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房溝水電站EPC由中國電建集團旗下中國水利水電第七工程局(以下簡稱“水電七局”)和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以下簡稱“華東院”)組成的聯合體承建。兩家單位組建了設計施工深度緊密聯合的組織機構——聯合體總承包項目部和項目技術管理團隊,設計、科研、施工單位深度融合,實現了工程設計管理從單一技術管理向全面技術統籌的轉變,開拓了水電行業EPC管理創新發展新格局 。
▲楊房溝水電站廠房建設現場。水電七局/供圖
“傳統水電建設管理模式,設計是上半場,施工是下半場,而EPC建設模式需要團隊全場跑。”楊房溝總承包項目部黨工委副書記趙勝利告訴記者,以地下廠房建設為例,一般同等規模的水電站地下廠房開挖、支護最快需30個月,而楊房溝水電站運用地質監測預報等工具,通過設計與施工等諸多方面深度協同融合,只用了26個月。
“水電EPC模式最大的優勢,是可以最大限度整合有限的施工資源,縮短工程營建工期。”楊房溝總承包項目部常務副經理陳雁高介紹,EPC突破了傳統DBB模式資源分散、關系復雜、責任模糊、工程投資難以控制的組織形式。
“楊房溝水電站EPC除了統籌管理,現場問題‘不過夜’,而且通過扁平化管理,領導下沉一線,提高管理效率,確保項目各項重要節點均提前達到。目前來看,完全具備首臺機提前半年發電的目標。”在雅礱江流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楊房溝管理局副局長李現臣看來,楊房溝水電站可以提前發電,不是承包商搶工期,而是EPC項目進展順利的結果 。
EPC初遇智能建造,創下多個“首次”
水電行業幾乎沒有可借鑒的大型水電工程EPC模式建設管理經驗,如何解決工程協同管理帶來的巨大挑戰?為此,建設者反復修改,最終確定了“1平臺+1系統+N終端”的數字化工作總體框架。
▲楊房溝水電站大壩建設一角。蘇南/攝
“進場伊始,我們首次在水電建設構建了統籌規劃、全過程應用的BIM管理體系。無論是內部設計與施工之間的相互會簽,還是監理、業主對涉及技術方案的審批,均在系統中線上操作。”華東院副總工程師、楊房溝總承包部副經理徐建軍告訴記者,“比如設計文件報審,可實現跨地域、跨單位協調辦公,各類設計圖紙、報告、修改通知等全部實行線上流轉和審批,節省人力投入70%,設計文件平均審查時間由9.3天減至4.1天。”
在楊房溝,EPC初遇智能建造,不僅改變了傳統水電建設智慧管理的碎片化狀態,形成了覆蓋全工程、全要素、多角色、多層級、全生命周期、多源數據全面采集共享的EPC項目智能建造統一平臺,更創下多個“首次” :首個全面運用三維數字化協同設計施工一體化技術和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技術,首次實現大型水電工程全過程數字化質量驗評,首次實現水電工程電力文檔在線歸檔,首次系統梳理水電工程數字化配套管理考核制度體系……
“我們首次提出EPC模式下的大型水電工程數字化整體解決方案,應用范圍覆蓋勘測、設計、采購、建造、移交、運維等多個階段。同時,協調范圍覆蓋業主、監理、總承包、工區等多個項目參建單位的各層級組織,實現了大型水電EPC項目的設計施工緊密一體化管控。”徐建軍表示,楊房溝項目還首次提出從“物理實體電廠”到“數字孿生電廠”數據信息損失問題的整體移交方案,實現了國內水電行業第一個工程檔案的數字化、自動化,工程竣工時可將一個與實體工程一致的“數字孿生電站”同步整體移交給業主,作為電廠智慧運行的基礎。
“可作為行業標準范本推廣”
對于楊房溝水電站創造的多個紀錄,項目總承包部總工程師周強坦言,以往建設大壩往往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而楊 房溝水電站通過三維正向設計和數字化手段全方位找到“病根” ,及早發現并解決問題。
據了解,楊房溝水電站的智能建造平臺系統自2016年11月正式上線至今,已平穩運行44個月。“在數字化技術的助力下,從總承包進場以來,我們主動思考,完成較大及以上設計優化30余項,得到業主、監理等認可,節約了工程建設成本。”楊房溝項目設計總工程師殷亮表示。
▲建設中的楊房溝水電站大壩。蘇南/攝
以中國工程院院士鐘登華為首的專家組評價:“楊房溝水電工程智能建造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是國內水電行業首個覆蓋工程全體、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建造統一平臺,走在行業前列,可作為行業標準范本推廣。”
如今,BIM系統已推廣應用于西藏DG水電站、福建永泰抽蓄、海南邁灣水電站等工程,并吸引了包括中國工程監理協會、南水北調中線干線工程建設管理局、華電金沙江上游水電開發有限公司等數十家單位到現場開展調研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