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太陽能光熱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杜鳳麗介紹:“為實現以清潔低碳為主要特征的能源轉型,各國均在探索穩定、可控、可靠的可再生能源發展路線。研究發現,光熱發電是目前除水電外唯一具備這一能力的可再生能源技術。由于配置大容量、低成本、環境友好的儲能系統,光熱發電可以克服太陽能資源的間歇性和不穩定性,實現平穩可控、可調度的電力輸出。光熱發電是可以承擔電力系統基礎負荷的可再生能源發電形式,目前已在西班牙、美國以及中東北非等國家和地區取得了良好的應用效果。”
在此背景下,2016年9月,國家能源局印發《關于建設太陽能熱發電示范項目的通知》,啟動了我國首批20個光熱發電示范項目。此舉在當時被普遍認為是“推動光熱發電技術進步和產業發展的重要舉措”。按照規劃,這20個項目全部應于2018年底建成投產,但實際進度與規劃目標相差甚遠:截至目前,僅有5個項目正式投入商業運營,另有2個項目建成并網,余下的13個項目或仍在建,或已陷入停滯狀態。
優勢明顯、潛力巨大,且被各方寄予厚望的光熱發電,為何總是不溫不火?
項目建設進度緩慢
并網時間兩度延后
“2016年,國家能源局發布首批光熱發電示范項目名單,但項目建設過程十分不順,后來沉寂了一段時間。”中國科學院某研究所實驗室副主任說。
另據一位不愿具名的政策研究員介紹,到2017年下半年,雖然項目名單已公示一年有余,但不少項目卻仍處于前期準備階段。“有的項目連土地都沒拿下來,更不要說建設廠房、場平了,參與招標、定標的企業更是屈指可數。”
在建設進度遠遠落后于相關規劃的背景下,2017年2月,國家能源局曾專門下發《關于報送太陽能熱發電示范項目建設進展情況的通知》,要求各省區能源主管部門在每個季度報送項目建設進展情況。
即便如此,按計劃建成投產的項目仍是極少數。截至2018年底,僅有中廣核德令哈槽式50兆瓦項目等3個項目并網發電,累計并網規模200兆瓦,占首批光熱發電示范項目總規模的14.83%。
鑒于此,2018年5月,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推進太陽能熱發電示范項目建設有關事項的通知》,延長了首批光熱示范項目的并網期限:“根據示范項目實際情況,示范項目建設期限可放寬至2020年12月31日,同時建立逾期投運電價退坡機制,具體價格水平由國家發改委另行發文明確。”
此后的示范項目建設依然未見提速,官方的應對之策是再次放寬項目并網期限——今年1月,財政部、國家發改委和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關于促進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新增海上風電和光熱項目不再納入中央財政補貼范圍,按規定完成核準備案并與2021年底全部機組完成并網的存量光熱發電項目,按相應價格納入中央財政補貼范圍”。
截至目前,首批20個光熱發電示范項目中,尚有裝機規模900兆瓦的13個項目未并網,容量占比約2/3。信息機構CSPPLAZA于6月份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這13個項目中,有5個項目處于前期準備階段。
“和去年相比,項目沒什么特別大的進展。玉門鑫能50兆瓦光熱發電項目等2個項目進度靠前,已經復工,預計今年底能實現并網。但其他項目由于土地和資金問題,仍存在很大不確定性。”某行業咨詢機構研究員表示。
電價懸而未決
企業積極性受挫
上述研究員表示,示范項目建設進度之所以如此緩慢,主要原因在于項目啟動之初,我國光熱發電產業還未曾開展過50兆瓦及以上規模的項目建設和運營。“在沒有經驗、開發標準、依據的背景下,需要探索時間,確實遇到了一些困難。”
土地使用問題便是其中之一。據介紹,相比其他可再生能源,光熱發電項目對土地的需求更大。CSPPLAZA測算數據顯示,一個50兆瓦規模的光熱電站占地面積約在2.5—3平方千米之間,相當于350—420個足球場。
“不少項目因為等待土地審批就花費了不少時間,有的還經歷了換地。據我了解,還有的項目到去年才剛剛拿到土地。”上述研究員說。
除了找地、用地難,資金問題也是影響項目建設進度的關鍵因素。
公開信息顯示,首批光熱發電示范項目投資均超10億元,部分項目的投資甚至近20億元,而在首批名單中,有一半投資企業為民營企業。
“不管是資金實力還是融資能力,民企都遠不及國企、央企,受融資難、貸款難影響,民企的部分項目推進十分緩慢。”一位參與首批光熱發電示范項目建設的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已有投資企業選擇退出,意向接盤方也不在少數。但由于最初國家能源局要求不能更換投資方,截至目前也沒有發文認可更換投資方的行為,這成為導致項目建設緩慢的一個重要原因。”
此外,按照現行政策,2018年底前并網發電的示范項目可享受度電1.15元的補貼電價,逾期投運的項目電價將退坡。但時至今日,明確具體退坡標準的文件仍未出臺。“這讓不少企業選擇觀望。補貼電價退坡機制懸而未決,企業無法進行較為準確的前期測算,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企業的建設積極性。”上述負責人直言。
“光熱發電還是個
‘沒學會走路的孩子’”
但也有觀點認為,不應糾結于項目建設進度滯后與否,因為示范項目的意義在于找到真正制約我國光熱發電產業的瓶頸,為2020年后光熱產業的快速發展奠定基礎。
在采訪中,多位業內人士表示,盡管項目建設滯后,但首批光熱發電示范項目的確為打通我國光熱產業技術壁壘、加速全產業鏈發展進程作出了貢獻。
據電力規劃設計總院副院長孫銳介紹,目前我國光熱產業設備國產化率已超90%,主要產品產能同步迅速提升。通過自主研發,龍頭企業已掌握塔式聚光集熱系統等關鍵技術。
“打通產業鏈僅僅是產業發展的第一步。只有實現了規模化,才能實現市場化。示范項目是目前支撐我國光熱產業發展的主力軍。”上述研究員告訴記者。
國家太陽能光熱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我國并網發電的光熱電站共9座,累計并網規模420兆瓦。其中,首批光熱發電示范項目6座,合計裝機規模350兆瓦,占比超過80%。
“然而,按照最新政策,有可能獲得補貼的光熱發電項目僅剩首批還未并網的13個項目。2021年后,光熱發電項目不再享有補貼。和風光相比,光熱發電還是個‘沒學會走路的孩子’,如果沒有補貼,產業發展將受很大影響。”該負責人表示。
上述副主任認為,大型多能互補集成電站是未來促進我國光熱產業發展的有效途徑之一。
2019年9月,魯能海西格爾木多能互補集成優化示范工程并網投運,該工程集合了200兆瓦光伏、400兆瓦風電、50兆瓦光熱及50兆瓦儲能四種技術路線。光熱電站的加入顯著減少了棄風棄光,同時光熱發電成本也有所降低。
在技術路線驗證可行的背景下,許多光熱資源豐富的地區正積極規劃建設含光熱發電技術路線的多能互補項目,例如,甘肅省玉門市擬與華東電力設計院、江蘇鑫晨光熱公司聯合開發投資光伏光熱多能互補電站項目,其中含光熱項目200兆瓦。
“如果每年光熱發電都能保證一定的裝機規模,光熱產業就能一直處于發展中,通過這些項目,光熱發電成本也能實現不斷下降。”上述研究員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