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特斯拉公開專利,宣稱其電池使用壽命延長至160萬公里,收獲了一大波動力電池行業人士的眼球。
據了解,該專利是特斯拉跟加拿大達爾豪斯大學合作開發的。通過使用新型電解質添加劑,進而起到延長鋰電池使用壽命。
這種新型電解質添加劑大致是MDO和PDO,制備的鋰電池是NMC/石墨袋式電池,具有高溫存儲和長期循環性能。
具體過程是MDO和PDO在石墨電極表面上形成SEI層,制備出的電池性能優于含VC的電池。
同時,在長期循環測試中,2%PDO / 1%DTD和2%PDO / 1%LFO制備的電池性能也優于含VC的電池。
專利典型特點是,發明的電解質添加劑(鋰鹽)與非水溶液結合時,能極大提高電池系統使用壽命和性能。
其電池組在1000次放電循環后,能保持95%壽命。對應不含添加劑的鋰電池則只有25%壽命。隨后再經過3000次放電循環,使用添加劑的電池還能保持90%壽命。
最早追溯,是2018年8月,特斯拉提交了名為《二惡唑酮和腈亞硫酸鹽作為鋰離子電池電解質添加劑》的專利。
特斯拉還為此發表聲明稱:“電解質添加劑方法是有效的,可以延長鋰離子電池的使用壽命和性能。近年來,大量研究已經開發出這樣的電解質添加劑,例如碳酸亞乙烯酯(VC)、碳酸氟乙烯(FEC)、丙二烯-l-3-磺內酯(PES)、硫酸乙烯(DTD)以及二氟磷酸鋰(LFO)等。”
這表明,特斯拉在電解質添加劑研究上,有很深的科研和技術投入。
一定程度上也說明,特斯拉雖然是造電動車出身,但對動力電池的性能開發,理解程度很深。
或許正是如此,特斯拉才能最大限度地開發車載電池組性能,讓Model S充滿電能行駛600公里、而對標的保時捷Taycan只能行駛320公里。
另外從技術層面來看,特斯拉量產性能最好的車輛,電池使用壽命約80萬公里。現在專利實現160萬公里,壽命直接翻倍,技術上肯定有很明顯突破。
不過由于特斯拉公布專利時,未注明充放電倍率、充放電深度、環境嚴苛程度等詳細測試條件,技術實際效果不能簡單理解為從80萬公里到160萬公里的翻倍關系。
據業內專業人士告知,特斯拉的電池實現160萬公里壽命是有先決條件的。
比如不同的充放電倍率,不同的充放電狀態,其電池壽命差別就很大。
再退一步說,按特斯拉的Model S充滿電600公里來算,該專利電池大約能實現2700次深度滿充滿放電循環。
與此對應的國內動力電池企業技術,一二線的高能量密度三元電池大約在1000次-1500次,三線的在1000以內。
如果不是滿充滿放,據了解,在基于一個25℃環境,0.33C充電/1C放電的大條件下,充放電深度50%,荷電狀態從30%-80%,國內一二線電池企業的電池循環次數可達近4000次。
因此特斯拉專利備受矚目的關鍵,還是其電池的一致性等品質好,至少在車規級的道路上遙遙領先。
打個比方,特斯拉敢宣稱其汽車裝載的電池性能達到一定標準,并愿意簽署對應合同。國內企業,則一般不敢冒這個風險。
這不是說國內電池技術方面落后,而是在生產過程中,由于設備智能制造、工藝和標準化程度不夠,出廠后的單體電池安全性無法實現PPM級別以上。
結果國內企業在面對市場時,不敢大膽保證或承諾其產品能達到車規級,再加上相應的法律約束,更害怕市場信譽受損,謹慎性非常高。
總而言之,特斯來的電解質專利帶來的啟示至少有兩個。
第一電池性能的提升,完全可以從源頭尋求突破。
比如重視對電解質、隔膜、正負極材料的研究和改進,進而實現電池性能的進一步提高和突破。
第二打造車規級安全生產體系刻不容緩。
國內電池企業要保證電池出廠后的品質誤差極小,標準化程度極高,滿足終端消費者對性能需求,對生產制造過程及質量控制的關注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