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或首次釋放國家儲備
《日本經濟新聞》稱,由于日本國內原油需求減少,每天所需儲備量也在減少,因此可將減少部分用于釋放。但釋放國家石油儲備尚屬首次,日本近九成原油進口依賴中東產油國,原油儲備量由國家制定目標,包括在全國各儲備基地保管的國家儲備和石油批發商等有儲備義務企業的民間儲備等。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上周五公布一項創紀錄的4900億美元刺激計劃,其中包括應對油價上漲的措施。日本政府已經計劃補貼煉油商,希望限制批發汽油和燃料價格。
數據顯示,截至9月底日本的石油儲備量大約相當于240余天的國內需求。其中國家儲備量可滿足145天需求,石油公司等民間義務儲備量約90天,產油國共同儲備為6天。最近一次釋放石油儲備是2011年6月由于利比亞局勢惡化,日本決定釋放民間儲備,但并未對當時的能源價格造成明顯影響。
在日本表態有意釋放戰略儲備石油之前,韓國相關部門官員18日表示,“我們正在徹底審視美國的請求,但不會因為油價上漲而釋放石油儲備。“
美國賣石油儲備只用13天
路透社報道稱,拜登政府推動協同釋放石油儲備,意在對OPEC+產油組織發出警告。此前OPEC+拒絕了拜登增產石油的要求,認為由天然氣引起的能源危機并非產油國責任。
據彭博社報道,近期美國汽油價格已飆升到7年來的最高點,能源問題推動10月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創下31年的新高。在通脹壓力驟升的情況下,白宮越來越擔憂汽油價格對消費者信心的影響。拜登政府此前表示,考慮采取其他措施為市場降溫,其中包括釋放國家戰略石油儲備,同時說服世界主要石油消費國同時采取這一舉措。
美國于1975年開始建立戰略石油儲備,據卡塔爾半島電臺19日報道,目前美國戰略石油儲備規模約為6.06億桶,儲存在墨西哥灣沿海4個戒備森嚴的地點洞穴中,足以滿足美國一個多月的需求。能源部表示,戰略儲備石油到達美國市場只需13天,能源部通常會進行在線拍賣,能源公司競標購買石油。在掉期安排下,石油公司可以接收原油,但必須加息返還。
半島電視臺報道稱,包括美國、英國、德國、日本和澳大利亞在內的國際能源署其他29個成員國必須擁有緊急石油儲備,數量達90天的凈進口量。
美國對高油價負有很大責任
“能否釋放戰略石油儲備需要各國共同協商,由各國自主做出決定。”中國能源網首席研究員韓曉平21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說,全球石油價格大幅上漲,美國負有很大的責任,“一是美國呼吁各國節能減排造成原油產量下降,而經濟在疫情中緩慢恢復造成了需求量的增長,兩者形成一定的背離。另外,美元大放水,是助推國際大宗原材料價格飆漲的重要原因之一。美國因能源價格上漲國內通脹壓力不斷積聚,卻要求其他國家動用戰略石油儲備,是一種非常自私的行為。”
韓曉平提示說,中國并非國際能源署成員國,在規則上并沒有義務參與釋放石油戰略儲備的要求,“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很高,作為消費大國,進入冬季之后能源消費量逐漸提升,石油的供給與消費之間一定要作好長期統籌。”
“一隊俄羅斯原油運輸船隊已經駛向美國,以緩解能源供應危機。”今日俄羅斯網站20日報道稱,作為2019全球石油生產冠軍的美國卻面臨供應不足,如今美國石油產量比2020年2月低12%。彭博社的一項調查顯示,美國的石油公司往往將政治因素作為抑制增產以緩解油價的原因,但實際上是為了謀取更多利益。根據德勤的數據,美國石油公司現在賺的錢比美國頁巖革命整個歷史上任何時候都多。拜登已經開始要求聯邦監管機構對美國石油和天然氣行業展開調查,并表示“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石油和天然氣公司存在反消費者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