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近期國際油價的沖高回落,國內成品油零售限價的漲幅有所收窄,但仍創下了新版定價機制實行以來的紀錄。
對于波動劇烈的國際原油市場來說,主要的產油國組織歐佩克(OPEC)仍堅持謹慎增產的策略,對俄羅斯能源的制裁加劇了原油供應緊張的情況,也給能源市場帶來了更多的不確定性。
業內人士認為,未來市場對地緣風險、供應預期等的憂慮情緒,將繼續主導油價的高波動性。而對于中國這個最大的油氣進口國而言也深受影響。
1、國內成品油迎來“六連漲”
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17日消息稱,根據近期國際市場油價變化情況,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自17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提高750元和720元。
值得注意的是,本輪調價是去年底以來,成品油零售限價的連續第六次漲價,并創下了新版定價機制實行以來的最大漲幅紀錄。
折合升價,全國平均來看,92號汽油、95號汽油及0號柴油分別上調0.59元、0.62元及0.61元。國內多數地區95號汽油邁入每升“9元時代”。
卓創資訊成品油分析師王蘆青指出,此番調價落地后,消費者用油成本繼續增加。以油箱容量為50L的家用轎車為例,加滿一箱92號汽油多花29.5元,95號汽油多花31元。
對于此次油價大幅調漲的原因,王蘆青指出,近期,國際油價呈現先漲后跌走勢,且波動幅度較大。特別是前期,歐美原油期貨一度接近2008年7月份的歷史最高價位。
展望后市,卓創資訊成品油分析師楊霞表示,雖地緣局勢有緩和預期,但原油供應面仍或維持偏緊格局,同時,美國加息影響等均存在較大不確定性,預計后期國際油市波動性依然較大,市場估算國際油價將圍繞每桶90美元至100美元上下震蕩。根據數據模型測算,重新計算后的原油變化率處負值深位,這也意味著,下一輪調價周期初始或為下調預期。
2、發改委釋疑成品油價上調
國際能源網(微信號:inencom)注意到,3月7日之后,國際油價顯著回落,并跌破100美元/桶的關鍵位。在國際油價顯著回落之時,為何成品油零售限價仍要上調?對此,國家發改委官方微信公號3月17日以“答記者問”的形式專門進行了回應。
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國內成品油價格每10個工作日調整一次,每次價格如何調整主要看調價前10個工作日國際油價平均值與再之前10個工作日平均值的比較情況,不是簡單由調價前幾天國際油價變動決定。上次調價(3月3日)后,國際油價大幅跳漲,近日雖然有所回落,但綜合計算,近10個工作日平均值仍較大幅度高于上期水平。
由于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整是與前10個工作日國際油價均值掛鉤,此前也多次出現過調價日之前國際油價大幅上漲,但當期國內成品油價格卻下調的情況。例如,2021年12月17日是調價日,之前2個工作日國際油價連續上漲,但當期國內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下調130元、125元。2021年7月26日、3月31日以及2020年9月18日等調價日均出現過類似情況。
同時,該負責人還表示,當國際油價繼續上漲,但不超過每桶130美元時,國內成品油價格按機制正常調整;如高于每桶130美元,根據《石油價格管理辦法》規定,按照兼顧生產者、消費者利益,保持國民經濟平穩運行的原則,采取適當財稅政策保證成品油生產和供應,汽、柴油價格原則上不提或少提。
3、煉油虧損新能源獲利好
國際油價震蕩上行,對于原油對外依存度達到72%的中國而言可以說是喜憂參半。
“雖然價格上漲利好國內油氣生產和海外上游業務,但我國是全球最大的油氣進口國,高油價高氣價增加了相關產業成本和居民生活負擔,對完成今年的經濟發展目標不利。”白俊稱。
劉滿平也指出,國際油價上漲直接增加我國原油進口成本,進而影響到產業鏈下游的成品油和化工原料,而且還將抬高諸多行業的原材料成本,并通過生產鏈傳導至消費端,導致通脹水平上升。
卓創資訊分析師孟鵬介紹說,隨著國際油價走高,國內煉廠煉油成本亦明顯增加,雖然汽、柴油批發價格近期漲勢明顯,但整體來看煉油環節利潤仍難以得到保證。截至3月9日,當周山東地煉平均綜合煉油利潤為-213元/噸。利潤虧損及原料欠缺等因素導致近期部分山東地方煉廠開始降低開工負荷,截至3月9日,當周山東地煉一次常減壓裝置平均開工負荷56.33%,環比下降4.6個百分點,也導致成品油產量出現一定下滑。
“油價上漲也有利好的一面,例如,抑制石油消費;促進新能源產業發展,倒逼能源清潔低碳轉型;加速淘汰落后產能,促進煉油產業的升級調整。”劉滿平稱。
孫傳旺表示,從經濟增長的后勁和空間上看,油價上漲給行業轉型帶來了市場機會。對于傳統能源企業而言,倒逼它們大力實施節能減排和清潔替代,加大綠色零碳能源供給。而新能源企業則獲得了進一步發展的外部條件,不只是提升國內競爭力,還將迎來更大的國際投資合作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