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頁巖氣產業快速發展,頁巖油產業即將駛入發展快車道,但現階段行業仍面臨許多技術挑戰,開發成本也較高,經濟效益問題亟待解決。10月21-23日,“ECF國際頁巖氣論壇第十屆亞太頁巖油氣峰會”在上海舉行。本次峰會以“提質降本增效 創新技術新機遇”為主題,就2020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新形勢下,我國及國際頁巖油氣發展取得的經驗和成績、十四五的發展藍圖和目前遇到的困難進行了研討。
陸相頁巖油革命有望帶來,我國油氣供給的巨大變化
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文智表示,我國陸相頁巖油近兩年來發展迅速,超過預期,我國陸相頁巖油近期的規模建產大約為500-600萬噸。綜合預測頁巖油貢獻:2025年我們頁巖油的產量大約450~500萬噸, 2億噸穩產的占比2%,2035年800~1000萬噸,占比4%。中低成熟度頁巖油潛力巨大,一旦突破可以與美國的海相頁巖油氣媲美。中低成熟度頁巖油的開發需要依靠顛覆性的技術——原位轉化技術。趙文智院士表示,陸相頁巖油革命有望帶來我國油氣供給的巨大變化,一旦成功,必將帶來我國原油產量與能源安全的巨大變化。
礦權改革將加速我國油氣供給
“‘十四五’頁巖氣(油)規劃目標的實現途徑,出路在改革,重點在投資,關鍵在技術。要鼓勵各種社會力量、各類市場主體平等參與頁巖氣(油)勘查開采領域科學技術研究。”自然資源部咨詢研究中心研究員張大偉表示,中國頁巖氣新增探明地質儲量4萬億立方米,累計探明地質儲量超過6.5萬億立方米。年產量500-800億立方米。“十四五”規劃中要在川渝搞油氣的綜合試驗區,相當于打造油氣的“深圳”,自然資源部已經明確由中國礦業權評估師協會對中國的固體礦產、油氣礦產的礦權流轉的儲量評審實行市場化。
中國頁巖油氣發展迅速,前景也是十分巨大,但頁巖油氣勘探開發難度大、風險高,技術、裝備投入以及運營費用高。目前國際油價低位震蕩,對行業整體的抗風險能力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要完成我國頁巖油氣發展目標,起到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目的,需要在技術創新、體制機制多方面進行改革。國務院參事、原國土資源部總工程師張洪濤指出,中國頁巖氣資源非常豐富,據中國石油經濟研究院,中國頁巖氣可采資源量達到了21.8萬億立方米,2019年中國頁巖氣產量153.84億立方米。由此,張洪濤提出以下幾條建議:第一,尊重自然規律,增加投入,進一步摸清中國能源家底。第二,堅持市場開放,充分發揮市場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放開孵化服務、實驗測試和關鍵裝備研發等市場準入。第三,完善法律法規,強化水耗和廢水、廢氣排放,地質災害等監管,重在自然生態的保護和修復。第第四,加強國際合作,共推創新,共享創新。
用市場手段把技術優勢轉化為效益優勢
創新技術發展是實現提質降本增效的根本途徑。我國頁巖油氣技術已經躍上了新的臺階,然而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差距還是十分明顯。與會代表普遍指出目前有很多國家重大技術專項成果,和大學等研究機構的研究成果,是具有技術領先性的,但是無形的技術壁壘,對整體提升我國頁巖油氣技術水平造成了障礙,需要有效的技術成果轉化機制和充分的市場競爭,加強技術共享機制、協同機制,引導整個行業來投入技術研究,用市場的手段真正把技術優勢轉化為效益優勢。
記者了解到,ECF國際頁巖氣論壇是亞太地區最具影響力和知名度的非常規能源國際合作平臺。國內唯一一個長期致力于非常規能源研究和合作的新型智庫。ECF國際頁巖氣論壇2020第十屆亞太頁巖油氣峰會是由上海聯合非常規能源研究中心、上海市經濟學會能源經濟研究專業委員會主辦,上海市科協、中國石油企業協會、東亞東南亞地學計劃協調委員會CCOP協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