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們自己勘探開發,‘一針一線’做出來的。”中國海油流花16—2油田群開發項目組總經理劉義勇介紹,油田群位于南海珠江口盆地,平均水深410米,創下我國海上油田開發水深最深、水下井口數最多的紀錄。除此之外,流花16—2油田群的亮點還有很多:
“新”——我國首個采用全水下開發模式的油田。
在流花16—2油田群,海面上看不到常規油氣田的生產平臺,全部油田采用水下生產系統,再回接到水面的FPSO(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在水深400多米的深水區,如果搭建常規生產平臺,從海底立導管架,技術上很難實現,造價也會大幅上漲。僅拿所需鋼材來說,如果采用常規的導管架平臺可能要10萬噸鋼材,但是水下生產系統僅用約1000噸鋼材,這其中相差的成本是以億元計的。”劉義勇算了筆賬。
“精”——建造了國內應用水深最深、功能最復雜的FPSO。
波濤翻滾的蔚藍海面上,一艘龐大的FPSO——海洋石油119穩穩矗立。它每天可以處理原油2.1萬立方米、天然氣54萬立方米,相當于占地42個標準足球場的陸地油氣處理廠。
安裝過程有多復雜、要求有多精細?看幾組數據便能有感受:在直徑不足2米的滑環腔體空間內安裝了45個連接管、238根電纜以及上千個零部件;兩段炒鍋直徑大小的管組要在400米深水的涌浪沖擊下進行對接,偏差不能超過指甲蓋的厚度……為此,開發項目團隊通過三維模型預演等手段,進行大量分析和模擬測試,將風險降到最低。
“穩”——單點系泊系統能抵御百年一遇臺風。
海洋石油119擁有一套國際先進的“定海神針”——大型內轉塔單點系泊系統,這是國內水深最深、管纜懸掛數量最多、復雜程度和安裝精度最高的單點系泊系統,同類技術國際應用僅4例。“通過9條長約1740米的錨鏈固定到海底,懸掛19條水下油田生產和控制管纜,工作量是國內其他類型單點系統的3至4倍。即便遇到百年一遇的超強臺風,漂移量也能控制在安全范圍內。”中國海油深水工程專家冒家友說。
據介紹,流花16—2油田群從基本設計到投入試生產比國際同類深水項目工期短6至8個月,為我國深水油氣田開發積累了豐富的工程經驗。“上世紀60年代,咱石油工人以‘早日把中國貧油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的鐵人精神,拿下了大油田。如今,立足國內加大油氣勘探開發力度,海上油田同樣大有可為!”劉義勇信心很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