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俄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網站的報道,該分院催化所研發出采用納米超分散催化劑及激光輻射方法以天然氣作為原料制取氫氣和乙烯的技術,在俄羅斯科學基金的支持下現正從事數學建模工作,以將所研發的實驗室技術提升至中試水平,預計項目完成后可將產品貨值(與天然氣價格相比)提高數倍,具有極佳的應用經濟性。相關成果發布在“西伯利亞科學”報上。
科研團隊首先解決了甲烷的活化問題,一般是采用1200°C以上高溫或高活性催化劑進行甲烷的活化,然而前者的能耗高,后者對反應產物具有更高的活性,可將其進一步分解為碳,由此限制了催化劑在所研發技術中的應用,為此科研人員將催化劑改性成具有高活性的超分散納米粉末,并輔以激光輻射從甲烷中制取氫氣和乙烯單體。催化劑納米顆粒及甲烷氣流被激光輻射加熱至1200°C以上,納米顆粒上的甲烷開始分解,形成的化學基團擴散到冷介質氣體中形成乙烷、乙烯和氫氣,即所研發的工藝技術為雙溫度介質模式,活化發生于熱相中,而合成則在600–800°C的“冷”相中進行。
俄羅斯科研團隊所研發的此項節能技術既有助于氫能技術的發展,還可提高乙烯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