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運行中的核反應堆中,會積累所謂的錒化物——一種長半衰期放射性同位素。目前,全世界處理錒化物或者是當成加工過的核燃料成分送往倉庫,或者是把它與裂變產物一起埋入放射性廢料長期填埋場。但錒化物會在地下不停地釋放輻射和熱,對核能發展來說是個問題。
國立核能研究大學核物理與工程學研究所副所長、俄核協會理事會成員格奧爾基·季霍米羅夫教授介紹說,填埋錒化物的可能替代方案是,使它發生突變(在核反應堆中煅燒),如果能在技術上成功實現,核工業危險廢料中的錒化物將轉變成有益的核能。許多國家都在考慮這種前景。突變把錒化物變成穩定的核素、短衰期裂變產物或者具有實際用處的有益放射性同位素。相應地,錒化物的突變能夠減少高放射性廢料的數量,并降低其在長期儲存情況下的散熱和放射性毒性。此外,在錒化物突變時釋放的能量也可能被用來發電。
研究人員在文章中透露,他們研究了不同負載下中子增殖有效系數和堆芯反應性系數的變化、中子譜位移、錒化物臨時進化、主要核素儲備的臨時進化以及突變系數。他們計劃研究增添錒化物對安全參數的影響,其中包括兩個反應堆中的溫度反應性系數和滯后中子的有效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