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向全世界宣布,“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時隔一年,今年9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同樣場合再次強調,“中國將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需要付出艱苦努力,但我們會全力以赴”,充分表達了中國實現這一戰略目標的決心。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對努力推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進行全面部署。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意義重大
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高質量發展內涵豐富,涉及供給、需求、資源配置、經濟循環等方方面面,而綠色、低碳、可持續是其中的重要內容,也是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的內在要求。碳達峰、碳中和有利于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建立清潔、低碳、高效、安全的現代化能源生產和消費體系,加快形成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助推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愿景的提出將中國的綠色發展之路提升到新的高度,將成為未來數十年中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主基調。
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必然選擇。“十四五”時期,中國生態文明建設進入了以降碳為重點戰略方向、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由量變到質變的關鍵時期,碳達峰、碳中和是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必然選擇。中國將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有利于推動污染源頭治理,實現降碳與污染物減排、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協同增效;有利于減緩氣候變化特別是由此造成的極端天氣帶來的不利影響,減少對人民生命財產和經濟社會造成的損失;有利于促進生物多樣性保護,提升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將推動中國走出一條生態和經濟協調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共同責任。當前,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形勢緊迫,日益嚴峻的氣候危機是擺在全人類面前的又一場嚴峻大考,需要世界各國協同行動、攜手應對。2015年通過的《巴黎協定》指明了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最新努力方向,是保護地球家園需要采取的最低限度行動,各國必須拿出務實舉措。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向國際社會作出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莊嚴承諾,彰顯了負責任大國的使命擔當,將為全球能源與氣候治理合作注入強大動力,為世界創造巨大的綠色低碳發展機遇,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務實之舉。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主要路徑
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一是多元化發展非化石能源。錨定2030年12億千瓦以上的目標,大力發展風電和太陽能發電;堅持生態優先,科學布局開發建設水電站;在確保安全的條件下,積極有序推進核電建設;因地制宜推動生物質能、地熱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二是完善能源市場化機制。著眼建設全國統一的電力市場體系,加快構建和完善中長期、現貨和輔助服務統籌協調的電力市場體系,進一步擴大市場化交易規模,不斷釋放改革紅利。推動電力交易機構獨立規范運行和增量配電試點項目落地,推動電網企業剝離裝備制造等競爭性業務。三是完善能源產供儲銷體系。全力維護能源供需動態平衡,妥善應對處置能源領域突發事件,增強能源對經濟社會發展的系統化保障能力。
加速產業結構調整優化。一是推動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強化科技創新引領作用,加快推進經濟發展新舊動能轉換。嚴格落實鋼鐵等行業產能置換政策,加大落后和過剩產能淘汰力度,持續推進處置“僵尸企業”,鼓勵企業兼并重組。加強“兩高”項目節能審查,把好新上項目的節能環保低碳源頭關。二是加快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以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等為代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培育和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動制造業加速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三是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培育兩業融合發展的新業態新模式。推動現代服務業和傳統服務業相互促進,加快服務業創新發展和新動能培育。
推動重點領域節能降碳。一是突出重點領域。以冶金、建材、石化、化工、電力等行業為重點,扎實推進節能降碳工作。加大交通運輸結構優化調整力度,推動“公轉鐵”、“公轉水”和多式聯運,推廣節能和新能源車輛。推動建筑領域綠色低碳發展,加快推進既有建筑節能改造,推進近零碳排放示范項目建設和碳中和試點示范建設。二是深入實施綠色化改造。充分挖掘存量空間,在節能降碳重點行業深入開展綠色化改造,優先選擇化石能源替代、原料工藝優化、產業結構升級等源頭治理措施,統籌開展大氣污染物和溫室氣體協同控制試點示范。在工業園區大力推行循環經濟,鼓勵資源綜合利用,協同推進節能減污降碳。
激發綠色技術創新活力。一是加快關鍵核心技術研發創新。建立基于全球合作的低碳科技創新體系,推動高能效、資源循環利用、零碳能源、負排放等領域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性技術、顛覆性創新技術的研發創新,部署一批具有前瞻性、系統性、戰略性的低排放技術研發和創新項目,突破關鍵材料、儀器設備、核心工藝、工業控制裝置等方面的綠色技術瓶頸,打造全球低碳科技創新中心。二是加速綠色低碳科技成果轉化應用。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健全綠色技術創新公共服務體系,扶持初創企業和成果轉化。引導各類天使投資、創業投資基金、地方創投基金等支持綠色技術創新成果轉化。設置分類科學、合理多元的綠色技術評估評價體系,強化目標任務考核和現場驗收,重點考核技術的實際效果、成熟度與示范推廣價值。
完善綠色低碳政策和市場化機制。一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強政府性資金預算績效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充分發揮政府性資金引導作用,帶動社會資本投資。深化資源稅改革,落實稅收優惠政策,完善環境保護稅制,健全綠色低碳稅收優惠制度。推進資源環境類價格改革,強化節能環保電價機制,完善差別化電價政策、峰谷電價形成機制、綠色行業用電支持政策。二是加大綠色金融支持力度。創新綠色融資產品和渠道,強化綠色金融標準體系,創新環境權益金融市場。三是發揮好市場化機制的促進作用。統籌碳排放權、用能權、節能量、綠證交易、綠色電力交易等相關市場化機制,加強政策機制間有機銜接。
鞏固提升生態碳匯能力。一是強化國土空間規劃和用途管控。劃定落實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以及各類海域保護線;嚴格管控自然保護地范圍內非生態活動,穩妥推進核心區內居民、耕地、礦權有序退出。二是鞏固提升綠色碳匯能力。以林業和草原為重點,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增加森林、草原、濕地等資源總量,增強生態系統功能,加強資源保護及災害防控,協同做大碳匯增量;制定林業和草原碳匯行動方案,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加快推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建設,完善生態補償機制;開展濕地治理與修復,注重湖泊、河口等淡水濕地資源的保護與恢復。三是大力開發藍色、棕色碳匯潛力。開展海平面監測評估、藍色碳匯研究及試點工作,推動海洋生態修復。有效發揮土壤、凍土的固碳作用,挖掘棕色碳匯空間,提升生態系統碳匯增量。
加強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堅持在多邊框架下開展氣候變化國際合作,積極推動《巴黎協定》全面有效落實。積極推動中美之間氣候領域對話與合作,深化中歐綠色合作伙伴關系。加強綠色“一帶一路”建設,制定中國在“一帶一路”國家投資項目的應對氣候變化指引,限制高碳項目投資,幫助“一帶一路”國家經濟綠色復蘇,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利用簽署《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契機,進一步加強與東盟國家在綠色發展和可持續貿易領域的全面合作。
營造綠色低碳生活新風尚。一是加強宣傳引導。利用網絡、電視、紙媒等宣傳載體,以及節能宣傳周、全國低碳日、世界環境日等時機,搭建多層次、全方位信息傳播渠道,做好公益廣告和主題宣傳,提升全社會綠色低碳意識,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二是鼓勵綠色消費。建立統一的綠色產品標準、認證、標識體系,完善綠色產品推廣機制,擴大綠色產品供給,提高節能低碳產品市場占有率。開展節約型機關、綠色家庭、綠色學校、綠色社區等創建行動,建立有助于綠色生活的政策和管理制度,形成崇尚綠色生活的社會氛圍和消費習慣。
積極踐行綠色低碳轉型發展成效顯著
能源結構持續調整優化。一是能源供給結構更趨合理。經過多年發展,中國能源生產和供應能力顯著提高,能源供給結構持續優化,原煤占比從2015年的72.2%下降到2019年的68.6%,天然氣占比從2015年的4.8%上升到2019年的5.7%,一次電力及其他能源占比從2015年的14.5%上升到2019年的18.8%。二是能源消費結構更趨低碳。積極推進節能降碳和大氣污染防治,不斷優化能源消費結構,可再生能源持續快速發展,風電、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和發電量均居世界首位,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從2015年的12.0%上升到2020年的15.9%;煤炭消費占比從2015年的63.8%下降到2020年的56.8%。
產業結構持續調整優化。在工業領域,“十三五”期間,中國鋼鐵行業提前完成1.5億噸去產能目標,規模以上工業中高技術制造業、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占比明顯提高,第二產業增加值占比下降3.0個百分點,服務業增加值占比提升3.8個百分點。在建筑領域,綠色發展取得顯著成效。截至2018年底,全國城鎮建設綠色建筑面積累計超過25億平方米,綠色建筑占城鎮新建民用建筑比例超過40%。在交通領域,企業運轉更加高效,綠色公交普惠民生。2019年,監測的城市公交企業百車公里單耗從2015年的48.9千克標準煤降低到38.1千克標準煤,下降了22.1%;全國擁有公共汽電車69.33萬輛,其中純電動車占比從2016年的15.6%提高到46.8%。
節能低碳新技術、新裝備普遍推廣。截至2019年底,鋼鐵行業大中型企業中,干熄焦技術普及率從2005年不足30%提高到92%以上;水泥行業低溫余熱回收發電技術從2005年開始起步提高到80%以上,第一代新型干法水泥技術推廣率達99%,目前已研發示范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技術;電力行業300MW以上火電機組占火電裝機容量比重由2005年的47%上升到81%,鋼鐵行業1000立方米以上大型高爐比重由2005年的21%上升到50%,建材行業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產量比重由2005年的39%上升到99%。有關部門和機構積極推廣節能低碳技術產品,發布了多批次、多領域重點節能低碳技術推廣目錄和典型應用案例。
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穩健發展。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是利用市場機制控制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推進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舉措,也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政策工具。中國碳市場從無到有、試點先行、區域起步、穩健發展,經過多年實踐探索,2021年7月,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正式啟動,納入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超過2000家,涉及碳排放量超過40億噸二氧化碳,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碳市場,中國碳減排進程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有助于節能降碳的制度體系不斷完善。持續完善節能降碳領域的財政、稅收、價格政策,建立健全用能權交易、合同能源管理等節能市場化機制;綠色金融從無到有、快速發展,成為綠色發展的重要助推器。截至2020年末,中國本外幣綠色貸款余額約12萬億元,存量規模居世界第一;綠色債券存量約8000億元,居世界第二。強化節能領域事中事后監管,累計對2萬家以上高耗能企業實施節能監察,主要高耗能行業基本實現全覆蓋;加快推進重點用能單位能源計量體系建設,提高能源管理精細化水平,促進互聯網與節能工作深度融合,提高節能宏觀調控能力;連續實施“百項能效標準推進工程”,強制性標準和推薦性標準整體協同推進,國家節能標準體系不斷完善。
深度參與全球氣候治理。與各方一道積極推進《巴黎協定》實施細則談判,推動建立公平合理、合作共贏的全球氣候治理體系。積極參與雙邊、多邊國際能效合作,推動落實《G20能效引領計劃》。加強與《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國糧食計劃署、聯合國糧農組織等在氣候變化南南合作領域的交流合作。在北京成立“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進一步提升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在應對氣候變化、促進綠色發展中的作用,通過資金動員、能力建設、促進技術轉讓等方式,幫助各成員國增強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
來源:《紅旗文稿》
(作者:史作廷 國家節能中心副主任;時希杰 國家節能中心綜合業務處處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