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共享儲能的中國綠發青海海西格爾木電化學儲能電站 王國棟攝
1億千瓦時
截至2022年2月底,青海省共享儲能交易累計成交3500余筆,增發新能源電量首次超過1億千瓦時,實現了儲能企業、新能源企業等多方共贏,這在國內尚屬首例。
4月8日,記者從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獲悉,截至2月底,青海電網通過共享儲能增發新能源電量首次突破1億千瓦時大關,這也標志著青海省成為我國首個共享儲能增發新能源電量突破1億千瓦時的省份。
近年來,我國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儲能領域也隨之受到廣泛關注。目前,全國已有20多個省(區、市)出臺了新能源配建儲能相關政策,很多政策都要求新能源項目配置5%—20%、1—2小時的儲能項目。
當前,新能源企業建設運營的儲能項目普遍為自建自用模式,儲能資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作為新能源大省,青海在推動儲能產業發展方面獨辟蹊徑,深入探索,走出了一條可供參考借鑒的“共享”之路。
探索新能源消納新空間
最新的研究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風電并網裝機容量已連續12年穩居全球第一,光伏發電并網裝機容量連續7年穩居全球第一,系統建設跨出新步伐。2021年我國新能源發電量首次突破1萬億千瓦時。3月29日,國家能源局印發《2022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指出要穩步推進結構轉型,風電、光伏發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達到12.2%左右。
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以下簡稱青海電力)調度控制中心調度控制處副處長李劍告訴記者,大規模的新能源裝機會給電網帶來調峰困難。同時,電力組織得不到保障,如青海新能源以光伏為主,發電集中在午間,用電高峰出現在早晚時段,而此時新能源出力低,常規電源備用不足時,會出現電力平衡困難。而共享儲能概念的提出,正是基于這一新能源發展的現狀。
青海是新能源大省,太陽能可開發量超過30億千瓦,風能可開發量超過7500萬千瓦,新能源綜合開發條件居全國首位,是發展新能源產業的理想之地。截至2020年4月底,青海新能源裝機達到1609萬千瓦,占全省總裝機規模的50.4%,是全國新能源裝機占比最高的省份。“然而青海新能源裝機規模的持續增長,給新能源消納、電力電量平衡和電網運行安全帶來的挑戰也與日俱增。”李劍說。
“2018年,我們在國內率先提出共享儲能這一概念,并著力對這一新業態進行深入研究,希望它能夠支撐和促進青海省新能源高質量發展。”青海電力調度控制中心主任方保民說,作為新能源大省,青海同樣具備這一新業態孕育和成長的政策與資源優勢。
鋰資源是儲能產業發展的必要因素,而青海省已探明的鋰資源儲量占全球儲量的60%以上,是世界鋰資源的富集地。近年來,青海省先后制定出臺了《青海省千億元鋰電產業發展規劃》等一系列政策,全力推動鋰資源開發利用。此外,比亞迪集團、北大先行科技產業有限公司等大型鋰電企業在青海均有布局,這也為儲能和鋰產業的優勢互補及協同發展奠定了基礎。
“如果在電網中布置一定規模的儲能電站,不僅可以在電網調峰中發揮巨大作用,助力新能源消納,還可以通過功率快速調節為電網提供安全支撐。”作為共享儲能項目的主要參與者,李劍說,因此國網青海電力的科研人員把研究方向瞄準了儲能電站。
構建共享儲能新業態
從2018年開始,青海電力依托電網中樞平臺優勢,以共享儲能為抓手,著力開展相關應用研究,并積極打造儲能輔助服務市場,尋求共享儲能在技術應用和服務模式兩方面的創新突破,希望通過共享儲能商業化運營來有效解決新能源高速發展帶來的棄風棄光及電網風險兩大難題。
李劍介紹,此前國內外的儲能應用主要有3種情況,即電源側儲能,主要調節電廠平滑出力曲線,參與一次調頻;負荷側儲能,主要利用峰谷用電差價適時充放電,節約用電成本;電網側儲能,主要用于電網調峰、調頻,確保電力穩定供應。
青海電力通過深入研究,在吸取國內外3種儲能應用模式經驗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大膽創新,以電網為依托,將電源、用戶和電網三方儲能資源進行全網優化配置,在滿足電源、用戶自身儲能需求之余,也可以靈活調整運營模式實現全網共享儲能。在這一新模式下,當新能源電量無法全額消納時,富余電量由共享儲能系統吸收存儲,待電網有接納空間時,系統釋放所存儲的電量,從而有效促進新能源消納,電網調峰能力也得到進一步增強。
青海電力共享儲能項目帶頭人董凌強調:“要真正實現儲能資源共享共用的目標,關鍵在于構建儲能企業和新能源發電企業之間的市場化交易機制。”
2018年8月,青海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建設正式啟動,當年9月完成《青海電力調峰輔助服務市場運營規則》制定,重點對儲能調峰輔助服務相關內容進行補充完善,還將共享儲能作為輔助服務體系的亮點,并以市場化模式全力支持共享儲能有序發展。2019年6月18日,國家能源局西北監管局發布《青海電力輔助服務市場運營規則(試行)》,并向國家能源局報備,為共享儲能市場化交易提供規范。
至此,青海電力著力打造的共享儲能系統正式具備市場化交易條件。
儲能發展前景可期
截至2022年2月底,青海省共享儲能交易累計成交3500余筆,增發新能源電量首次超過1億千瓦時,實現了儲能企業、新能源企業等多方共贏,這在國內尚屬首例。
為檢驗共享儲能系統運行的可行性,2019年4月21日至30日,在國家能源局西北監管局和青海省能源局的大力支持下,青海電力在國內首次組織開展了共享儲能調峰輔助服務市場化交易試點工作,1家儲能企業與2家新能源發電企業參與其中。
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調度數據顯示,在共享儲能試點交易的這10天期間,累計充電電量80.36萬千瓦時,累計放電電量65.8萬千瓦時,實現光伏電站增發電量65.8萬千瓦時,創造直接經濟效益75萬元,光伏企業和儲能企業實現互利共贏。共享儲能試點交易取得了圓滿成功。
此次由儲能電站與集中式光伏電站之間開展的調峰輔助市場化交易是國內第一次,這也是共享儲能系統在促進新能源消納方面的首次規模化應用,在儲能技術和機制促進新能源發展層面具有里程碑意義。
此次試點的成功開展以及后續8個多月的試運行所取得的良好效果,無形中也增強了國內儲能企業投資建設的熱情和信心。2019年12月26日,國內首個市場化運營電網側共享儲能電站——美滿共享儲能電站在青海省格爾木市正式開工建設,首期64兆瓦時儲能項目已于2020年11月并網。其建設運營對于提振儲能電站投資信心、促進青海共享儲能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截至今年2月底,青海電網并網電化學儲能容量為36.3萬千瓦/49.8萬千瓦時,其中參與共享儲能的電站有2座,總容量為8.2萬千瓦和16.4萬千瓦時;共有366家新能源發電企業參與共享儲能交易,累計成交3533筆,總充電量9903萬千瓦時,總放電量8134萬千瓦時,累計增發新能源電量10127萬千瓦時,實現了新能源企業與儲能企業互利共贏,也為我國大規模儲能建設運營提供了重要借鑒。(記者 張 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