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和成本降低的雙重利好下,海上風電釋放出強勁的發展信號。
4月1日,山東省能源局副局長對外表示,山東對2022—2024年建成并網的“十四五”海上風電項目,省財政分別按照每千瓦800元、500元、300元的標準給予補貼,補貼規模分別不超過200萬千瓦、340萬千瓦、160萬千瓦。
這是繼廣東、浙江后,第三個明確釋放出海上風電“省補”信號的省份。
在“3060”碳中和的大目標下,不斷出臺的政策不厭其煩地強調著風電和光伏等清潔能源在中國能源體系中的主角地位。
海上風電亦被推至聚光燈下。近期,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印發 《“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提出,促進大規模海上風電開發消納。根據廣東、山東、浙江、海南、江蘇、廣西、福建等地出臺的海上風電發展目標顯示,“十四五”期間,全國海上風電的總規劃容量將超100GW。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秦海巖預測:“十四五”規劃將大規模啟動海上風電,比起陸地風電業務,海上風電的表現更加搶眼。
搶裝潮結束后,伴隨著海上風機價格和施工成本的快速下跌,成本大幅度下降。「角馬能源」獲悉:當前,部分地區的海上風電項目初始投資已經可以做到12000元/KW左右甚至更低,距離真正意義上的“平價”只有一步之遙。
大爆發前夜
2021年中國海上風電新增投產規模達到1690萬千瓦,同比高增約340%;累計裝機規模達到2638萬千瓦,同比高增142.7%,占全球海風裝機比例達到48%,超過英國躍居世界第一。
根據全球風能委員會(GWEC)的數據,去年,海上風能投資首次超過海上石油和天然氣。
這僅僅只是一個起點,在“十四五”期間乃至往后的十年中,中國海上風電將繼續維持高速增長。支撐這一預期的,首先是碳中和目標下的能源政策體系。
為落實碳達峰、碳中和任務,實現2025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提高至20%左右的目標,去年5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印發2021年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權重和2022年預期目標。這是各省都將要完成的約束性指標。
在這一背景下,海上風電受到沿海各省熱捧。在江蘇、廣東、浙江、福建、海南、廣西、山東等沿海省份的 “十四五”能源規劃中,海上風電成為重中之重。
在叫停五年后,海南高調重啟海上風電。相繼出臺的《海南省“十四五”能源發展規劃》《海南省海上風電場工程規劃》等文件提到,“十四五”期間規劃海上風電場11個,總裝機1230萬千瓦。規劃容量甚至超過了海上風電第一省江蘇。
作為后起之秀,廣西海上風電規劃容量為22.5GW,僅次于山東和福建。
在北方海域,山東的海上風電雄心不可為不大。“十四五“期間,山東大手筆規劃35GW的海上風電容量,不僅要打造北方首個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更加大力度招商引資,要建造千億級山東半島海洋風電裝備制造產業基地。
另一方面,老玩家江蘇省將“十四五”海上風電的規劃容量從8GW提高到12.12GW,廣東海上風電規劃容量為16.64GW,福建雖然并未正式出臺十四五能源規劃,但僅僅漳州一市的規劃容量就達到了50GW。
根據「角馬能源」不完全統計,“十四五”期間,福建、廣東、江蘇、浙江、廣西、天津等8個省份的海上風電累計規劃容量達到154.01GW。為我國“十三五”海上風電增量8.25GW的18.67倍。這意味著,“十四五”末期,海上風電將可能迎來倍速增長。
不過,盡管各省規劃容量十分龐大,但2021年1月到9月份這段時間內,中國海上風電新增招標為零。由于海上風電尚未達到平價水準,且去年各省省補并不確定,市場觀望情緒嚴重。
讓市場破冰的,是去年6月,廣東省印發《促進海上風電有序開發和相關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實施方案》:2018年底前已完成核準、在2022年至2024年全容量并網的省管海域項目,對2025年起并網的項目不再補貼;補貼標準為2022年、2023年、2024年全容量并網項目每千瓦分別補貼1500元、1000元、500元。
此后不久,浙江和山東亦將出臺省補,促進海上風電產業平穩地過渡,健康發展。山東的補貼年限同樣為2022-2024年的三年時間。
3年的時間,海上風電能邁入平價階段嗎?
一步之遙
在停滯了9個月后,2021年9月海上風電招標重啟。根據「角馬能源」不完全統計,去年9月至今,中國有招標動態的項目有9.38GW。
伴隨市場重新回溫的,以及極具劃時代意義的,還有山東首個平價項目——山東能源集團渤中海上風電A場的正式開工——這是海上風電進入平價時代后第一個取得核準的海上風電項目項目,不僅標志著海上風電從政策上進入平價開發時代,也意味著在部分地區,海上風電確實具備了與其他能源相媲美的經濟價值。
在距離山東800多公里外的上海金山300MW海上風電一期項目,也于近期公示競爭性配置結果:三峽集團、上海綠能、中海油融風能源聯合體成為第一中標人。申報上網電價為僅為0.302元/KWh,相比補貼時代的0.85元降幅超過50%,甚至低于上海市脫硫煤上網電價0.4155元/KWh,低于平價水準。
那么,中國海上風電到底能做到平價嗎,要達到什么水平,才能算平價?
事實上,以江蘇和山東近海為例,假設初始投資降到 12000 元/千瓦,發電小時數達到 3500 小時,其度電成本可降至 0.37 元/ 千瓦時左右,基本可滿足開發商平價收益率要求。
圖表:2021年中國海上風電成本構成
根據相關數據統計,2021年國內海上風電典型造價約為 16000元/KW-18000 元/kW,其中,海上風電機組及塔筒的造價占比達到51%。
分地區計算的話,江蘇、廣東、福建、浙江海上風電千瓦投資均價在1.54萬元、1.60萬元、1.79萬元、1.61萬元,除廣東(43%)外,其他各省的風機成本占比均為45%。在假設風機價格降至3400元/kW目非機組成本不變的情況下,四省海風完全成本可以降低至1.14萬元/KW、1.30萬元/KW 、1.32萬元/KW、 1.21萬元/kW。
以此價格為基礎,四省在高利用小時風區平價價格的情況下,已經具備項目收益率(IRR)近似7%的要求(江蘇達到2800h,廣東達到3000h以上,福建達到3200h,浙江達到2800h)。
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若想實現低利用小數情況下IRR權益7%則江蘇、廣東、福建、浙江海風完全成本需要降至1.02萬元/KW、0.91萬元/KW、 1.06萬元/KW、0.73萬元/KW,相比1.14萬元/KW、1.30萬元/KW 、1.32萬元/KW、 1.21萬元/kW,仍需要10%、30%、20% 、40%的價格下降幅度。
不過,搶裝結束后,海上風機吊裝價格亦迎來大幅度下降。此前吊裝一臺風機需要1200萬,目前,北方海域已經降至300萬/臺,廣東地區亦下降至500-700萬/臺。
“在中國近海海域,已經有部分項目,可以做到12000元/KW以內,具備平價水平,但海上風電要做到全部平價,則還需要一段時間,隨著技術發展日新月異,想必不用等太久。”某開發商對「角馬能源」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