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任 | 全國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團董事長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和國家的重大戰略部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后,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是“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
鄉村振興的核心是產業興旺,而產業興旺離不開持續不斷的能源供應。隨著“雙碳”目標的提出,我國的能源轉型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根據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的數據,2021年,我國全口徑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容量達到11.2億千瓦,首次超過煤電裝機容量;全口徑非化石能源發電量同比增長12.0%。
其中,作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根據地,農村地區更是肩負從傳統農業向現代化農業邁進、從薪柴、火電的單一用能方式向風光儲輸等多種新能源用能方式轉型的使命。
發力點怎么找?
2022年1月,國家能源局、農業農村部及國家鄉村振興局印發的《加快農村能源轉型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的實施意見》中明確指出,到2025年,擬建成一批農村能源綠色低碳試點,風電、太陽能、生物質能、地熱能等占農村能源的比重持續提升,農村電網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發展壯大,綠色低碳新模式新業態得到廣泛應用,新能源產業成為農村經濟的重要補充和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綠色、多元的農村能源體系加快形成。在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中,也同樣對農村的能源轉型提出了明確的目標,即要深入實施農村電網鞏固提升工程,推進農村光伏、生物質能等清潔能源建設。
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團董事長張天任表示,農村地區正成為新能源的下一個發力點。
“以新型儲能為例,2021年7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發布的《關于加快推動新型儲能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指出,到2025年,裝機容量達到3000萬千瓦以上,新型儲能從商業化初期向規模化發展轉變,新型儲能向全面市場化發展。截至2021年年底,全國已有21個省級行政區在全省或部分地區明確了新增新能源發電項目規制性配儲能比例以及配儲時長,3個省份出臺鼓勵配儲政策。”張天任表示,“從行業層面看,新能源車帶來的動力電池產業鏈的景氣度可持續數年,是未來值得關注的重點領域。同時,如果從鋰電池角度看,考慮儲能、消費電子等其他領域帶來的增量,行業景氣度可持續性更強。”
“不僅如此,農村的地理環境和村民的生活方式也適合新能源產品的推廣和應用。”張天任告訴記者,就新能源汽車的應用來說,低速四輪電動車具有綠色環保、經濟實惠的顯著優勢,是新能源交通出行工具的有機組成部分。這類電動車由鉛蓄動力電池或鋰離子動力電池等新型動力能源驅動,每輛車的售價3萬至5萬元,不需要政府補貼;平均每百公里耗電約為10千瓦時,每公里用電成本不到0.1元,比傳統燃油車節約使用成本約70%,深受老百姓喜愛。
其實,我國在《加快農村能源轉型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的實施意見》中就已寫明,要引導充電業務運營商、新能源汽車企業在大型村鎮、易地搬遷集中安置區、旅游景區、公共停車場等區域建設充換電站,優先推進縣域內公務用車、公交車、出租車使用電動車,推廣新能源汽車在旅游景區和特色小鎮的應用。探索建立車樁站聯動、信息共享、智慧調度的智能車聯網平臺,推動新能源汽車成為農村微電網的重要組成部分。
“相比城市,農村居住密度低,家家有院,方便安裝充電樁,部分車型可以直接使用220伏家用接地三插進行充電。而且農村居民日常生活半徑小于城市上班族,堵車情況少。”張天任說道。
鄉賢如何帶富?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大多數農村都面臨一個相同的問題,即人口外流。由于生活質量和經濟收入的落差,絕大多數從農村走出的學子,在大學畢業后都選擇留在城市。農村的中青年勞動力紛紛到沿海發達地區打工創業,因此,農村地區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現象普遍存在。
張天任感觸頗深,他指出,這一社會問題造成了農村活力的不足,從而導致農村產業基礎孱弱,這成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巨大障礙。
“國家對該問題高度重視,出臺了一系列文件,各地也積極出臺舉措,持續推進鄉村人才引流、回流工作。2020年,全國各類返鄉入鄉創業創新人員達到1010萬人,是近年來增加最多、增長最快的一年,為鄉村發展提供了堅實支撐。“這些歸鄉學子帶領當地百姓致富創收,成為鄉親們眼中的‘鄉賢’”。張天任說道。
農村的能源轉型是實現“美麗鄉村”和“綠水青山”的重要途徑,不僅可以提高村民的生活幸福指數,這一億萬級賽道還將為當地釋放大批就業崗位。
張天任告訴記者,以天能控股集團(以下簡稱“天能集團”)為例,從2005年起,天能集團先后與安徽省界首市史爐村、江蘇省沭陽縣合興村、貴州省臺江縣茅坪村等貧困村“結對子”,工廠建到哪里,扶貧的對子就結到哪里,通過就業扶貧和消費扶貧,提供上萬個就業崗位,累計解決上萬名群眾的穩定就業和生活問題。
2008年,天能集團和新川村“結對子”,搭建起村企共建平臺,累計投入8000多萬元幫助村里搞建設、抓發展、興文化,建成鄉村振興案例館、初心館、文化禮堂、幸福之家養老中心、溪澗公園、獅子山景區等,還安置了新川村及周邊6000多名村民就業。現在,新川村百萬元戶超600戶,千萬元戶達30戶,村民年均收入超15萬元,昔日的“苦瓜村”蝶變成遠近聞名的精品村、小康示范村、3A級景區村莊。
多年來,在扶貧的過程中,張天任也發現了一些問題。“鄉賢回歸和鄉賢帶富主要面臨三大困難:一是缺少政策引導,鄉賢們的投資興業,很多是依靠鄉情親情促成,投資興業的政策處理前期準備工作不充分,導致落地難、開工慢;二是缺少發展資金,投資創業只能依靠自有資金,資金來源單一,制約了企業做大做強;三是缺少基礎配套,農村的產業基礎特別是公用設施相對比較薄弱,不利于多業態的發展。”
據此,張天任建議,以鄉情為紐帶,以商機為前提,以要素為支撐,以環境為保障,深入實施“鄉賢回歸”“鄉賢帶富”工程,通過健全鄉村人才回歸政策、實施回鄉創業幫扶計劃、營造回鄉創業營商環境,積極引導鄉賢參與鄉村振興,合力推進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