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多公里外的成都,中核集團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以下簡稱“核動力院”)院內,一直靜候佳音的留守人員們也終于松了一口氣。“成了了,終于成了!”他們說,這是中國核電邁出“由大到強”的重要一步。從此,中國核電可以挺直腰桿“走出去”。
“華龍一號”究竟和四川有何淵源?他們說,“華龍一號”一直在四川。中國核能兩個具有標志性意義的“第一度電”,都和四川有著千絲萬縷的不解情緣。
50年前,四川大山深處發出中國核能“第一度電”
909基地對外稱西南水電研究所,通信地址為成都291信箱。圖為設在基地機關小院的信箱(薛鵬 攝)
50年前,距離成都市100多公里,在一座大山深處,有個代號為909的基地。這里是我國第一艘核潛艇陸上模式堆所在地,我國核能第一度電就在這里發出。不久之后,我國自主研制的第一艘核潛艇成功下水,中國由此成為世界上第五個擁有核潛艇的國家。
第一代核潛艇陸上模式堆廠房。核動力院供圖
如果說,今天“華龍一號”首堆發出的第一度電,標志著我們邁出了從核電大國向核電強國跨越的重要一步。那么,當年的中國核能第一度電,則是實現了從無到有的重大突破,事關當時新中國的國際地位。
核動力院原總工程師黃士鑒回憶說,當時絕大多數人接到通知來這里時,并不知道自己是來做什么的。他們對外稱自己是“西南水電研究所”的。通信地址“成都291信箱”,更是一個地圖上找不到的地方。人們來到這里,喝的是池塘水、住的是泥巴和石頭壘起來的“干打壘”,更要命的是所有關于核動力裝置的全部資料就是兩張模糊不清的照片。
事實上,當時的任務,是要白手起家自己造核潛艇。為確保研制一次成功,所以組織人力、物力來到大山深處,先建一個陸上模式堆進行模擬實驗。在生產生活資料十分匱乏的條件下,老一輩核動力人夜以繼日、艱苦奮斗,實現了陸上模式堆滿功率運行。
第一代核潛艇陸上模式堆的壓力容器正式安裝就位。容器外面貼著一幅字:“中國人民有志氣、有能力,一定要在不遠的將來,趕上和超過世界先進水平。”(中核集團 供圖)
如今的909基地舊址里,珍藏著這樣一幅老照片:照片中科研人員正在安裝第一代核潛艇陸上模式堆的壓力容器,一位臉龐稚嫩的年輕人員盯著容器,眼神里充滿了憧憬與自信。容器外面貼著一幅字:“中國人民有志氣、有能力,一定要在不遠的將來,趕上和超過世界先進水平。”
乘勝追擊、步履不停。1980年,核動力院自主設計建成中子通量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三的高通量工程試驗堆,成為我國可以自主開發各種反應堆的關鍵設備。上世紀80年代末期,又成功建成了我國首座脈沖型反應堆,打破美國對該項技術的獨家壟斷。
當國家決定建設核電站時,核動力院為秦山一期核電站和大亞灣核電站提供了大量的人才和技術支持,并完成了許多重要的試驗驗證。在秦山二期核電站招標過程中,核動力院最終在反應堆及主冷卻劑系統設計任務中一舉中標。
“中國核動力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信心和底氣,是在四川西南部這片山區澆筑的。”出生在這里、成長在這里,現在回到這里守護基地的核動力院基地副基地長唐斌說。
50年后,“華龍一號”這張中國名片閃耀世界
作為我國具備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也孕育于此。
核動力院科技委主任吳琳,經歷了“華龍一號”設計、研發、試驗和建造的全過程。他回憶說,上世紀90年代, 秦山二期核電站的主體工程啟動建設,工程設計裝機容量為兩臺65萬千瓦壓水堆核電機組。1996年底的一個午后,在909基地,一棟兩層辦公樓里回蕩著激烈爭論的聲音,當時核動力院二十幾名科研人員在此討論著中國自主百萬千瓦級核電方案的主要技術參數。“華龍一號”就是從那時埋下的“種子”。
創造性提出的“177堆芯”,就是核心“種子”之一。
在核電站中,堆芯是能量源泉。如果把核燃料比喻成一根根“筷子”,堆芯就是反應堆中所有“筷子”的統稱。不同的核電機型中,“筷子”的數量以及排列方式都是不一樣的。這也是一個核電機型最核心、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之前,國外絕大部分采取的是“121堆芯”“157堆芯”等技術。中國核電技術因為在堆芯設計和燃料元件設計制造等方面還不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出口常常受制于人。
而這次研討會上萌芽的“177堆芯”設計,不僅可使核電機組的發電功率得到5%至10%的提升,同時也降低了堆芯內的功率密度,提高了核電站安全性。“形象點說,這就是‘華龍一號’的靈魂所在。”業內人士說。
事實上,“華龍一號”從概念提出到工程建設,就是一個不斷破解卡脖子難題的過程。“越是被制約,就越堅定了我國自主研發的決心。”吳琳說。
目前,“華龍一號”已形成一套完整的、自主的型號標準體系,所有核心零部件均已實現國產,首堆國產化率超過85%,完全具備了批量化建設的能力。中國核電挺直腰桿“走出去”,不再只是期待。如今,中核集團海內外共有6臺“華龍一號”核電機組在建,建設工程安全和質量處于良好受控狀態。
“華龍一號”的成功出現,源于我國50余年來深厚的核動力技術積累,是“買不來”的核心技術。在整個研發歷程中,老一輩的奮斗精神,也一直無聲激勵著年輕一輩。
核動力院一位出生在909基地的年輕工程師向記者分享過一個故事。他說,數年前,一群年輕工程師負責去拆除陸上模式堆的廠房,在拆除屏蔽墻時,他們在鉛塊底下發現了一句字跡模糊的話:“孩子們,辛苦了。”
標記為144號屏蔽墻鉛塊格中的“孩子們,辛苦了”。(中核集團 供圖)
“難道是前輩們知道他們建得太牢固,我們拆得辛苦,故意來幽默一下?”當時,大伙被一位同事的話惹得笑作一團。但很快,大家就沉默了下來。因為他們知道,一個國家要真正擁有核能力,不但要能建起核設施,更要能把退役的核設施安全地拆除并處理掉核廢料。當時,奮戰在這里的前輩們,當然也知道。只是,也許當年他們只是懷著期待寫下了這句話,沒想到真有一天“孩子們”會看到。
“好在,現在我們都做到了,他們的辛苦,也值了!”他說,未來,他們還要更加努力,要讓“華龍一號”這張國家名片變得更響亮、更閃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