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我國原煤產量增長10.7%,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增幅均在兩位數以上……國家統計局5月16日公布的數據折射出我國能源增產保供有力有效。
面對多地復產復工提速和即將到來的夏季用能高峰,近期中央層面密集部署要求確保能源正常供應,多舉措緩解企業資金壓力。多地也紛紛從煤炭增產增供、加大融資支持等方面進一步細化部署,為“迎峰度夏”做好準備。
5月16日,裝有近3400噸新疆天池長協煤的專列到達寧夏中衛市迎水橋貨站場,標志著國家能源集團寧夏電力中衛熱電打通了市場長協對礦直供第二條循環班列運輸通道,對下一步“疆煤進寧”完成能源保供任務具有重要意義。
國家能源集團寧夏電力有限公司是寧夏最大的煤電和供熱企業,同時肩負浙江、山東兩個用電大省的“西電東輸”任務。截至目前,該公司燃煤庫存可用天數穩定在15天以上,為迎峰度夏機組滿發提供了充足“口糧”。
2022年以來,從政府工作報告到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中央始終高度重視能源資源保供穩價工作。
“增產保供持續加大,主要能源產品較快增長。”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在16日的國新辦發布會上介紹說,能源等基礎工業保持增長有利于保障生產生活秩序正常運轉。
數據顯示,4月我國原油、天然氣產量同比分別增長4%和4.7%,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增加值增長7.2%,較上月加快1.5個百分點。進口原油同比增長6.6%,而3月為下降14.0%。
付凌暉表示,我國石油和天然氣外采比例較高,國際能源產品價格攀升,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進口成本,給部分行業帶來輸入性影響,加大成本推動型價格上漲壓力。但是要看到,我國能源主體是煤炭,而我國煤炭儲量比較豐富,同時生產能力較強。隨著煤炭先進產能逐步釋放,有利于抑制能源價格上漲。
繼3月創歷史新高后,4月原煤生產繼續保持兩位數增長,達到3.6億噸。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增加值實現了13.2%的增幅,價格同比漲幅比3月回落0.5個百分點。
確保能源正常穩定供應,一方面要穩住存量,挖掘煤炭、煤電、油氣的生產潛能,一方面要做好增量,把風、光、水等清潔能源供應體系建設好。
4.5億千瓦,這是到2030年我國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區規劃建設大型風電光伏基地的總裝機目標。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胡祖才透露,8500萬千瓦項目已經開工建設,第二批項目正在抓緊前期工作。
從4月電力生產情況來看,新能源表現突出,尤其是太陽能發電增長24.9%,比上月加快8.1個百分點。
一系列跡象表明,當前我國能源供給穩定有保障,但也須未雨綢繆,做足“迎峰度夏”準備。
“當前受疫情等影響,能源需求還是偏弱,煤炭供需形勢好轉。后期工業生產全面恢復時,用電會出現大幅增長,再疊加七八月夏季用煤高峰,供需有可能會出現偏緊的情況。”中國煤炭運銷協會副理事長石瑛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認為,未來形勢存在不確定性。
5月11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再次要求確保能源正常供應,多地多部門也紛紛研究部署推進今年迎峰度夏能源保供各項工作。
例如,日前重慶啟動迎峰度夏電力電煤保障專項行動,將突出抓好電力電量電煤平衡和綜合調度。山東正組織各發供電企業搶抓當前用電負荷較低窗口期,有序安排設備檢修,為迎峰度夏做好準備。
首要任務是發揮煤炭的主體能源作用。“要下大力氣釋放煤炭先進產能,建立彈性供應機制。”石瑛建議。
根據計劃,今年我國將新增煤炭產能3億噸。《云南省2022年能源保供實施方案》明確,力爭全年全省煤炭新增產能1000萬噸以上。山東表示全年煤炭日均產量保持在23萬噸以上,力爭達到25萬噸。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煤電企業虧損,煤炭企業增產意愿不強。而且,部分地區物流因疫情受阻,短期內增加中間流通成本。”國家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研究員、高級經濟師劉滿平介紹說。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報告顯示,2022年一季度,國內電煤價格總體持續上漲,導致全國煤電企業電煤采購成本同比額外增加1300億元左右,部分企業現金流異常緊張。
煤價穩則電價穩,能源價格的“基本盤”就穩。按照煤炭價格調控監管政策要求,自5月1日起,山西等多地明確了煤炭中長期交易價格和現貨價格合理區間。近半個月,國家發改委連續發聲并要求各地加大督導落實力度,16日再度強調煤炭生產經營企業與需方簽訂中長期合同時,不得通過捆綁銷售等方式變相提高交易價格,超出合理區間。
緩解電力企業資金壓力的舉措還有更多: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額度增加至3000億元;在前期向中央發電企業撥付可再生能源補貼500億元、通過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注資200億元基礎上,再撥付500億元補貼資金、注資100億元,支持煤電企業紓困和多發電。
近日進出口銀行湖南省分行為華能岳陽電廠、華電常德電廠等煤電企業發放貸款10.8億元,支持其加大2022年度夏峰、冬峰期電煤儲備。重慶也將加強燃煤發電企業融資協調服務,確保發電企業電煤采購資金融資需求。
劉滿平建議,按照相關部署要求,高度重視能源保供穩價工作,從“增加供應、穩定價格、提升承受力”三個角度出發,提前謀劃、多措并舉,努力增加產能,著力加強儲備,推進進口多元化,穩步推進轉型,進一步細化穩定價格相關工作,構建能源保供穩價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