合、打通新能源產業鏈。
在當前國際形勢下,中國新能源高質量國際合作綜合優勢明顯:
第一,中國新能源產業鏈居于全球領導地位,特別是中國光伏產業鏈已具有全球價值。在光伏行業,中國是全球唯一具備從上游材料到中游組件再到下游電站投資能力的國家。中國企業擁有全球60%到70%的光伏產業鏈資源,是全球發展新能源必不可少的重要資源。此外,中國風電產業具有全球40%的產業鏈資源,中國水電的綜合能力占全球比重可達70%。
第二,中國新能源國際投資空間大,潛力突出。目前,中國光伏和風電電站裝機占全球裝機總量的30%。這兩大行業2019年底的裝機接近600G瓦。截至2019年9月,中國光伏電站裝機為190G瓦,風電裝機達到198G瓦。中國企業擁有巨大的電力投資及投資能力。未來,假如中國新能源海外投資達到全球10%,中國企業海外光伏和風電投資規模至少可達80G瓦,境外風電、光伏投資市場需求至少可達500億美元。
隨著中國不斷擴大對外開放,中國新能源高質量國際合作迎來新契機。在新形勢下,中國應提高“一帶一路”相關項目中可再生能源項目比例,積極擴大光伏、風電等綠色可再生能源在“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的應用。中國企業也應在“一帶一路”相關國家承擔更多社會責任,拓展更大的合作空間。
另外,中國企業參與“一帶一路”相關的新能源國際合作中,需因地制宜,在不同的區域及國別市場采取不同的市場策略。中國企業需要聚焦東南亞乃至亞太新能源市場,這是中國新能源產業國際合作的重要陣地。同時,中國企業需要加強中東和北非光伏、光熱項目合作,在歐洲需要加強中歐海上風電國際合作,在拉美地區需要加強中歐拉新能源合作等。此外,在新能源產業國際合作中,中國應注意加強風險防范機制建設,防止出現地緣政治對企業投資帶來的不利影響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