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杜瓦下部筒體吊裝,彰顯了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牽頭的中法聯合體總承包能力和安裝水平,有效提升了中國在國際聚變領域的地位。
此次吊裝精度和形變控制要求極高,杜瓦下部筒體直徑30米,高10米,重量約400噸,尺寸大約占ITER托卡馬克裝置的三分之一,是杜瓦底座成功吊裝后又一重大節點。
杜瓦下部筒體吊裝成功后,后續的下冷屏、重力支撐、中心螺線管安裝等重要安裝工作能夠相繼全面展開。
“過五關斬六將”
在杜瓦下部筒體安裝的準備工作中,因筒體結構在吊裝過程中容易產生變形,并且吊裝路徑上其他物項(CWP02包NFM管)已經安裝,兩個因素成為影響吊裝安全關鍵參數,聯合體技術團隊與業主IO反復進行計算確認,對吊具的尺寸、現場吊裝路徑以及用于就位調整的工具進行反復模擬,在理論上確保了吊裝安裝工作的安全,在正式吊裝前多次組織吊裝方案推演并進行吊裝試驗,確保調整工具和支撐工具狀態安全可用,在實際吊裝和就位過程中,嚴密組織檢查,全方位覆蓋風險位置,確保吊裝工作安全順利進行。
ITER項目是以按照安裝工作包(Construction work package)為控制單元的專業化和流程化的項目管理模式,安裝工作包是承上啟下的重要管理樞紐。保證杜瓦下部筒體按期吊裝的先決條件之一是CWP02工作包NFM(中子通量監測系統)安裝,在NFM安裝過程中,關鍵部件Shared Frame(共享框架)由于結構和焊接設計的不合理,導致了較大的焊接變形,聯合體團隊進行多次技術方案討論和制定修復方案,通過改變原有的安裝順序,優先完成托卡馬克坑側的安裝工作,為杜瓦下部筒體吊裝按期吊裝掃清障礙。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在杜瓦下部筒體吊裝準備工作進行之時,8月20日 ITER組織發函正式同意啟動TAC1合同的P1階段,這標志著TAC1合同第二階段P1全面正式啟動,杜瓦下部筒體吊裝也是TAC1合同第二階段第一項重大節點任務,充分展示了中核集團牽頭的中法聯合體工程履約能力,體現了國際聚變人在共同抗擊疫情的過程中,攜手同行、全力以赴,克服重重困難確保ITER項目進程的決心和目標。
“像你們這樣的人正在一起努力使ITER成為現實。”
2020年7月28日,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重大工程安裝啟動儀式在法國南部卡達拉舍舉行,ITER設備安裝正式開啟,ITER稱贊中國以快速的工程反應和科研進步,成為各合作方中兌現國際承諾的典范,并稱贊包括中核集團聯合體建設者在內的ITER全球團隊,“像你們這樣的人正在一起努力使ITER成為現實。”
在探索和實現被稱為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計劃、寄托著徹底解決人類能源問題的ITER計劃中,中核集團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牽頭的中法聯合體全體建設者攜手同行、履行承諾,充分發揮中核工程、中核二三、核工業西南物理院和中科院等離子體所的科研創新和工程建設優勢,在ITER組織和中國國際核聚變能源計劃執行中心支持下,為“人造太陽”順利推進積極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
項目開工之時,全球面臨新冠肺炎疫情的嚴峻挑戰,為保證ITER計劃的實現,中核集團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牽頭的中法聯合體不畏艱難,勇于接受挑戰,積極克服疫情困難,在加強防疫抗疫的同時,搶抓時機推進工程進度。通過建立聯合體協調管理機制,強化核心團隊力量,成立專項攻關隊伍,研究解決突發技術問題,協調多方資源積極應對工程挑戰,提效率加速度保質量完成工期。
2019年9月,中核集團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牽頭的中法聯合體正式與ITER組織簽訂了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主機安裝一號合同(TAC1),從2020年初起,中核集團中核工程牽頭的中法聯合體“逆行”法國,共派遣10批工作團隊進入現場,目前,來自中核集團中核工程、中核二三和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的60多名員工正在法國ITER現場開展相關工作,這批正在給核聚變安裝“心臟”的當代核工業人,用自己的奮斗故事,在異國他鄉以身許國的家國情懷,只爭朝夕、埋頭苦干,詮釋了新時代核工業精神。
“科學無國界、創新無止境”, 中核集團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牽頭的中法聯合體作為ITER項目全球團隊中的一分子,將充分發揮各方優勢和經驗,迎難而上,為使ITER變為現實,為使不可能變為可能,為ITER計劃2025年第一次等離子體放電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