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歐盟進口了 60% 以上的能源。俄羅斯提供了當年歐盟進口的 47% 的煤炭,以及 41% 的天然氣和 27% 的石油。為了減少這種依賴,一些國家正在考慮核選項。
3 月,國際能源署 (IEA) 呼吁擁有核電廠的歐洲國家重新考慮其計劃關閉的計劃,以減少對俄羅斯天然氣發電的依賴。
根據國際能源署的數據,核電供應了歐盟 25% 的電力,但如果不改變現行政策,該比例將在未來幾年“顯著”下降。
第一個做出反應的國家是比利時,該國幾周前宣布將延長兩座本應關閉十年的反應堆的運行時間。
法國
在法國,56 座核電站產生了約 70% 的電力,能源獨立是伊曼紐爾·馬克龍競選連任的重要主題之一。
這位自由主義者已經在 2 月份宣布了他的計劃,不僅要將反應堆的使用壽命延長到最初計劃的 40 年以上,而且還要建造至少六座新的反應堆,這些新的反應堆可以接替現有的反應堆。
總統的項目包括在園區內增加另外八座反應堆的可能性,這是通過用核能和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燃料,實現到 2050 年零凈排放目標的一部分。
該國目前正在諾曼底海岸建造第一座反應堆,盡管它已經累積了十幾年的延誤和巨大的成本超支:根據審計法院的說法,它將耗資 191 億歐元,遠低于預算的 34 億歐元。
英國
與法國一起,英國是歐洲最致力于核部門以維持其能源自主權的國家。
英國政府計劃建造八座新反應堆,以減少對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的依賴,同時減少污染排放。
該項目到 2050 年將使該國的核電容量增加 24 吉瓦 (GW),屆時將滿足估計電力需求的 25%。
在 1990 年代末,核能占英國能源結構的四分之一,盡管其比重正在下降,到 2020 年降至 16%。
首相鮑里斯·約翰遜的政府希望到 2030 年讓所有新反應堆都開綠燈,屆時目前在役的六座核電站中的大部分將達到使用壽命。
其中第一個項目已經在進行中,位于英格蘭西南部的欣克利角 C 工廠是英國迄今為止最大的工廠,該工廠將產生 3.2 吉瓦的發電量,并于 2026 年開始生產。
意大利
在意大利,在切爾諾貝利事故后于 1987 年已經決定放棄核能,呼吁重振這項技術的聲音正在重新出現,以避免依賴進口天然氣和其他化石資源。
雖然兩次反對核電站的公投否決了恢復核電站的計劃,但意大利正在等待計劃于 2028 年建造的第一座核聚變反應堆。
意大利總理馬里奧·德拉吉(Mario Draghi)幾周前承認,努力的重點是“磁約束聚變”,許多人認為這是“建造能夠廉價且可持續地發電的商業反應堆的唯一可能方式”。
德國
德國目前排除了改變其在今年年底前完成核停電的計劃,因為該國仍在運營的最后三座核電站被切斷。
副總理兼能源和氣候部長、環保主義者羅伯特·哈貝克(Robert Habeck)拒絕了保守派反對派提出的推遲延期的可能性。
西班牙核電站的關閉計劃預計在 2027 年完成
波蘭
歐盟最大的前共產主義國家計劃到 2033 年建成第一座核電站,具有三重目標:“清潔”其能源結構(現在以煤炭為主)、刺激經濟并推進其安全和自給自足.
波蘭能源計劃計劃投資超過 300 億歐元建設六座核反應堆,到 2040 年將貢獻該國能源的 23%。
芬蘭
這個與俄羅斯接壤的北歐國家是切爾諾貝利事故后第一個恢復使用核能的歐盟國家。
2002 年,它批準建造一座反應堆(Olkiluoto 3),該反應堆最終于去年 1 月發射,比最初的計劃晚了 13 年,成本超支數百萬美元。
2010 年,該國批準了另外兩座工廠的建設,盡管只有一個項目開工,由俄羅斯國有公司 Rosatom 參與,該公司本周因俄烏局勢而陷入癱瘓。
瑞典
在最大的斯堪的納維亞國家中,目前有六個反應堆在三個工廠運行,2010 年將暫停建造新反應堆,但保持現有數量。
保守的反對派現在聲稱要推廣核能,目前和核能提供了 40% 的電力生產。
核問題和俄羅斯的能源獨立問題被列為即將于9月舉行的大選的重要議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