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個多月以來,燃氣行業最大的政策利好當數國家多個文件力推“燃氣下鄉”。
無論是2月下旬發布的“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燃氣下鄉”概念,明確表示“支持建設安全可靠的鄉村儲氣罐站和微管網供氣系統”,還是隨后頒布的“十四五”規劃綱要也首次將燃氣納入鄉村基礎設施升級的覆蓋范圍,不無釋放積極信號:過去三十多年,國家為改善農村基礎設施、提升農村居民生活水平方面力推的“村村通”工程,下一項重點工作之一就在于“鄉村普及燃氣應用”。
無獨有偶,記者了解到,為解決傳統供氣方式難以適應廣大農村市場的問題,中國燃氣控股有限公司(下稱“中國燃氣”)早于2013年就開始率先在北方農村探索農村“氣網”建設新模式,在研究歐美、日韓等國家農村清潔能源使用方案基礎上,率先提出“宜管則管、宜罐則罐”的供氣方式,組織開發了國內首套基于本質安全型和數字化運營管理的LPG智能微管網供氣系統,并通過試點項目的成功運營,獲得監管部門、地方政府高度認可。
過去四年,中國燃氣積極部局燃氣下鄉市場,在華北“氣代煤”工程中占領了超過50%市場份額,在市場推進、工程協調、成本控制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和數據,為下一步大規模推廣LPG智能微管網、搶占燃氣下鄉先機奠定了基礎。
獲青睞,成歐美日國家城效農村主要供氣方式
智能微管網供氣系統以發達國家農村普遍采用的小型丙烷儲罐供氣技術為基礎,融入物聯網、智能化和云平臺等新技術,建立了更適應中國市場特點的技術標準、產品體系和運營調度系統平臺。
在供氣模式上,該系統將原本“瓶裝供應、各家儲存、自行保管”的瓶裝液石油氣(LPG)供應模式轉變為“氣源集中供應,智能微管網分散入戶,企業遠程在線監控”的模式,被譽為“改變中國農村幾千年用能結構的革命性技術”。
過去幾十年,歐美國家的逐漸被LPG智能微管網這種更安全、經濟和高效的供氣方式替代。
相關調研數據顯示,美國、德國、英國、法國、日本采用這種供氣方式的新增用戶占每年新增液化氣用戶的比例分別達到95%、90%、76%、69%、70%,成為城郊和農村社區的主要供應方式。
經過30多年的使用和發展,微管網供氣技術日臻完善,至今沒有發生過一起安全供氣傷亡事故,可靠性得到發達國家的普遍認可。
迎大勢,助力我國鄉村振興
LPG智能微管網與管道天然氣相比消費方式完全一樣,但工程造價更低,且與液化天然氣(LNG)供氣和瓶裝液化氣相比更經濟、更安全、更便捷,能切實提高農村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因而被視為最適合在中國農村大規模推廣的革命性供氣方式。
由于擺脫了傳統天然氣管網高額投資的束縛,智能微管網可以低建設成本投資于全國各地鄉鎮與小社區,特別是中部、南方與沿海地區。
據估算,僅中南部和沿海地區目前就有約9000萬待開發家庭用戶,市場空間巨大。
不僅如此,智能微管網運用場景豐富多樣,除了向農戶供應生活用氣外,還可服務于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將燃氣應用于農產品烘干、畜牧業養殖、水產養殖恒溫、農業機械清潔燃料等新的農業應用領域,可解決廣大農村過去用不上氣、用不起氣的難題。
調研數據顯示,發達國家農產品加工、種植耕地除草殺蟲、農業大棚供暖增碳等農業生產的LPG年消費用量超過320萬噸。
中國是農業大國,農業用能需求巨大,但同時中國的農業現代化程度還很低,智能微管網將助力農業產業發展升級和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對于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及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等,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搶先機,未來5年中國燃氣LPG年銷量有望達到翻番以上
中國燃氣是國內目前唯一具備LPG上中下游垂直一體化產業鏈的燃氣運營商,在LPG產業鏈價值挖掘和市場拓展方面優勢明顯。
該公司自2020年中正式啟動智能微管網業務以來,市場開發進展順利。截至目前,已與廣東、浙江、江蘇、福建、海南等十四個省/自治區下屬各級政府簽訂智能微管網安裝協議,簽約用戶數超過150萬戶。
中國燃氣相關負責人表示,考慮到中南部及沿海9000萬戶待開發家庭,這項新業務將在未來十年內為該公司帶來大量的接駁收入,迅速增加能夠帶來龐大增值服務利潤的新用戶群,同時,大幅提升盈利性高的終端板塊的氣量銷售。
根據中國燃氣相關規劃,公司在現有的4600萬天然氣與LPG家庭用戶基礎上,除了每年新增近500萬天然氣用戶,未來十年將有望接駁2000萬LPG智能微管網用戶。
而僅智能微管網這一新業務,就相當于再造半個中國燃氣。如果按照3000元/戶收取安裝費,相當于未來十年貢獻600億元收入。
此外,由于中國燃氣擁有全國范圍的成熟終端銷售網點布局,智能微管網的推廣可促使其終端布局與物流網絡進一步向鄉鎮市場延伸,實現鄉鎮主要市場全覆蓋。同時加速鄉鎮現有瓶裝氣市場整合,為用戶提供更安全、便捷、經濟的管道LPG。
據悉,中國燃氣將力爭在5年內實現LPG年銷量從目前的不到400萬噸提高到1000萬噸以上,復合增長率超過21%。即使按照平均300元/噸的較低水平噸毛利計算,LPG售氣業務未來每年也可為其貢獻30億元毛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