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能源產業作為國民經濟命脈,除了國際形勢影響之外,還面臨著信息化、智能化和綠色低碳發展的挑戰,也成為網絡安全攻擊首選領域之一。如果能源場站、輸電線路、油氣管道的網絡安全遭到入侵,嚴重程度不亞于糧食種子出了問題,后果不堪設想。
2018年11月,國資委、工信部及能源局共同主責牽頭,成立中能融合智慧科技有限公司(簡稱“中能融合”),由其承擔國家級能源工業互聯網的建設與運營專項工作,計劃將能源工業互聯網打造成“國家智慧能源大腦”,并通過全面接入整個能源行業的數據和實時動態監測,實現決策智能優化、經營協同高效、業態共享開放和產業融合發展。
中能融合攜手天翼云打造的國家級能源工業互聯網,能夠匯聚能源行業生產、安全、經濟、消費等數據,構建可感、可知、可視、可控的數據資源體系,一方面保障著國家能源安全,為能源管理和決策提供支撐;另一方面,通過對資源的合理調動推動能源行業轉型升級和綠色發展。
工業互聯網以網絡為基礎、平臺為中樞、數據為要素、安全為保障,打造堅實的平臺底座是第一步。天翼云從全局出發,通過統一各類數據應用開發的技術棧,打造一體化大數據平臺并形成中能融合自有能源大數據平臺建設方案,同步開展自有大數據平臺建設,目前已幫助中能融合成功打造了工業互聯網的IaaS層云平臺。
IaaS云平臺作為設備和平臺應用的連接層,是中能融合信息化的核心資產,也是信息化的基礎。基于該平臺,中能融合實現了資源集中共享、動態調配、統一監控和統一管理,能夠支撐其重點開展能源工控安全態勢感知、能源大數據應用服務、智慧能源項目服務和智慧能源衍生服務等業務,服務行業部委和能源企業。
比如,在保障能源安全方面,國家級能源工業互聯網平臺已初步構建起全國性能源工控網絡安全態勢感知系統。截至2021年底,平臺累計接入了3800余個國有發電場站安全數據,實現風光水火核5大類、31個省(區、市)全覆蓋,累計向場站和集團側推送分析、咨詢等報告共近十萬份,完成15家集團83個電廠共1606萬余次告警消缺,相較去年同期威脅告警下降90%,全面提升了國有發電場站的安全防護能力。
在推進能源轉型和提質增效方面,能源工業互聯網平臺作為智慧中樞扮演著日益重要的角色。目前,平臺初步實現了發電類數據匯聚和分析利用,具備向煤炭、石油、天然氣等領域復制推廣的條件,匯聚近300萬條電力經濟統計數據,4000個電力場站安全數據,國家電投部分場站生產數據,全國千家以上風電場站觀測數據及近10年全球能源生產、消費數據。
同時,全國電力消費類數據指標體系已初步建立,目前啟動了電力消費數據對接工作。另外,依托平臺聯合產業鏈上下游相關單位開發的火電智慧運行輔助系統、火電廠設備遠程故障預警、風電廠風功率預測、風電場設備故障預警等智慧應用也已上線試用。
事實上,為全國上千家能源企業打造統一的接入平臺難度并不小,不同類型能源企業以及智能化程度不同,對平臺的搭建也有著不同標準和要求。天翼云發揮自身綜合技術能力與優勢,與中能融合共同打造國家級的能源工業互聯網平臺,賦能能源行業建設。
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天翼云為該項目提供高算力支撐平臺和可靠的云網基礎設施基座,在北京和新疆搭建三個分中心節點。在算力支撐方面,基于同源技術棧,天翼云采用“云平臺+云管平臺+硬件”一體化解決方案,輸出計算、存儲、網絡、信創、容器、安全防護、平臺運維保障和災備等能力。
在安全方面,天翼云構建本地、異地結合的災備架構,制定雙活的災備方案,打造高可靠、高可用、快速擴展的安全基礎設施。同時,根據國家信創戰略,天翼云設計了可支持X86、國產信創的異構資源池架構,構建全棧信創專屬云,為信創平緩過渡提供試點環境。
此外,通過云管平臺和云底座解耦,平臺實現了多平臺可適配,解決了數據分類存儲、架構彈性擴展、國家能源數據的安全管控和傳輸。
中能融合攜手天翼云共同打造的國家級能源工業互聯網平臺不僅是中央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示范性平臺,樹立了央企共商、共建、共享的上云標桿,同時在構建現代能源體系、推動能源生產消費方式綠色低碳變革方面更是意義重大。