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之間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已成常態,但是當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兩大油氣巨頭站在一起的時候,還是引發了種種猜想。
12月1日,中國石油與中國石化罕見地在京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12月1日,中國石油與中國石化罕見地在京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2020年,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營業收入都在2萬億元左右,分別位居世界500強第四和第五位。
單獨每一家都是一個世界。兩家巨頭一年營業收入合計4萬億,接近我國GDP的4%,超過了GDP排名世界第24位的瑞典,僅次于波蘭。兩桶油一聲吼,大A股都要抖三抖。
再說兩家不是競爭對手嗎?為什么要合縱連橫?難道還有誰能威脅到他們?
關于此次合作背景,兩家企業是這樣描述的:
中國石油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戴厚良說,“雙方將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致大慶油田發現60周年賀信和視察勝利油田時的重要指示精神,統籌發展與安全,共同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作出新貢獻。”
中國石化的表述是,“雙方表示,將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勝利油田重要指示精神,在油氣勘探開發、煉化銷售、天然氣儲供銷等領域深化合作,堅決扛穩保障國家能源安全職責。”
怎么理解這種官方語言?
當前,我國的能源安全矛盾突出體現在油氣安全上。2020年我國石油、天然氣對外依存度分別攀升至73%和43%。所以要保障油氣供應安全,需要舉兩家巨頭之合力,尤其是在海外的油氣投資方面。
降低油氣對外依存度,保障我國能源安全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兩大巨頭還得考慮自身可持續發展問題。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框架下對各國能源轉型的剛性要求,關乎每一家油氣企業的生死存亡。
按照碳達峰、碳中和的戰略目標要求,不僅是中國,未來全球都將進入電能時代,油氣比例將大幅下滑。
圖表: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
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預計,到2060年,我國清潔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從2019年的15.3%提高至90%。
而2019年,我國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煤炭、石油、天然氣和非化石能源占比分別是58%、19%、8%、15%,油氣占比合計27%。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在這樣一個轟轟烈烈的能源轉型時代大勢下,全球所有油氣企業都將面臨生死存亡的境地,所以轉型迫在眉睫。
不過如何轉,以及轉的節奏,每家企業不盡相同。
比如此次戰略合作中,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雙方傳遞的信息就有些許差異。
在中國石油發布的官方新聞稿中,戴厚良是這樣說的,“希望雙方以此次協議簽署為契機,發揮各自優勢,在油氣業務、新能源、信息化與數字化等領域全面深化合作,共同開啟高質量發展新征程。”
而在中國石化發布的官方新聞稿中,戴厚良則是這樣說的,“雙方要共同做好能源保供工作,推動包括新能源、信息化等領域的優勢互補,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作出貢獻。”
同樣的會議,不同的新聞稿,援引的領導講話內容,折射出兩家公司轉型的戰略差異。
過去幾年,中國石化在能源轉型方面無論是決心還是速度都快于中國石油。就像本次戰略合作協議中,中國石化傳遞的信息是,希望推動雙方在能源保供和新能源、信息化方面合作。能源保供顯然不是簡單的油氣保供,而是全方位的能源保供。中國石油傳遞的信息是,依然將油氣業務合作放在首位,其次才是新能源、信息化與數字化。
不過大方向還是一致的。雙方戰略合作協議中,新能源業務就是合作中最大的亮點。這也是時代使然。
這里的新能源不只是風電、光伏等傳統意義的新能源,還包括氫能、地熱能、充電等業務領域。
尤其是氫能領域,是油氣企業未來轉型最大的希望。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在這方面擁有天然的優勢,但是氫能是一個全新的體系,需要萬億級以上的基礎設施投資,僅靠某一家企業無法有效推動。
如果兩大巨頭聯手,就會加速氫能時代的到來。
我國石油企業加速對新能源業務的拓展,戴厚良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2018年10月,戴厚良出任中國石化董事長、黨組書記后,將中國石化的轉型推上了新的高度。而反觀中國石油在新能源業務領域的拓展則相對緩慢。
直到2020年1月,戴厚良調任中國石油董事長、黨組書記后,也開始加大中國石油的轉型力度。尤其是今年4月8日,中國石油集團召開總部組織體系優化調整部署動員會,將原先的八大板塊調整成四大業務板塊,將油氣與新能源并舉,成為四大業務板塊之首。這也是中國石油首次把新能源提升到與油氣業務同等戰略高度。
相信這次聯手,將會明顯加速兩大油氣巨頭的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