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獲得此次預撥款的企業來看,比亞迪以36億元再次位居第一,奇瑞排名第二,將獲得13億元的補貼款,上汽集團獲補貼資金為11億元排名第三,江淮和宇通則分別以9.6億元、和9.1億元緊隨其后。
對于汽車企業來說,補貼資金的下發可謂至關重要,其已經成為了新能源汽車業務盈利的“大頭”。以比亞迪為例,今年1~9月,比亞迪從官方獲得的補貼為10.42億元,占到了同期凈利潤的66%,而此次預撥付的36億元,更是超過了其2018年全年的凈利潤(27.8億元)。
“從普通小客車到大型客車,每銷售一輛就能得到數萬元乃至數十萬元的補貼,甚至把車賣出去,不用投入運營就能盈利的‘過度補貼’也帶來了一系列副作用。”一位業內人士毫不客氣地指出,由于長期盯著補貼,政策如何調整,企業就往哪里走。部分企業壓縮產品開發周期、降低生產成本,不注重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只顧開拓低端市場, 大大降低了企業積極參與國際競爭的動力,甚至有少數企業因此不斷調整自己的戰略發展方向,惟政策馬首是瞻。 從這一角度來看,補貼退坡勢在必行。不少專家學者和整車企業都提出,新能源汽車補貼應該按照原計劃,在2020年底完全退出。
但今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車市場銷量連續數月呈現下滑態勢,又讓不少人產生了擔憂和疑問,補貼是否退得太急?國內目前新能源汽車市場是否已經做好了應對挑戰的準備?對此, 汽車技術情報研究所總工程師黃永和認為,新能源汽車市場產銷下滑確實和補貼退坡有很大關系,但補貼退坡并不是主要因素,消費信心不足和燃油車降價促銷才是主因。在黃永和看來,在后補貼時代,建立從研發、生產、購置到使用等方面的配套政策體系非常重要。
“確實有一部分企業認為退坡太急。但我們也聽到有其他企業提出:補貼應該退。” 工信部裝備司副司長羅俊杰曾表示:“多補兩年或許是好事,但永遠補不出一個強大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在起步階段通過補貼發揮財政的支撐作用非常必要,但企業最終還是需要實現自身的‘強筋壯骨’,最終才能在風浪中奮力搏擊,不懼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