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国偷精品免费看-国产精品成人网站-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无码流畅-成全高清免费观看方法

到2025年 長沙規劃建設完成300兆瓦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項目

2020-05-21 08:28  來源:北極星電力網  瀏覽:  

日前,長沙發布《長沙市大氣環境質量限期達標規劃》(征求意見稿)。其中,在規劃重點任務與措施中提到優化能源結構,控制煤炭消費總量,具體描述如下:

構建清潔低碳能源體系。堅定實施減煤、控油、增氣和推廣可再生能源的戰略。持續推進實施“氣化湖南”工程,加快實現天然氣輸配網絡“縣縣通”,建設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項目,積極在各區縣(市)成熟的工業園區、新城區、大型商貿區域建設大、中型分布式能源項目,鼓勵在新建建筑(3萬平方米以上)和既有建筑系統改建時推廣小(微)型分布式能源項目,形成多源、多向、多級燃氣供應接收體系。到2025年,完成300兆瓦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項目建設,主城區天然氣氣化率達95%,縣市居民天然氣氣化率達90%。大力推進清潔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發展,重點推進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和地熱能的開發利用,拓寬渠道增加清潔能源供應量,全面實現工業生產領域、生活服務領域清潔能源供應和消費多元化。到2025年,長沙市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18%。(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市能源局)牽頭,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生態環境局、市商務局等部門配合;園區管委會、區縣(市)人民政府實施)

發展智慧能源管理。推進互聯網與能源生產供給融合,建立能源生產運行的監測、管理和調度信息公共服務網絡,支撐能源生產和調入協調運行。加快構建完善的智能化電力運行監測、管理技術平臺,實現分布式能源的及時有效接入。開展新能源、分布式電源接入配網外線及配套計量裝置建設,推進配電自動化和通信網絡建設,實現全市供電區配電自動化全覆蓋。搭建基于互聯網的能源服務電子平臺,完善電力、天然氣、新能源汽車充電等能源領域社會服務的互聯網體系。建設智能化能源管理平臺,實現對全市能源消費與節能情況的動態化、信息化管理。(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牽頭,市科學技術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商務局等部門配合;園區管委會、區縣(市)人民政府實施)

全文如下:

長沙市大氣環境質量限期達標規劃(2020-2027)

(征求意見稿)

2020年04月

一、環境空氣質量狀況及存在的問題

(一)環境空氣質量現狀

2019年,長沙市可吸入顆粒物(PM10)、細顆粒物(PM2.5)、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臭氧(O3-8h)、一氧化碳(CO)平均濃度分別為57微克/立方米、47微克/立方米、7微克/立方米、33微克/立方米、171微克/立方米、1.3毫克/立方米,PM2.5及O3分別超標0.34倍和0.07倍。相比于2018年,2019年PM2.5、NO2、O3分別上升2微克/立方米、2微克/立方米、23微克/立方米。

2019年,長沙市環境空氣優良天數為275天,優良天數比例為75.3%,污染天中以PM2.5、O3為首要污染物的天數分別為42天、47天,占比99%,相比于2018年,2019年優良天數比例減少6.6個百分點,污染天中,以PM2.5為首要污染物的天數減少了2天,以O3為首要污染物的天數增加了30天。

整體上看,近年來,長沙市空氣質量呈持續改善趨勢,大氣SO2、NO2、CO平均濃度均大幅優于國家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準,PM2.5是長沙市最為主要的大氣污染因子及超標因子,同時臭氧污染對空氣質量的影響近兩年來也存在顯著威脅,需要有效預防其超標風險,減少其導致的空氣質量污染天。

(二)污染物排放特征及污染成因

1、大氣污染物排放特征。根據長沙市2018年大氣污染源排放清單研究結果,2018年全市SO2排放總量為1.1萬噸、NOX為6.6萬噸、CO為12.6萬噸、PM10為6.9萬噸、PM2.5為2.5萬噸、NH3為3.1萬噸,人為源VOCS為6.0萬噸。其中,SO2的第一大排放源為工業鍋爐,貢獻率為56.3%,其次為工業過程源和電力熱力行業,排放占比分別為14.3%和10.2%;NOx主要排放源為移動源,其中道路移動源(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源(工程機械等)排放分別占51.0%和24.2%;PM10和PM2.5第一大排放源為揚塵源,占比分別為63.2%和43.8%,道路揚塵和施工揚塵均占揚塵排放的50%左右,PM10和PM2.5第二大排放源為工業過程源,排放占比分別21.5%和22.1%,生物質燃燒源和餐飲油煙源PM2.5排放也較明顯,分別占總排放的14.0%和9.2%;VOCs主要為溶劑使用源排放,占比為63.1%,其中非工業溶劑使用源排放占36.6%;NH3排放主要集中在農業源,包括氮肥使用和畜禽養殖排放,排放占比達88.4%。

2、大氣污染綜合成因。基于長沙市2018年排放清單和空氣質量模型模擬分析表明,2018年長沙市本地排放、周邊城市區域傳輸和背景濃度對PM2.5年均貢獻分別為63.7%、19.1%和17.3%,本地排放中,揚塵源、移動源、工業過程源、農業源、生活和商業溶劑使用源對PM2.5的貢獻分別為26.7%、20.3%、16.1%、11.8%、11.4%,其他污染源貢獻相對較小,近兩年來,長沙市揚塵精細化治理程度越來越高,機動車保有量持續增長,可以預見,揚塵貢獻率正逐步下降,而移動源貢獻將進一步凸顯。長沙市2018年PM2.5組分構成模擬結果表明,一次PM2.5組分占比約為42%,二次硫酸鹽、二次硝酸鹽和銨鹽占比總計為58%,PM2.5二次來源凸顯。長沙市PM2.5達標約束條件下污染物允許排放量估算表明,與2018年相比,長沙市一次PM2.5、SO2、NOx、NH3排放分別超出允許排放量34.5%、36.5%、48.8%、24.5%。

(三)面臨的主要問題

1、長沙市大氣復合污染愈發凸顯,顆粒物二次來源影響加大。近年來,長沙市PM2.5/PM10比值持續走高,從2018年PM2.5構成模擬結果上看,二次組分占比達58%,且近兩年來,隨著揚塵等主要一次排放源的精細化治理程度上升,PM2.5一次排放將持續降低,由NOx、SO2、VOCs、NH3等轉化生成的二次顆粒物影響將進一步加大,尤其是在污染嚴重秋冬季節,顆粒物二次來源將愈發凸顯。另外,近年來,長沙市O3污染逐年加重,其造成的污染天數大幅上升,O3主要由VOCs和NOx經光化學反應生成,由于其形成機理復雜,控制難度大,給環境空氣質量達標帶來較大壓力。因此為實現PM2.5和O3濃度達標,必須持續有效強化顆粒物一次來源(揚塵、煙塵)及復合污染氣態前體物(NOx、VOCs、SO2、NH3)的協同減排。

2、區域污染傳輸影響明顯,聯防聯控迫在眉睫。長沙市2018年PM2.5來源分析結果顯示,長沙市周邊城市區域傳輸影響占比接近20%,加上遠距離污染物傳輸影響,污染傳輸對PM2.5的影響可達30%,長沙市氣團來源及潛在源域分析也表明,在受北面經湖北近距離或經湖南南部近距離傳輸氣團影響下,空氣質量相對較差。因此,為使長沙市空氣質量持續改善,確保實現大氣環境質量全面達標目標,除加強本地污染源控制外,同時需注重與周邊區域的協同防治,制定合理可行的大氣污染防治聯防聯控聯動方案。

二、大氣污染防治形勢

(一)大氣污染防治機遇

1、產業結構不斷優化。2018年,長沙市第三產業生產總值占比增加至54.75%,第二產業生產總值占比下降至42.35%,產業結構已從第二產業為主導向第三產業為主導轉移。服務業發展水平不斷提升,2018年服務業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60.1%,金融、物流、商貿、電子商務等產業發展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新材料、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等產業年均增長15%以上,新能源汽車、北斗導航、3D打印等產業年均增長50%以上,機器人、大數據、智能駕駛、虛擬現實等產業加速起航,長沙成為全國移動互聯網產業第五城。產業集聚度進一步提升,擁有國家級湖南湘江新區和長沙經開區、長沙高新區、等5個國家級園區和9個省級產業園區,園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59.2%。

2、能源“雙控”效果持續提升。近年來,長沙市嚴格落實《節約能源管理辦法》以及省、市節能減排要求,不斷加強能源管理、能源執法和節能服務,將節能目標責任評價納入全市“一票否決”指標。單位GDP能耗持續下降,2018年長沙市單位GDP能耗0.445標準煤/萬元,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產業用能結構不斷優化,2018年長沙規模工業能源消費總量和原煤消耗量分別為531.2、225.6萬噸標準煤,比2017年分別減少66.2、27.4萬噸標準煤,其中,重工業行業能耗增速同比下降9.1%,輕工業行業能耗增速同比下降27.2%,高耗能行業能耗增速同比下降11.7%。新型行業的快速發展為能耗行業結構轉型提供了契機,2018年汽車制造業能耗同比增長7%,消費量占全部規模工業能源消費總量的4%,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能耗增速同比增長4%,消費量占全部規模工業能源消費總量的8.7%。

3、大氣環境綜合治理全面推進。藍天保衛戰首戰告捷,出臺《長沙市“強力推進環境大治理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總體方案及12個專項工作方案,實施“六控”、“十個嚴禁”等綜合措施。一是全面推進揚塵污染精細化管理,提升了道路揚塵、施工揚塵及運輸過程揚塵的監管能力。二是強化移動源污染管控,推動了交通運輸結構調整,實施了柴油貨車污染治理。三是持續推進工業污染治理,全面實施“散亂污”企業整治。四是加快實施揮發性有機物治理,從產業結構調整、工業源治理、交通源治理、生活源治理、農業源治理以及健全管理體系等方面,推進了揮發性有機物治理工作。五是深入管控面源污染,全面整治餐飲油煙污染,嚴禁秸稈和垃圾焚燒。六是積極應對重污染天氣,開展大氣污染特護期防治,逐步完善了應急減排項目清單管理和錯峰生產、停限產工作。隨著大氣環境綜合治理力度及精準治污能力的提升,長沙市空氣質量優良率大幅提升,主要污染物年均濃度下降明顯。

4、公眾環保意識大幅提高。黨的十八大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黨的十九大進一步提出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的宏偉藍圖,提出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和生活方式轉變,公眾對享受優質環境的需求越來越大,公眾的環保意識、責任意識、監督意識和環境法制觀念日益增強,控制和減少大氣污染已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

(二)大氣污染防治挑戰

1、能源結構調整及節能減排壓力增大。目前,長沙市能源消費仍以化石能源為主,非化石能源占比較低,能源結構決定了高排放特征。雖然長沙市正在加快發展可再生能源,但受限于現有資源和技術條件,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耗中的占比難以快速提高,短期內優化能源結構難度較大。長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經濟轉型發展帶來了整體能效的提高,但從長遠宏觀經濟的平穩增長來看,未來能耗進一步下降的空間并不大,長沙市傳統工業行業較少,節能降耗潛力將逐步減小,節能減排邊際成本不斷上升,結構性減排潛力有限。節能技術改造、節能技術創新是實現節能減排目標的關鍵,隨著節能工作的持續推進,重點行業領域的節能空間越來越小,技改的技術瓶頸凸顯,持續進行技改的空間有限,未來通過節能技改調整來抑制能耗增速的難度加大。

2、主要源類污染物排放壓力增加。2018年長沙市PM2.5來源分析表明,污染源貢獻主要集中在工業、移動、揚塵三大源類。工業方面:污染物排放主要集中在非金屬礦物制品業、機械設備制造、汽車制造、工業涂裝等,這些行業的持續發展帶來的排放增量或基礎排放體量勢必會帶來較大的污染物減排壓力。同時,長沙市本地電力熱力企業能源消費以煤炭為主,污染物排放量較大,在電力熱力需求日益擴大的背景下,優化能源結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壓力較大。移動源方面:市內交通以家用汽車為主,機動車保有量的增長將帶來持續的污染物排放壓力,雖然目前正在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但占比仍然很小,長沙市公共交通機動化出行分擔率不足54%,與國家目標60%相比還有差距。揚塵方面:近年來,長沙市施工工地數量及施工面積仍處于上升趨勢,區域公路里程逐年增長,施工揚塵和道路揚塵排放仍將維持較高水平。另外,長沙市旅游人口及常住人口的持續增加,由此帶來的餐飲油煙污染、生活垃圾污染等問題將繼續顯現,生活與商業源的排放壓力也將持續加大。

3、大氣復合污染成因復雜,持續改善環境質量難度日益加大。工業末端治理、道路移動源管控、面源綜合整治等污染綜合治理力度已到高位,污染物減排空間逐步縮小,治理成本急劇升高,空氣質量進一步改善難度加大,環保監管能力、污染治理投入、治污技術手段、能源替代、源頭減排、政策制度保障等各方面的需求將急劇增加。目前長沙市污染源精細化治理水平及技術能力雖然存在較大提升空間,但全面有效的環保機制、政策和手段體系仍需完善,環保技術、資金保障仍然相對不足,基層環保高素質專業人員仍存在欠缺,應對復雜的空氣質量管理新常態存在較大挑戰。

三、規劃總則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要內容,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以實現空氣質量穩定達標為主要目標,以細顆粒物和臭氧污染防治為主線,以移動源、工業源、揚塵源精細化治理為重點,推進污染源類綜合整治,強化污染物協同減排,加快經濟轉型及優化發展方式,完善大氣環境管理機制體制。堅持源頭防治、標本兼治、全民共治,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推動城市環境空氣質量顯著改善和生態環境根本好轉,促進城市經濟、社會和環境協調發展。

(二)規劃原則

宏觀布局、統籌推進。城市大氣環境質量限期達標規劃與國家、省市宏觀經濟政策、節能減排重大戰略和產業發展規劃等有機銜接,將規劃重點任務措施作為推動城市產業結構、能源結構、運輸結構和用地結構優化的重要手段,實現城市高質量發展。

源頭治理、分類實施。推進污染源類綜合整治,堅持排放全過程監管,實現污染源頭有效減排,切實減少區域污染物排放總量。圍繞移動源污染、工業污染、揚塵污染等重點污染源,依據實際情況和具體問題,實施差別化監管和分級分類治理。

精準施策、長效治污。加強科技支撐和環保基礎能力建設,進行區域大氣污染特征和綜合成因的科學分析,強化重點區域、重點時段、重點行業、重點問題的精準治理與管控;完善治理體系,建立督促和引導企業深化污染治理的長效機制。

責任落實、社會共治。圍繞不同階段空氣質量改善目標,細化明確各項污染物的防控要求和工作任務,進一步壓實屬地責任、各級部門監管職責和企業主體責任;完善部門協調與區域聯動機制,構建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公眾參與的全社會治污格局。

(三)規劃范圍與目標

規劃范圍及基準年:以長沙市中心城區為核心,即包括芙蓉區、天心區、雨花區、開福區、岳麓區、望城區,覆蓋全市行政區域,總面積11816平方公里。基準年為2018年。

規劃目標:長沙市環境空氣質量在2027年全面達標。近期規劃到2023年,PM2.5平均濃度有效降低,力爭臭氧年均濃度升高趨勢基本得到遏制,中遠期規劃到2027年,實現PM2.5年均濃度達標,臭氧超標風險顯著降低。具體分階段指標如下:

四、規劃重點任務與措施

(一)總體戰略與分階段任務

1、總體戰略

以實現環境空氣質量穩定達標為主要目標,以細顆粒物和臭氧污染防治為主線,推動產業結構升級和能源結構調整,堅持源頭減量、全過程控制原則,深化移動源、揚塵源、工業源、生活和農業面源等污染源類綜合整治,強化污染物協同減排。建立健全監測監控體系,夯實環保科技能力建設,加強區域聯防聯控,有效應對重污染天氣,不斷提升大氣污染源精細化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

2、分階段任務

近期(2020—2023年):深入推進污染源綜合整治,強化污染物協同減排,以減排促改善。以產業結構升級、能源結構調整、揚塵污染精細化治理、強化移動源污染防治、工業企業提標改造、生活和農業面源綜合防治為主要抓手,實現污染物有效減排。提高清潔能源利用比例,降低區域工業和生活煤炭消費量;提升工業爐窯、涉VOCs重點行業等治污效率,強化工業企業無組組排放管控,促進工業企業全面達標排放;強化高污染車輛管控,加快淘汰老舊車,推廣新能源車,降低機動車污染物排放;以施工揚塵、道路揚塵污染精細化治理為重點,落實施工揚塵8個“100%”和道路揚塵深度保潔要求,有效降低區域一次顆粒物排放;加強秸稈焚燒、餐飲油煙、農業氨源等面源污染綜合整治,有效減少面源污染;完善環保監管及科技能力建設,夯實污染源精準管控基礎。

中遠期(2024—2027年):完善大氣環境管理機制體制,踐行綠色生產和生活方式,以管理促改善。強化空間、總量、準入環境管控,提高行業準入技術和規模門檻,實施更為深入、更具針對性的減排措施,以環境空氣質量達標倒逼產業轉型和升級。深度調整工業結構和布局,推動經濟發展綠色轉型,大力提高各行業清潔化生產水平;形成穩定有效的政府領導、多部門協同、多手段并進、全民參與的大氣環境管理機制體制,不斷提升大氣污染源精細化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有效實現區域聯防聯控聯動,確保城市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和穩定達標。

(二)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全面促進綠色發展

1、優化產業結構與布局

(1)統籌優化產業結構和布局。依據區域環境承載力、人口承載力、基礎設施承載力和大氣環流特征合理確定全市能源、工業發展規劃及其他專項規劃,優化產業發展布局、結構和規模,加強戰略、規劃、建設項目環評聯動。在全市范圍內統籌園區布局和產業銜接,引導各園區合理分工、突出優勢、錯位發展,結合長沙“五區九園”發展規劃重點,增強產業集聚度,對區域相近、產業相似的園區采取合并、托管等多種有效形式進行優化整合。加強循環經濟關鍵鏈接技術研發,創新組織形式和管理機制,根據不同產業區域和行業類型差異,精準發力、分區施策,實現園區資源高效、循環利用和廢物“零排放”,不斷增強園區可持續發展能力,建成一批國家級綠色示范工廠和國家級綠色示范園區,到2025年,示范單位主要污染物排放強度比2015年下降30%以上。(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牽頭,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生態環境局、市財政局、市商務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等部門配合;園區管委會、區縣(市)人民政府實施)

(2)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實施傳統產業綠色化改造,加快發展低耗能低排放產業,加快淘汰高污染、高環境風險的工藝、設備與產品,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全面推進“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創建工作,優先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全面提升智能制造發展水平,推進“生產制造+互聯網”發展和制造服務轉型,依托智能化技術改造手段,加快企業向高端、智能、綠色轉型升級。結合產業政策、重點區域發展戰略和環境治理要求的產業空間布局,分區開展重點行業系統性、智能化和多領域協同治理,推動生產節能環保新工藝突破及新興產業支持政策出臺。到2025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規模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25%。(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牽頭,市生態環境局、市財政局、市商務局等部門配合;園區管委會、區縣(市)人民政府實施)

(3)加快現代服務業和都市農業發展。加快形成科學合理的“三二一”產業格局,提高第三產業比重,加速現代服務業的培育和發展,重點加快現代金融、現代物流、信息服務、商貿商務、科技服務、電子商務、文化創意、旅游休閑、健康服務、養老服務等長沙市服務業十大重點產業領域發展。積極推動制造業向服務業延伸,推動有條件的企業從以產品制造為核心向產品、服務和整體解決方案并重轉變。到2025年,服務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56%。大力發展現代都市農業,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建立現代農業體系,全面實現農業現代化。到2025年,新增一批現代農業生產基地,打造100家農業類中國馳名商標、國家地理標志及國家級龍頭企業。(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市農業農村局牽頭,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生態環境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財政局、市商務局配合;園區管委會、區縣(市)人民政府實施)

2、嚴格環境準入,推進產業綠色發展

(1)嚴格環境準入。全面推進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環境準入負面清單的實施,強化空間布局、總量、準入環境管控。全市生態保護紅線范圍內禁止新建污染大氣環境的項目。嚴格實施環評制度,將環境空氣質量達標情況納入規劃環評和相關項目環評內容。嚴控污染物排放總量,把污染物排放總量作為項目環評審批的前置條件,實行主要污染物削減替代政策,全面實施排污許可“一證式”管理。嚴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項目建設,加強源頭管控。(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生態環境局牽頭,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財政局、市商務局配合;園區管委會、區縣(市)人民政府實施)

(2)深入推進綠色發展。努力推動長沙市輕工、有色、化工、建材等傳統制造業實施能效提升、清潔生產、循環利用等方面的專項技術改造。支持重點企業構建綠色制造體系,實施綠色戰略、綠色標準、綠色管理和綠色生產。壯大節能環保產業、清潔生產產業、清潔能源產業,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牽頭,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市生態環境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財政局、市商務局、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配合;園區管委會、區縣(市)人民政府實施)

(3)全面實施清潔生產。以高能耗、高排放、重污染和資源消耗型行業為重點,牢固樹立源頭預防、全過程控制的清潔生產理念,提升全市清潔生產水平。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市場推進機制,強化激勵約束作用,形成市場驅動、政府引導、企業主體、社會服務機構參與的清潔生產長效機制。以有色冶煉、化工、建材、造紙、食品、生物制藥、服裝紡織、工程機械、汽車及零部件、新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等重點行業為突破口,鼓勵企業積極開展清潔生產審核。到2025年,全市規模工業企業基本完成第一輪清潔生產審核。(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牽頭,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市生態環境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財政局、市商務局配合;園區管委會、區縣(市)人民政府實施)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合作媒體、機構或其他網站的信息,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本網所有信息僅供參考,不做交易和服務的根據。本網內容如有侵權或其它問題請及時告之,本網將及時修改或刪除。凡以任何方式登錄本網站或直接、間接使用本網站資料者,視為自愿接受本網站聲明的約束。
相關推薦
布局光伏儲能 寧德時代攜手永福股份成立合資公司

布局光伏儲能 寧德時代攜手永福股份成立合資公司

2月6日,寧德時代與永福電力設計股份有限公司在寧德舉行簽約儀式,雙方將共同成立時代永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合資公司聚焦綜合智慧能源產業,致力于技術創新和智能制造,為客戶提供全球領先的安全、可靠、高效的新能源產品和整體解決方案,同時開展全球化布局,快速推動新能源的大規模應用。
《排污許可管理條例》3月起施行 所有排污單位均須按證排污

《排污許可管理條例》3月起施行 所有排污單位均須按證排污

“實施《排污許可管理條例》,是推進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是落實企事業單位治污主體責任、落實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的有力舉措,同時也有利于推動形成公平規范的環境執法守法秩序。”生態環境部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放管理司司長劉志全5日表示。
02-06
金風科技中國首個可再生能源“碳中和”智慧園區獲得認證

金風科技中國首個可再生能源“碳中和”智慧園區獲得認證

1月28日上午,中國首個可再生能源“碳中和”智慧園區認證儀式在新疆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金風科技”)亦莊智慧園區內舉行,北京綠色交易所向金風科技亦莊智慧園區頒發了碳中和證書。北京亦莊經濟技術開發區經發局局長劉力、城市運行局局長段青松,北京綠色交易所常務副總經理王輝軍,以及金風科技董事長武鋼等出席儀式。
四川省能源局關于做好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發展有關事項的通知

四川省能源局關于做好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發展有關事項的通知

各市(州)發展改革委、能源局(辦),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中石油西南油氣田分公司,中石化西南油氣分公司,省投資集團公司,省能源投資集團公司,西南電力設計院,省電力設計院,省工程咨詢院,省能源協會,有關電力企業
微電網將迎來較快發展階段,并逐步成為未來電力系統的有機組成部分

微電網將迎來較快發展階段,并逐步成為未來電力系統的有機組成部分

近日,工信部部長肖亞慶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2021年,要全力做好工業領域節能減排,制定重點行業“碳達峰”行動方案和路線圖,鼓勵工業企業、園區建設綠色微電網,優先利用可再生能源。《中國能源電力發展展望2020》也透露,未來在主干網架不斷強化的同時,依托于分布式清潔能源發電或綜合能源優化利用的微電網及分布式能源系統具備一定發展潛力。這對微電網建設來說是利好。

推薦閱讀

熱文

Copyright © 能源界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熟女aa片 | 国产精品jizz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一本二本三本色| 免费观看黄网站| 精品人妻伦一二三区久久| 亚洲乱亚洲乱妇无码麻豆| 狠狠色婷婷久久综合频道日韩| 欧美重口另类在线播放二区| 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av日韩a∨亚洲av电影| 色欲人妻综合aaaaaaaa网 |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大白肥妇bbvbbw高潮| 美丽的熟妇中文字幕| 欧美黑人又粗又大久久久|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不卡| 久久午夜福利无码1000合集 | 人妻精品久久无码区| 国产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熟妇人妻无乱码中文字幕真矢织江| 在线天堂免费观看.www|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av海量| 亚洲av日韩av高潮潮喷无码 | 国产麻豆剧果冻传媒一区 | 久久发布国产伦子伦精品| 欧美video变态另类| 色婷婷五月天| 日韩av无码中文无码电影| 中文有码无码人妻在线| 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爽爽爽爽爽爽在线观看免| 精品国产三级a∨在线| 吃奶呻吟打开双腿做受动态图| 中国鲜肉gay高中xx禁18网站| 国产中老年妇女精品| 国产chinasex对白videos麻豆 | 午夜成人理论无码电影在线播放| 成全电影大全在线播放| 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一| 少妇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性高朝久久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