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內蒙古伊敏河鎮最高點753高地,華能伊敏煤電公司盡收眼底。藍色、橙色兩條皮帶走廊猶如絲帶,連接著伊敏露天礦和伊敏電廠。這就是伊敏煤電基地的草原超級工程——34.17千米的封閉皮帶走廊。正是靠著這套系統,伊敏煤電出現了“煤電基地不見煤”的奇觀。
煤礦與電廠一體化循環經濟
1976年,“工業學大慶”熱潮涌動在東北工業基地,為響應國家號召,黑龍江省雞西礦務局第一批208人中的16人開赴呼倫貝爾伊敏河;1984年末,伊敏建成了第一個百萬噸級露天礦一采區,為東北工業基地送去最寶貴的烏金;1991年,原能源部批準成立伊敏煤電公司,煤電聯營成為國家能源戰略,伊敏成為我國第一個煤電聯營試點。
伊敏煤電露天礦黨委書記宋成順說,藍色皮帶走廊負責把煤炭運到電廠,橙色的皮帶走廊負責把電廠燃燒后的煤灰運回礦山采空區進行回填,整個過程完全實現了廢棄物的循環利用和無害化處理。同時,伊敏電廠為伊敏露天礦提供生產用電,還可以利用發電產生的熱氣,為工業生產區和居民區供暖,從而完成了煤、電、灰、土、熱之間的科學循環利用,這就是伊敏煤電典型的循環經濟模式。
記者了解到,煤礦、電廠相當于伊敏煤電的兩個生產車間,伊敏電廠發電年平均轉化煤炭量近1200萬噸,伊敏露天礦年均使用伊敏電廠供電約9500萬千瓦時。伊敏煤電的燃料成本僅為發電成本的30%,而一般火電企業燃料成本占總發電成本的70%左右,這讓伊敏煤電更加有市場競爭力。此外,伊敏露天礦開采需要排挖出大量的地下水,這些水帶有煤渣等污染物,伊敏電廠生產也需要從外界取水,造成一定的生態壓力。為了降低對自然水環境影響,伊敏煤電打造了一項煤礦與電廠一體化的水循環系統工程。
記者在現場看到,伊敏露天礦在采場周邊布設了大量的環坑封閉式降水孔,修建的地面排水管路,將煤礦開采中抽出來的地下水經加壓泵站送往伊敏發電廠,作為發電冷卻循環水,電廠循環水、排污水用作機組脫硫補水和煤礦生產防火、降塵用水,每年水資源重復使用量達到1300萬~1800萬噸。
與此同時,伊敏煤電投資1.24億元建設了污水和中水處理工程,配套建設管路24公里,將伊敏河鎮生活污水處理后回送到電廠作為生產用水和用于綠色礦山建設種植的植被灌溉等,每年節水300多萬噸,生活污水利用率達100%。
數億元環保一體化改造
巨大的露天礦采掘場中央,自移式破碎機半連續系統正在高速運轉,沒有想象中的煤灰飛揚,頭頂的藍天白云清晰可見,幾百米開外便是生活區,李樹學的家就在那里。
“肯定得做好粉塵治理,不然得天天在家打掃衛生了。”他開玩笑說道。
藍天白云下,一層層向地下螺旋延伸的煤層作業面在提醒,這是一座露天煤礦。然而,記者一路上沒有看到煤礦該有的來來往往的運煤卡車,也沒有揚起的煤灰粉塵,礦渣堆積成的山上表層覆蓋腐殖土,種滿了樟子松和草坪。
據介紹,為了減少煤炭運輸過程中的揚塵,伊敏公司采用全封閉輸煤系統,并在煤炭采區定期灑水降塵,對沙區、浮塵進行壓埋處理,在儲煤場建造擋風墻,最大限度減少大風天氣揚塵。
數億元的大投入換來的是環保指標遠優于國家標準。據介紹,目前兩臺機組脫硫、脫硝設施已投入運行,脫硫效率達到90%以上,脫硝效率達到80%以上、氮氧化物排放濃度低于80mg/Nm3。
在電廠中央控制室大屏幕上,清晰地顯示著每臺機組的生產和排放數據,這些數據都將同步上傳給當地環保局。記者看到,燃煤機組實時排放的SO2濃度遠遠低于新“國標”要求,脫硫效率達到95.6%。
這個“最美麗電廠”的環保之戰并未止于此。
在40余年的開發建設中,伊敏煤電公司始終堅持“開發中保護,保護中開發”原則,在環保設施基本建設和技術改造方面累計投資20多億元,嚴格落實污染防治措施,各項污染防治指標均達到國家污染物治理標準要求,成功打造了在業內具有廣泛影響力的“伊敏模式”。
打造新煤電化能源基地
伊敏煤電是典型的先有礦后圍繞煤礦建電廠的坑口電廠模式,電廠離煤礦只有5千米。作為我國第一家大型煤電一體化企業,它突破了傳統的行業限制,實行煤電合一。
“褐煤等低熱值煤炭富集地區,運輸距離遠或建設運輸通道條件差的地區以及與經濟中心較遠的地區比較適合建設煤電一體化項目。”伊敏電廠黨委副書記劉建平說。
早在2014年,國家能源局下發了《關于推進大型煤電基地科學開發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將在中西部煤炭資源富集地區,鼓勵煤電一體化開發,建設若干大型坑口電站。按照規劃,近期將穩步推進錫林郭勒、鄂爾多斯、呼倫貝爾、晉北、晉中、晉東、陜北、寧東、哈密、準東等大型煤電基地建設,到2020年逐步形成一批以外送電力為主的現代化千萬千瓦級大型煤電基地。
據了解,目前五大電力集團、神華集團、國家電網公司都在紛紛通過相互參股、全資控股等各種方式實施煤電一體化發展,尤其是在近兩年煤炭市場持續低迷的背景下,這種模式已然成為眾多煤企轉型的選擇,而這無疑讓政府和公眾有機會重新認識火電的排放水平和煤電之間的關系,更重要的是將影響我國未來能源工業發展的格局。
“前幾年煤價高,電力企業覺得壓力大。不少企業紛紛走到上游去尋求煤炭資源平抑成本,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煤炭企業日子好過的時候,發展電力是為了把雞蛋放到多個籃子里面,防范風險,目前來看對兩個行業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一位業內人士說,隨著市場的變化,煤價下跌,電力企業回歸利潤中心的地位,電力企業開始壓縮煤礦的數量和規模。而煤炭企業因為煤價下跌,開始更積極地發展電力。無論是電企的調整,還是煤企的調整,都是圍繞著市場的變化而變化的。
業內人士認為,“煤電一體化,將是未來發展的趨勢。對于西部產煤地區來說,建坑口電廠,變輸煤為輸電顯然更合理,從集中治理污染方面來說也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