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肺炎疫情和國際油價的雙重擠壓下,2020年俄羅斯經濟經受了嚴峻考驗,主要經濟指標持續走低,油、股、匯三市同頻震蕩,止跌幅保民生成為俄政府施策焦點。2021年寄望于新冠疫苗接種、大宗商品價格回升,世界銀行最新預測顯示俄經濟或可實現2.6%的溫和增長。
當前,俄羅斯經濟返升企穩跡象初顯。一是經濟跌幅收窄,同時主要產業領域保持穩定。俄經濟發展部部長列舍特尼科夫稱,得益于俄政府的反危機扶持措施,俄經濟下滑低點和復蘇進程均好于預期,該部將2020年俄國內生產總值下滑預期從3.9%調至3.8%。二是石油依賴降低。俄總統普京在2020年末舉行的年度記者會上稱,俄70%的預算收入來自非油氣領域。據俄海關統計,去年前9個月俄出口總額為2480億美元,其中非原料非能源商品出口達到1114億美元。俄經濟增強了對油價長期低迷的適應性,外部環境倒逼俄經濟結構緩慢調整。三是俄地方財政保持穩定,俄聯邦政府通過轉移支付等方式為地方“輸血”,有助于暢通保民生的“最后一公里”。去年前9個月,俄地方預算盈余600億盧布,地方預算總收入3.298萬億盧布,同比增長7.5%。四是宏觀政策趨向務實。在經歷疫情沖擊后,俄果斷調整了國家項目的實施規劃。《關于實現2030年前國家發展目標的統一計劃》于今年1月1日開始實施,俄總理米舒斯京日前表示,未來三年內俄將撥款39萬億盧布用于該計劃,短期任務是恢復經濟增長,確保實現國家經濟發展目標,長期任務是適應后疫情時代宏觀環境變化,解決人口增長、創新發展等戰略問題。
但是,俄羅斯經濟發展面臨的外部波動因素難料。根據俄政府經濟復蘇計劃,在2021年第二季度之前俄經濟將實現正增長,至2021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進入可持續的經濟增長長期軌道。芝加哥大學教授康斯坦丁·索寧認為,疫情背景下俄經濟下降幅度不及2008年至2009年國際金融危機時期那樣嚴重。從短期看,因屢受制裁,俄減小了對全球市場的依賴;從中長期看,離開外部環境,俄實現孤立增長是不可能的。未來俄經濟復蘇之路取決于以下三點:一是疫情。自去年秋季以來,俄每日新增新冠肺炎人數持續高位,尚未徹底擺脫抗疫情與保經濟的選擇困境,俄中央銀行前副行長謝爾蓋·阿列克薩申科稱,只有達到70%至75%的疫苗接種率俄經濟活動才能恢復正常。二是油價。國際油價難以實現大幅回升,俄財政收入無法實現根本改觀。“北溪2號”等俄歐能源項目面臨第三方巨大壓力,美綠色能源政策對傳統石化能源的影響不容小覷。三是外部環境。“長臂管轄”與“金融窒息”限制俄融入更開放的市場環境,外部“輸血”、資本流動均面臨政治因素干擾。
面對不確定性,俄政府為保底政策預留了空間。在2021年經濟復蘇可能性增大背景下,俄主動用財政“滴灌”取代“漫灌”。俄總統普京于2020年12月8日簽署《俄聯邦政府2021年及2022-2023年計劃期預算法》,將赤字從2020年占GDP的4.4%減少到2021年占GDP的2.4%。俄財長西盧阿諾夫不久前稱,著眼于不斷上升的國家債務償債成本,俄羅斯將在2021年縮減國家對經濟的支持。與此同時,作為俄經濟安全氣囊的俄國家福利基金規模升至占GDP的7.1%,達8.2萬億盧布(約合1140億美元),而截至去年12月支出僅為2500億盧布。市場人士認為,政府的“手緊”是為應對2021年疫情、油價、地緣政治不確定性等復雜因素疊加預留“底牌”。
俄第一副總理別洛烏索夫不久前指出,未來3年至4年內俄需改變經濟模式,調動投資、中小企業、非原料商品出口和勞動生產率等因素,克服結構性缺陷,尋找新增長點。的確,俄經濟增長困境就像俄羅斯的冬天漫長而嚴酷,只有結構性改革才能告別嚴寒的不斷“閃回”,迎來長期向好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