鋅基液流電池具有安全性高、能量密度高、環境友好等特點,在大規模儲能領域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然而負極側的鋅枝晶和脫落等會影響鋅基液流電池的循環穩定性。目前,對于鋅均勻沉積調控策略與機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低電流密度、低面積容量和恒定鋅離子濃度的電池體系。而鋅基液流電池在充電過程中,電解液中鋅離子的濃度持續降低。因此探究鋅離子濃度與形貌演變規律,闡明其與電池性能的關系,對鋅基液流電池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該工作深入研究了鋅溴液流電池體系充電時鋅的沉積過程。研究發現,當電解液中鋅離子濃度較高(≥0.4M)時,鋅沉積行為受瞬時成核模式控制,容易生長成致密塊狀的形貌。隨著充電過程中負極側鋅離子濃度的下降,鋅的成核方式轉變為漸進成核,鋅的優勢晶面由(002)變為(101),沉積形貌呈雜亂苔蘚狀。同時,團隊采用原子力顯微鏡(AFM)原位觀察了鋅的沉積過程。研究表明,當鋅離子濃度超過0.4M時,鋅溴液流電池可保持高的庫倫效率和長循環穩定性。該工作為高能量密度、長壽命鋅基液流電池的研究開發奠定了理論基礎。
相關研究成果以“A Highly Reversible Zinc Deposition for Flow Batteries Regulated by Critical Concentration Induced Nucleation”為題,于近日發表在《能源與環境化學》(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上。該工作的第一作者是我所DNL17的2017級博士研究生王勝男、503組2016級博士研究生王子芫。上述研究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科學院工程實驗室項目、遼寧省“興遼英才計劃”項目、所創新基金等項目資助。(文/圖 王勝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