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價格戰陰霾籠罩了一個月的油市,終于迎來了撥云見日的希望。4月9日的OPEC+會議就是拂去陰霾的轉機,畢竟,這是沙特阿拉伯和俄羅斯首次有和解的意愿,各產油國也都已經表達了減產的傾向,而被低油價折磨得不堪重負的美國,早就坐不住了。不過,對于油價而言,減產只是一方面,如果全球疫情仍無轉機,需求側將依舊疲軟,這就不是供給側的努力能解決的了。
和解希望
北京時間4月9日22:00,市場的目光聚焦在了一處OPEC+緊急會議的召開。這也是決定油價命運的關鍵時刻,會上,沙特、俄羅斯和其他產油國商討遏制油價暴跌的措施。當日晚間,會議尚未結束,林林總總的消息便已魚貫而出。有媒體報道稱,消息人士透露,OPEC+將全面減產1000萬桶/日,為期兩個月。此前甚至有媒體透露,沙特和俄羅斯已就大幅減產達成協議,幅度可能高達2000萬桶/日。國際油價聞訊走高,布油一度漲超9%。
上周末,OPEC+成員曾進行過商討,但由于主要成員國之間存在分歧,導致原定于周一舉行的OPEC+緊急會議被推遲至周四。
在此次會議前,各方的態度緩和了不少,對于減產的表態也清晰起來。俄羅斯能源部周三晚間表示,俄羅斯準備參加一項新的生產限制協議。根據RBC機構從能源部附近的消息來源獲得的信息,俄羅斯可能將石油產量減少14%,即每天減少160萬桶。
不只是俄羅斯,作為西歐最大的石油生產國,挪威表示,如果能達成一項廣泛參與的減產協議,它也將考慮減產。加拿大阿伯塔省省長杰森?肯尼近日表示,對該省參與減產持“開放態度”。作為OPEC第二大產油國,伊拉克也對達成新的減產協議感到樂觀。根據阿爾及利亞方面此前透露的消息,OPEC+討論了大幅度的原油減產措施,減產幅度或將達到1000萬桶/日。
“OPEC+達成協議只是時間問題,可能不用幾個月,數周足矣。”Quantum Reservoir分析公司CEO薩利表示,“因為繼續僵持也于事無補,原油大量供過于求是事實,幾乎各個產油國都受到了低油價的傷害,盡早停止分歧符合所有人的利益。”
中央民族大學副教授程春華表示,近期以來,OPEC+關于減產的討論比較曲折,協調機制出現了問題,各方有各方的考慮,順利達成協議并不容易。沙特方面認為,自身產油成本較低,想通過斗爭維護市場,或換取他方減產合作。俄羅斯方面認為自己的支撐能力比較強,寄希望于復蘇中的中國市場,不急于減產。而美國雖然受傷較深,但并不想參與減產。
美國的威脅
在這次會議中,還有一個關鍵角色――美國。沙特和俄羅斯都曾暗示,希望美國加入減產計劃。彭博社援引兩位知情人士的話稱,石油外交人士正在努力組織將于周五召開的20國集團(G20)能源部長會議,這是促使美國加入協議的努力之一。
但美國迄今幾乎沒有表現出任何意愿。《華爾街日報》報道稱,美國內部就減產計劃分歧嚴重,許多大型石油公司反對世界原油生產大國之間的合作。美國能源部本周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在政府沒有采取行動的情況下,美國原油產量已經下降了。不過,對于“美國石油產量因油價疲軟而自然下降是否可以算作減產”這一問題,俄羅斯政府發言人Dmitry Peskov周三表示,“這屬于完全不同的減產”。
雖然自己并未表明立場,但這并不影響美國催促其他國家減產。此次會議前夕,眾議院多名共和黨議員致信沙特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威脅稱,除非沙特通過削減原油產量來幫助穩定價格,否則兩國之間的經濟和軍事合作將岌岌可危。此外,據《金融時報》報道,美國還表示,如果沙特和俄羅斯無法控制油價,將對兩國進口的石油征稅。
拿出關稅和軍事作為威脅的美國,是真的著急了。在持續的低油價之下,越來越多的美國油氣公司撐不住了。4月1日,美國頁巖油領域的頭部公司惠廷石油已經向得克薩斯州南區破產法院正式申請進行財務重整,這是本輪油價暴跌以來首個陷入破產保護的美國頁巖油氣企業。
就連美國油氣巨頭也開始尋求自救。4月7日,埃克森美孚公司宣布,今年資本開支和現金支出營業費用將分別削減30%和15%,以應對新冠疫情引發的供需失衡和大宗商品價格下跌。據星展銀行預計,今年下半年美國油企的資本支出可能削減50%以上、鉆井架數量將繼續減少,屆時頁巖油產量將大幅下降。
減產夠嗎
受傷的不只是美國的企業,沙特、俄羅斯等各國產油公司都在低油價里掙扎了太久,減產是拉高油價最快速的辦法。不過,從目前全球的供求情況來看,減產幅度和分配問題是一個大麻煩。若按照1000萬-1500萬桶/日的幅度來計算,幾乎相當于全球供應量的10%-15%,約等于美國或沙特的日產量,是前所未見的減產規模。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認為,達成協議的可能性的確比較大,畢竟各產油國都希望能夠以更高的價格賣得更多;另一方面,現在需求突然降低,儲備空間是一個問題,即使產油國不主動減產,生產出來了也可能沒有地方來儲備,也會導致被動減產。
至于1000萬桶/日的減產量,林伯強表示,從目前需求過剩的情況來看,肯定是不夠的,但如果能夠維持這個減產幅度,市場的預期就會升高,從而拉高油價。
“OPEC及其他產油國需要減產石油2000萬桶/日。”美國得克薩斯州鐵路委員會油氣專員西頓認為。據國際能源署預估,國際原油市場目前每天供應過剩約在2500萬桶,這意味著即使達成了每天1000萬桶的減產協議,也難以有效緩解當前供過于求的局面。“在接下來的3個月中,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存儲設施將在2個月內裝滿,屆時世界每天將需要減少3000萬桶”,西頓警告稱。
根源問題仍在于需求側,全球疫情繼續擴散,各國商業活動停滯、交通航空需求大幅下滑,導致原油需求銳減。根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數據,截至北京時間4月9日3時30分,全球確診病例超過150萬例,達到1500830,死亡病例高達87706例。
關于原油需求的預測也在走低。Rystad能源公司的BjornarTonhaugen表示,即使產油國同意立即削減每天1500萬桶的產量,這也只夠觸及表面。該咨詢公司預測,4月全球石油需求量將比同期平均水平減少2300萬桶/日,5月將比同期平均水平減少1600萬桶/日,6月將比同期平均水平減少1200萬桶/日。
程春華分析稱,整體而言,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之下,由于結構性矛盾,減產問題并不簡單。現在美國和歐洲疫情持續蔓延,用油產業衰退,需求疲軟。這些趨勢也倒逼產油國減產,即使OPEC不召開會議,也會被動減產。這次若能成功,油價可能會有所反彈。當然,減產也不是萬能的,只是臨時性的救濟措施,市場機制還將發揮更大作用,協議達成之后,實行的具體效果還不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